潘多拉效应日久生情 潘多拉效应对方喜欢上你的本质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人的执念就越深;
越是得不到的感情,人就越是无法释怀。
而越是被阻止的感情,人就越想要冲破这层枷锁。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潘多拉效应”。
这个概念来源于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
宙斯交给名字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并且告诉她:“没有到该打开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要打开这个盒子。”
但是,宙斯越是这样说,就越是激起了潘多拉心中的好奇心。
她对这个神秘的盒子充满好奇心,尽管她忍耐了一段时间,可最终她还是被好奇心冲昏了头脑。
当她打开盒子之后才发现,原来盒子里面装着的都是人们的罪恶与怨念,这个盒子叫“潘多拉魔盒”。
“潘多拉效应”,就告诉大家这样的道理:
很多时候,你越是勉强,就越容易起到反效果;越是阻止,对方的逆反心理就越强;当你要求对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时候,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01神秘感,才是对方爱上你的原因
如果说,潘多拉效应的本质是好奇心,那么“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逆反心理。
好奇心是吸引力的本质。
举个例子:
在异性相处的过程中,什么样的异性会吸引你?
物质条件只是一方面,但不是主要原因。
对方身上表现出来的神秘感,才是吸引你的主要因素。
对方就像一个宝藏,跟对方相处的过程中,你总是能从他身上发现更多的秘密。
我们常说的“猫系女生”,身上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神秘感。
神秘感会调动你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又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在对方身上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和成本。
用不了多久,你发现自己越来越爱对方了。
因此,想要让对方喜欢你,爱上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神秘感”。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什么意思呢?
越是被反对的感情,两个人在一起的意志就越坚定。
比如:有些人的恋爱,被父母和身边的亲戚朋友反对。
可他们就是不顾身边人的劝阻,执意要跟对方在一起。
这就是逆反心理。
就像孩子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时候,父母越是不允许孩子做什么,他们就越想做什么。
父母是掌控者,而子女就想要打破这层阻碍。
在爱情中也是如此。
为什么越是得不到的感情,人们的执念反而越深?
为什么越是被阻止,人们就越是趋之若鹜?
这就是人们的“逆反心理”。
“你越是不让我做,我就偏要去做;如果你要求我做,我反而不那么做了。”
-02如何制造神秘感,让对方对你产生吸引力?
心理学上讲: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其实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渴望看到更宽广的世界。
也正因为人们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所以人们才能走向月球,探索火星。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好奇心就是“驱动力”。
读书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让孩子爱上学习,重要的是引导,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好奇心,而不是勉强。
你越是勉强孩子,逼着孩子去学习,他们反而不愿意学习。
相反,如果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好奇心,他们就会发自内心地去探索课程,爱上学习。
这让我想到了大诗人苏轼的家庭教育。
苏轼的父母(苏洵夫妇)是如何引导他们兄弟爱上学习的呢?
苏洵在读书时,最喜躲在角落里,刻意背着孩子读书。
而他的这种行为,愈发勾起了苏轼的好奇心。
于是,趁着父母不在家的时候,苏轼和兄弟就偷偷地跑到书房里拿书看。
殊不知,这是父母刻意为之,就是为了引导他们爱上学习罢了。
在亲密关系中更是如此。
一定不要勉强对方,而是要学会利用好奇心,引导对方产生兴趣。
那么,异性相处时,该如何让我们拥有神秘感呢?
首先,跟对方相处时,不要太早暴露自己的所有。
一上来就倾倒所有的人,就失去了感情中的主动权。
就像长跑,你第一圈就用光了全部的力气,那接下来还有十多圈,你怎么跑下去?
匀速,才是长跑的制胜法则。
跟异性相处,也要遵循这个原则。
可以逐渐向对方展现你的价值,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暴露你所有的底牌。
最简单的例子:
他今天发现你的厨艺特别棒,明天发现你写的字很好看,后天又发现你唱歌还好听。
这就是逐渐展现自我,释放自身的价值和吸引力。
他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个人真的很棒,我觉得他身上有太多魅力了。”
白居易在诗中写下: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为什么这样的场景,更有吸引力?本质的原因,就是好奇心。
其次,要学会“留白”。
每次聊天时,不要聊太多,不要聊太满;
跟对方接触时,要学会制造小的惊喜和神秘感;
聊天的技巧,要学会引导对方跟你保持相同的情绪和频率。
不要过度热情,而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什么时候最浪漫?就是刚熟悉时的那种朦胧感。
克制又冲动,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理智。
今日话题:
你会因为“好奇心”喜欢上对方吗?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