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出行图文(对抗雾霾需要更多停车公园日)
近日,严重的雾霾再次笼罩很多城市。对抗雾霾需要各方出击,不止是在数值爆表的时候才谈如何改变,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多的小改变,才能促成更大的改变,而上海的一群年轻人做的一次停车公园日PARK(ing) Day就是一次小尝试。
城市空间应该提供更宽的道路,更多的停车位?还是完善公共交通,引导人们少用汽车,建设更多公共空间,鼓励人们更多地活动和社交?除了宏观的政策措施,普通人也可以有简单的尝试,风靡全球的PARK(ing) Day可能在中国变成现实吗?
2016年9月,上海出现了第一次自发的PARK(ing) Day,我们特意邀请这次活动的发起人来分享“如何在中国做一次PARK(ing) Day”。当把一个停车位变成一个“公园”时,参与者才会意识到,城市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和改变。
难以想象,这竟然是一排沿街停车位 图片来自Inhabitat
什么是PARK(ing) Day
一个计时停车位,还能用来做什么?铺上草坪,放上长凳,再种下一棵树,营造一个临时公园如何?这样一个点子,演变为一个全球性的开源项目PARK(ing) Day(停车-公园日):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五,城市中的艺术家、设计师、居民等,会自发将计时停车位改造成临时公园,对所有人开放。目前PARK(ing) Day已吸引了全球九百多个城市的居民参与,为这天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儿庆祝。
PARK(ing) Day的起源要追溯到2005年,位于旧金山的Rebar艺术&设计工作室(下简称Rebar)看不惯城市中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市中心的路边廉价停车位,催生了更多的私家车使用;同时,户外空间越来越多地被停车位占据,让人们活动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少。于是Rebar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在旧金山的路边,租了一个两小时的停车位,铺上草坪、放上长凳、再种下一棵树,造了一个简易又经典的“快闪公园”。看见这一景象的行人纷纷停下,有的看报纸,有的稍作休息,默默享受这个看似有点诡异的“公园”。两个小时后,Rebar 卷起带来的物品、板凳和树木,打扫干净,恢复原状后离开。
之后,这个活动通过网络和口耳相传的方式迅速扩散,2006年Rebar也将此实验升级成了一个开源项目,即每年9月第三个周五的PARK(ing) Day!Rebar还制作了一份PARK(ing) Day操作指南,给任何想在他们所在的城市打造“快闪公园”的人们一些经验和建议。据PARK(ing) Day官方统计,在2011年已有6大洲,35个国家,162个城市的居民参与,建造了共计975个“公园”!而对于停车位的改造,也不再局限于公园,各地的居民根据所在城市或社区环境中所缺失的社会、文化或生态功能,创造出了天马行空的小天地:
演奏会 图片来自urbanidea.ca
瑜伽教室 图片来自urbanidea.ca
城市农场 图片来自blogonair.org
甚至还有婚礼 图片来自BottleDream
国外的PARK(ing) Day的情况
2010年,连旧金山政府也参与了进来,他们想让“快闪公园”存在的时间更长,最后决定将市内两个停车位打造成永久的“停车位公园”(parklet)。其中一个位于Divisadero 街的一家咖啡厅门前用可持续材料建造了一个停车位公园,这家咖啡厅同意帮忙维护免费开放的桌椅。目前,旧金山已有超过50个永久性的“停车位公园”,作为全美名副其实的人均公共空间拥有率最高的五大城市之一。
位于旧金山Divisadero街的“停车位公园” 图片来自BottleDream
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等亚洲地区也都纷纷参与了PARK(ing) Day。其中新加坡在2013年首次参与PARK(ing) Day,由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的学生,进行选址、方案设计、邀请居民讨论,最终在麦波申社区的停车位设施了名为”Green PARK(ing)”的方案,提高了行人通过时的安全性。而在2014-2016年新加坡市区重建局也邀请市民参与,鼓励市民在官网提交创意和具体车位选址。一旦获准,会寄送特别的停车证,并豁免停车费。2014年有超过50个组织(社区团体、当地企业、学生组织、个人)参与“建造公园”,2016年“公园”数量已达78个。
新加坡版的活动Logo 图片来自新加坡重建局官网
趣味真相贩卖机 图片来自新加坡重建局官网
轮胎花园 图片来自新加坡重建局官网
PARK(ing) Day给了人们一次认识邻居和社区里其他人的机会,也给了市民足够的自主权,哪怕只是一个10平米左右的停车位,新颖的创意和衍生出来形形色色的功能,各种实验性互动、文化或政治表达、即兴社交等,全都代表着居民自己对城市空间使用的想法,而不是被给予的空间。这种塑造城市景观的新方法虽然具有临时性,但它却足以转变人们对街道和社区的感受,以及使用街道的方式,也让更多的人对所在的城市产生更深厚的归属感。
国内第一次PARK(ing) Day
前纽约城市规划委员会主席Amanda Burden说过:“一座成功的城市就像一个美妙的派对,人们愿意留下来是因为他们享受这里的时光。”(A successful city islike a fabulous party. People stay because they are having a great time!)读这句话时,每个人脑海中对美好城市的向往可能不尽相同。但一定不是被拍牌困扰、因堵车心塞、为找停车位浪费大把时间。正是看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我们便萌生了在上海落地PARK(ing) Day的想法。
用一个停车位换取人们的公共空间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交流、活动、碰撞等一系列偶发事件。这一理念也和我们的愿景一致(通过活动场地共享,汇聚更多人,激发更多创意,带动城市更新),而且利用空间制造适合的活动也是我们的强项,很庆幸我们是一家小型创业公司,方向对了说干就干。
从公司向外看,两排停满了车 图片来自M101团队
然而这毕竟是一件公共事件,需要多方面沟通协调,最大的困难就是获取许可以及“公园”物料准备。我们事先尝试了一次“公园试运行”,在园区的支持下进展顺利。于是我们想把“试运行”宣传出去供大家参考,在正式活动时,号召人们在市区自发地策划并改造适合的停车位。虽然一路考察中也找到了合适的车位,但之后的联络和“游说”却千辛万苦。
大学路PARK(ing)Day执行流程 图片来自M101团队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申报部门的不明晰,由于相关部门并没有遇到过先例,并且活动可能涉及跨部门的审核批准,所以大部分情况是相关部门建议我们向另一个相关部门报备;二是申报身份的尴尬,由于正式“公园”活动并不算是企业行为,而是由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团队去完成。所以项目团队并非某企业,也非某公益组织,很难获取相关部门的信任。
因此,在市中心找些地方来供大家做PARK(ing) Day的计划被迫取消,只能在“试运行”的地方,继续造“公园”升级版。而“试运行”用的物料大部分是园区友情提供,已经物归原主。正式的活动,就得自己去找材料。材料主要靠“淘”和“讨”,以循环利用、废物利用、就地取材为主。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我们决定用硬板纸做一棵树,并且打印一些国外PARK(ing) Day的照片作为树叶时,当时想法特别完美!但去哪里找如此大的一整块长条硬板纸(没有折痕)成了最棘手的问题。为此,我们追过收废品的大叔、跑去废品回收站、溜进超市的仓库物料区询问、也在朋友圈搜寻。最终感谢国匠城的朱玮,在活动前一天给我们送来加长版硬板纸。但是,他却感谢我们做这么有趣的活动。
国外硬纸板树参考图 图片来自greebelt.org
两三天里,我们搜罗了不少可再利用的材料来装饰公园。多数都是大家不用的东西:某活动剩余的花篮,路边被遗弃的桌子,甚至某户人家装修后的材料。附近的车管也在前一天晚上帮我们预留了车位,以防活动当天车位被停占。我们所在的创智天地园区一直积极开发地支持我们的活动,我们也得到了一些青年团体(国匠城、BottleDream、拜客绿色出行等)的报道和宣传。当你想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会来帮你。这是在PARK(ing) Day准备阶段,最深刻的体会。
在“公园试运行”后,有许多对此项目怀有好奇心的伙伴,其中一些加入正式的PARK(ing) Day项目,我们的团队M101(因为首次见面在M101会议室)便由此诞生,分别来自规划、建筑景观、社会学、服务设计等不同的行业领域的在职人员和学生。而所有的活动都由这个高效的志愿者团队完成,包括与园区接洽、车位选址、搭建和互动方案策划、物料搜寻、组装搭建、拍摄记录、文稿撰写等等。活动前一天下午,成员们聚集起来准备改造那些废旧材料。剪裁并固定我们的“大树”,取花篮上所有能用的材料做成捧花和支架。捡来的建材管没想到怎么利用,扎起来供活动当天游客们发挥想象。
废弃材料之二:水管 图片来自M101团队
2016年9月24日星期六是正式活动的日子(活动官方时间是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五,上海正经历台风“莫兰蒂”便延期一周)。一大早,再次和管理人员沟通后,便开始改造停车位,我们租用了三个停车位,一个作为缓冲安全区,另两个改造成公园。人工草坪、围栏、坐垫茶几、纸板树、吉他和尤克里里、工作台构成了“公园”最初的样貌。一开始只有“公园建造师”们自己享受,树影斑驳,怡然自得。
“公园”最初的样貌 图片来自M101团队
慢慢地,好奇的路人便来一探究竟,开始有家长带着小孩来拼拼画画、弹琴唱歌、坐在草坪上简单聊天。其中,拼贴画工作台是很重要的引导路人参与的方式。拼贴画是特意设计过的互动环节,准备了画笔、白纸、杂志上剪下图案及杂志、剪刀胶水等,希望进“公园”玩的人,能受“公园”启发,在纸上描绘出心中理想街道的样貌,可以徒手画,也可以将杂志上的人、植物、建筑等剪下贴在纸上,作品完成后,会被挂起作为装饰和展示,也会吸引更多的人驻足。有人靠近时,“建造师”便会解释这个互动环节并鼓励民众去自由发挥创意。
拼贴画所用材料和工具 图片来自M101团队
拼贴画这一环节很受亲子的欢迎,有大人和孩子一起作画的;大部分是家长在旁陪伴,孩子在创作。其中有一对母女令人印象深刻。小女孩很活跃,作画、跳绳、玩芭比娃娃一刻不停,更是作了五幅画,每画完一幅,手里举着画,蹦蹦跳跳地到展示区,仔细地把大作贴起来,然后又开心地回到妈妈身边,“妈妈我还要再画一张!”可爱的童声把周围的人都逗乐了,而家长则坐在草坪上休息、拍拍女儿的照片或随意和我们聊着天。她们是当天除了“建造师”们,停留时间最长的人,非常自在地享受午后充满阳光的“公园”空间。
小女孩的五幅“大作” 图片来自M101团队
除了拼贴画,坐在草坪弹吉他和尤克里里、唱歌也是一个互动环节。一开始是会弹琴的“建造师”领着大家参与,想要营造出草地音乐的感觉,后来便有游客加入进来其乐融融地共同演奏。喜欢弹琴唱歌的人坐在一起,即便是陌生人也不尴尬,商量着哪首歌大家都会唱还不难弹奏,一旦有了理想的歌曲,用手机搜谱搜歌词,随后开始即兴表演!虽然不完美,但这样的环境的确给陌生人之间创造了互动和碰撞。
唱歌弹琴的“游客”们 图片来自M101团队
另外还有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有孩子是被张贴在围栏外的画吸引,拉着家长前来一探究竟;比如家长把这当成临时停靠站,让孩子暂时在这玩一玩,过会再来接;还有脱下鞋子光脚坐在草坪上聊天的夫妇,问他们为什么拖鞋,他们告诉我们,在日本,踏上草坪是要脱鞋的,这才叫亲近大自然。
赤足于草坪的夫妇 图片来自M101团队
公园虽小,也要维护。“建造师”要负责清理现场垃圾,保持整洁;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公园本来设想的入口被自行车停车架遮挡,而一些吸引人的照片和画作展示在围栏上,这便很容易让感兴趣的人停留在马路上观望。所以,我们会引导人们不要在马路中间停留,尤其是留意小朋友的安全。
普通停车位和“公园”的反差 图片来自M101团队
从上午10点至下午5点,持续上演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参与活动的人和这个变身“公园”的停车位,很难说是谁在影响谁,而是在相互影响。在上海这样生活节奏快的大都市,和陌生人聊天是令人紧张的不那么舒适的体验。但在这样的“公园”更易于人之间的交流,放下戒心、放下压力成为参与者们的微妙心理改变。
有的游客就是纯粹经过这里,好奇地一探究竟;也有的游客知道PARK(ing) Day项目,特意来体验。这些互动都是公众意愿自由的表达,不可预知的偶发事件为公共生活增添了乐趣,并且影响着人们对这个空间的看法和情感。不少参与者询问,是不是明天或下周也会有这个活动,他们希望还能来参加。城市设计师扬·盖尔说过:“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更接地气的解释便是:大家都喜欢凑热闹。而对于空间本身而言,人们在此逗留、交流或各种互动,这个空间便被人们“养”起来了。“有活力、欢乐、热闹、嘈杂、奇葩...”都是人们对这块小小的20㎡的印象。这次临时的活动拓宽了街道和公共空间的存在意义,还原了街道和公共空间应有的深层意义。
街道为何不能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万花筒,是人们嬉戏欢笑游乐场呢? 图片来自M101团队
反观现实,日益增多的小汽车和随之而来的公共停车位及停车场,看似是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但也愈发侵占着城市公共空间!所以,我们通过这样夸张又有趣的方式来捍卫街道和公共空间。
做一次PARK(ing) Day的建议
上海的第一次PARK(ing) Day结束后,我们也对所在社区的商家和白领进行了一些回访。一些靠人流驱动的商家普遍欢迎这样露天形式的活动,比如餐厅、咖啡店,因为活动会吸引更多的人,也提高了行人进入店铺消费的几率。而一些不靠人流驱动的商家(如回访中有一家房产中介公司)或者在周围工作的白领,他们对这类进社区活动的意愿则并不强烈。觉得一两天这样的活动,对他们的直接影响都很有限。
其实PARK(ing) Day的形式并不局限于露天公园,它更深的意义在于,让人们自发地去寻找社区中还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设施,或一些切实存在但却未得到满足的需求,然后通过改造停车位,做一些临时的改善。如在新加坡的一个PARK(ing) Day据点,将车位改造成了临时理发站便是典型案例!
理发站 图片来自nolm.us
在回访过程中,当被问及:“你会支持发生在公共空间的什么形式的活动?”时,有两位提到了露天音乐的形式,大部分商家不介意形式,只要是能带来人流的活动皆可。我们也得知大学路一带经常办的一个市集活动曾遭到楼上居民投诉,原因是周末早上太吵了,居民无法好好休息。所以,组织下一次PARK(ing) Day时,要进行更多的前期调研,充分了解当地工作者和居住者的需求,将停车位改造成能够满足当地居民需求的形式,也许会更受当地社区的欢迎。
目前我们已将PARK(ing) Day的官方指导手册翻译成中文版,并准备联合更多资源,让更多人参与明年的活动,成为一场更多人参与的街道“嘉年华”。如果有人想着手做PARK(ing) Day,除了官方的指南,结合我们的经验,再列出一些接地气和具体的建议:
在选址上:
1.附近人流多:公众参与的可能性和互动性强;
2.道路尽量窄:车速慢,提高行人安全性;
3.沿街,且车位所在街道停车位接近饱和:和你在做的事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快闪公园”显得“唐突”;
4.上街沿开阔:若上街沿有例如自行车车架或灌木等,会影响“公园”的可达性;
5.提前预定好车位:以免活动当天车位被汽车停占,变不了身,必要时人情世故也需要;
在建造和运营上:
1.隔离带:利用花坛、矮围栏等隔开车行道和停车位;
2.安全的出入口:确保你的“游客”会从上街沿进入而非车行道;
3.游乐环节:参与性和难易程度拿捏得当,切记充分考虑是否有安全隐患;
4.绿色活动:尽量使用环保材料或废物利用,循环利用;
5.引导者角色:这类活动在国内较少见,至少设置一名引导员会让活动的意义被更多人了解;
6.现场卫生:人来人往的公园必会产生垃圾,准备相应的垃圾堆放处,并在活动结束后确保场地的干净。
这看似是个不切实际的行为艺术,但亲身实践便是向愿景迈出了第一步。除了将停车位变成“快闪公园”,公共空间的数量不足或功能缺失还能让我们做很多事。我们始终相信,城市终将属于住在这里的人。那么,明年你会加入吗?
PARK(ing)Day官方海报
[作者系Y空间场地运营,上海PARK(ing) Day发起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