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秦二爷与庞太监对话(原来最可怜的是秦二爷)

时隔六年,再次拿起《茶馆》这本书,眼中多了些淡然,心中更多的是释怀,了解了那个年代,和那个年代的社会背景,很多的不甘与愤怒都变成了无奈。

唯独对那位戏份不多的秦二爷,多了些感慨。

时间在流逝,人在长大,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在不知不觉中变了。

初读这本书,只觉得秦二爷有担当,有勇气,有智慧,在乱世中不求敛财自保,反倒担心穷苦的百姓和危难中的国家,眼光长远独到,主张实业救国,并且付诸于努力,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变卖,转而开工厂,这在那乱世之中,在一个濒临灭亡的国家中,不可不谓是勇士,让人敬佩。

再读《茶馆》,对书中所有人的悲惨命运都释怀了,唯独对秦二爷,如果六年前的我敬佩他是个勇士,那么现在的我,只觉得他是个可怜人。

茶馆秦二爷与庞太监对话(原来最可怜的是秦二爷)(1)

图源网络

有什么比满心期望,满腔热血,变卖家产,四十多年实业救国,到最后还是败于这个自己一心想救的腐败政府,一把年纪最后竟只能讽刺道是自己不知好歹的命运更悲惨呢?

在那个乱世,在那些平凡到有些自私的平凡人中,一心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二爷显得格格不入,在那个小茶馆中,秦二爷没人敢忤逆,却也没人理解,相比于秦二爷,施舍两碗面给卖孩子的小媳妇的常四爷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在小茶馆中,那已经算是难得的善良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秦二爷,对国家他还抱有一丝希望,对百姓他还有着一份担当,四十年的实业救国,虽然书中只有寥寥几字,可是这份热血,这份勇气,我感受到了。

“秦仲义: 拆了!我四十年的心血啊,拆了!别人不知道,王掌柜你知道:我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到而今……抢去我的工厂,好,我的势力小,干不过他们!可倒好好地办哪,那是富国裕民的事业呀!结果,拆了,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我问你!”

一腔热血,终是错付了…

四十年的心血,一生都在实业救国,他在为百姓战斗,他在用尽所有救治这个病危的国家,到最后,一夕之间,是他一心要救的国家背叛了他。可悲可叹。

茶馆秦二爷与庞太监对话(原来最可怜的是秦二爷)(2)

图源网络

四十年前是从这个小酒馆出发,四十年后,又回到了这个小酒馆,四十年前是“家大业大”,四十年后是“破败不堪”

只能跟掌柜的自嘲到:

“当初有那么一个不知好歹的秦某人,爱办实业。办了几十年,临完他只由工厂的土堆里捡回来这么点小东西!你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告诉他们哪,秦某人七十多岁了才明白这点大道理!他是天生来的笨蛋!”

虽然这世界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我此刻却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他的悲痛,他的绝望。

满腔的希望到最后只有无尽的失望,能说出这么一番话的秦二爷,该是多么绝望。

从挺身而出到最后对现实妥协,他救不了他的国家,他也救不了任何人,他就像一条逆流而上的小船,用尽全力的航行了四十年,以为快到终点了,最后却发现他始终停留在原地,时间太长,船底漏水,最终,船毁人亡,还是顺着河水飘到了下流。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无数个像秦二爷这样的人,社会才会进步,国家才会像如今这样富强民主。

但是单就那个时代而言,单从那个茶馆中,单从那个茶馆中的秦二爷来看,他的确是个可怜人。

可能每个像秦二爷一样的人在社会进步中都起着无比重大的作用,他们的名字被历史铭记,他们的故事被世人传颂,他们是英雄,是勇士。但可能在他们自己的时代里,在他们自己的故事中,他们都是个可怜人。

“秦仲义: 四爷,让咱们祭奠祭奠自己,把纸钱撒起来,算咱们三个老头子的吧!”

茶馆秦二爷与庞太监对话(原来最可怜的是秦二爷)(3)

图源网络

四十年的实业救国,最后以纸为祭。

常四爷一段话说的人心酸:

“盼哪,盼哪,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可是,眼看着老朋友们一个个的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我呀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喽!松二爷,我的朋友,饿死啦,连棺材还是我给他化缘化来的!他还有我这么个朋友,给他化了一口四块板的棺材;我自己呢?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看,(从筐中拿出些纸钱)遇见出殡的,我就捡几张纸钱。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我只好给自己预备下点纸钱吧,哈哈,哈哈!”

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悲惨的年代。

悲凉的故事。

悲哀的人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