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调度基本知识(供水调度信息化)

供水调度基本知识(供水调度信息化)(1)

供水调度是城市给水当中的一环。“供水调度”以及“优化调度”一词也常常被提及。

那么究竟什么是供水调度?这个概念当然会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述,每种表述都有其特定的视角。

基于本书的主题,即从信息化的角度去理解,我将供水调度的概念定义如下:

供水调度是在现成既定的供水资源条件下,按照预设的调度关键指标,通过充分授权的调度指令,将供水资源从取水生产到输送市政供水管网中进行均衡调配,以持续地满足用水市场的业务过程。

供水调度基本知识(供水调度信息化)(2)

供水调度涉及的要素

读者可能会觉得,定义供水调度的概念可能没啥重要的,觉得“定义归定义,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因而轻视这样的概念定义。

然而“名不正则言不顺”,要梳理供水调度的方方面面,必须要有个名分的来源,这是首先定义此概念的原因,也是业务开展的出发点。此后所有的论述,均不可脱离此概念的范畴。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到供水调度的几项基本原则

01

其一,按照“现成既定的供水资源条件”的表述,供水调度的业务开展不超出现成既定的供水资源条件。

供水调度基本知识(供水调度信息化)(3)

供水调度涉及的资源条件

这些资源条件在硬件方面包括:将原水通过净水材料和构筑物生产出充足的自来水、保障电力、足够扬程的泵机、管径和数量满足的管道,以及合理分布的阀门;在软件方面包括执行调度指令人员的良好素质、合理明确的公司调度管理体制和机制。

必须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正常开展调度业务。因此,超出这些条件范围的事情就不是供水调度能够处理的。比如管道没有足够的产能、没有电力和设备等等,供水调度是不能无中生有的。

按照这样来看,其实供水调度的主要任务,是在现成的条件里进行调优,挖掘潜力,而不在于解决所有供水运行问题。

要让供水调度更好地发挥能力,必须提供足够的供水资源条件

02

其二,按照“预设的调度关键指标”的表述,供水调度是按照预先规定的调度关键指标进行的。

这样,满足设定给调度人员的关键指标是首要任务,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具体战略调整以及计划的调整而进行优化。

也就是说,供水调度的效果首先是通过基本的关键指标来量化的,然后是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优化指标。

之所以发生“调度”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资源分配的矛盾:资源不足,因此需要按照指标来调度调配,优先满足基本要素。

如果基本的关键指标都不满足,过于强调额外的优化指标会消耗过多的资源而干扰基本指标。

03

其三,按照“充分授权的调度指令”的表述,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供水调度是以调度指令的方式来开展活动的。其指令对象既可以是设备(比如通过自动化系统发送指令启动泵机),也可以是人(比如二级调度中发送指令指示现场调度人员操作)。

二是这样的调度指令是经过企业充分授权的,而不是凭空任意做出指示的,因此只要是符合规定的调度指令,原则上就应该得到执行或确认。

对于前一方面,由于调度指令是基本的活动方式,因此调度人员相互沟通的基础就是调度指令,相关的信息系统的所有功能都应当在调度指令的基础上开展。对于后一方面,在授权方面也有着程度的不同,因此体现为相应的调度原则。

04

其四,按照“从取水生产到输送市政供水管网中进行均衡调配”的表述,也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调配活动的主要场所包括水厂、加压站内和市政供水管网。

其中厂站内的调配主要是均衡取水、制水与送水环节,而管网上则主要是市政主干输水管网(一般以口径来界定)。

在管网方面,供水调度并不处理用户级配水管网的问题,因此相关行业标准中所说在用户端供水压力要达到0.14MPa或0.28MPa的标准,实际上不是市政主干输水管上进行供水调度的标准,而是用户服务标准。

主干输水管中的供水压力受到高程和宏观格局的影响,不一定能够直接达到此用户服务标准,更多是通过二次供水设施来达到要求的。

二是调配的标准是要“均衡”

均衡的意思并不是绝对的均匀,而是各项调度关键指标或优化指标达到局部最优。资源越是有限,调配就越是困难,其“最优”也仅仅是局部的。

05

其五,供水调度是调配自来水“以持续地满足用水市场的业务过程”。

这首先定义了供水调度是一种持续进行的过程,因此必须采取24小时持续运转的方式进行,这决定了调度值班的模式。

同时这个过程的目标是要满足用水市场,因此保障市场用水是这项过程的根本任务。这决定了所有的关键指标必须围绕着保障市场用水的任务。

综上所述,供水调度是在既定的供水条件下,指令素质良好的调度人员或调配维护完善的设备,调配取水与送水以取得平衡,并将生产的自来水输送到市政主干管网中的这么一个业务过程。

在这个业务过程的前半段,是在水厂、加压站内实现取水与送水的平衡,这是所谓“厂站调度”的范畴;在后半段,是在市政主干管网中取得能量(反映为供水压力)的均衡,这是所谓“管网调度”的范畴。

供水调度基本知识(供水调度信息化)(4)

管网调度的原因

之所以需要管网调度,是因为如果城镇的地形高程不是较为单一地分布的时候,就需要采用泵机提供能量,产生动力流,使自来水受到推动而输送出去。

启动泵机越多、扬程越大,自来水携带的能量就越多。由于这种情况下水流并不是靠重力自流的,而是人为利用能量推动的,因此需要控制动力和连通性以达到均衡,这是产生管网调度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传统的供水调度都是以“供水压力”为主要指标的。这里所说的“供水压力”实际上是指供水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承受的水压,考虑到表述方便,常常忽略面积因素而俗称“供水压力”。

压强的国际单位为“帕斯卡”,在供水压强上为了方便记忆常以“兆帕”表述,符号为“MPa”。

由上述的概念及其解释,可以从信息化的角度进一步地将供水调度业务特性描述出来,从而为使其完成信息化管理改革提供基本的业务视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