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及道理(论语学习笔记412)

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及道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及道理(论语学习笔记412)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及道理

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在上一章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是说日新不失就可以说得上是好学之人了。本章在上一章的好学的基础上,提出学者通过做学问也能达到“仁”的境界。他提出了“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求仁近仁的方法。也就是说要广泛地学习成为一个博学之人;要坚定自己求仁近仁的志向;要与他人切磋责勉修行中的各种状况;要积极思考眼前与自己修行仁德切身相关的问题。

博学笃志

博学,广泛地学习,子夏在“四科十哲”中位列文学科,也就是对古代经典文献,诗书礼乐无所不通的大学者。这就说明子夏一定是个喜欢学问且博学之人。

“笃志”有两种解释。皇侃《论语义疏》注:“博,广也。笃,厚也。志,识也。言人当广学经典而深厚识录之不忘也。”孔安国《论语集解》注“博学而笃志,广学而厚识之也。”按照皇侃和孔安国的解释,不只是要“博学”,还要“厚识”,“笃志”就是“厚识”。“笃”是厚的意思,是坚固厚重。“志”通“识”。“笃志”、“厚识”都是记得牢固的意思。博学就是日新,就是“日知其所亡。”笃志就是“不失”,就是“月无忘其所能。”上一章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日新不失还只是“好学”而已,本章进一步提升为“博学强记”也是求仁的方式之一。孔安国的解释估计是从孔子的“默而识之”得到的启发。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孔子就是一个博闻强记之人。博闻强记是孔子的教育方法之一。孔安国在这一层意思上加以解释可谓独辟蹊径的一家之言。

学界更流行的对“笃志”的解释是回到“笃志”的字面本意。意思是坚定自己的意志,或者说坚定志向。与前一种“博闻强记”的解释相比,从思想境界上上升了一个层次。博学是为了笃志,笃什么志呢?求仁!所以后文才会有“仁在其中”的说法。《论语集注》中本章列出了朱子、程颐、苏轼的注释,基本都是把“笃志”理解成“坚定志向”。“四者皆学问思辨之事耳,未及乎力行而为仁也。然从事于此,则心不外驰,而所存自熟,故曰仁在其中矣。程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学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又曰:‘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志不笃则不能力行。切问近思在己者,则仁在其中矣。’又曰:‘近思者以类而推。’苏氏曰:‘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

“切问”到底该怎么解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君子生前不仅要善问,还要能“不耻下问”,死后方能配得上“文”这个谥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孔子说,在修行仁德的人眼里没有谁是不如自己的,随时随地,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能学到东西,就应该去改正自己的错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泰伯》)曾子说,从前,我的那些同学们都在曾努力试图做到有能力也向能力差的人请教,博学多闻还向只是少的人请教。有曾子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在孔子大学已经形成了“不耻下问”的学风。“问”在《论语》中是出现了122次的高频词汇,比“仁”出现的频率还高。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问”是学的基础,是修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本章子夏说的是“切问”,这一个“切”字,就弄出了三种著名的解读。第一种是皇侃为代表的解读,意思是“急切问难”。《论语义疏》注:“切,犹急也。若有所未达之事,宜急咨问取解,故云切问也。”第二种解读是“恳切求教”。邢昺《论语注疏》:“切问者,亲切问于已所学未悟之事,不泛滥问之也。”第三种解读是“问切身相关的问题”。《论语集注》引用苏氏注:“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苏轼用“泛问”对应解释“切问”,也就是说“切问”的反义词是“泛问”,泛泛地问问题,不着边际地问是“劳而无功”的。学者应该切合实际,问与自身相关的问题。三种解读有三种境界,都由大学者、儒学大家提出,我们无法断定那种解读更好,那就都辑录于此,各取所需吧。

在解读过多,也不可调和的情况下,我们就要用到以《论语》解《论语》的一以贯之的研究方法。《论语》中“切”字除本章外还有两处。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学而》)“如切如磋”这是子贡引用《诗经》的诗句。这里就是从打磨玉器的动作衍生出的“切磋”的意思。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这里的“切切”是在切磋本意的基础上引申出了深一层的“责勉”之意。相互“责勉”依然没有离开相互切磋的本意。那么我们有理由提出,在《论语》的编辑年代“切”的本意就是“切磋”。“切问”的意思就是“相互切磋问题”。这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切磋,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切磋,甚至可以与底层的“民”切磋。比如前面我们讲到的子张对子夏教学的批评,以及后面我们将要讲到的子游对子夏教学的批评等等,都属于子夏所言“切问”的范畴。我们不敢说比前面三种先儒的解释更好,就当是添附其后的第四种解读方式吧。

“近思”具体是指什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说学习不能离开思考,否则会迷茫;思考不能脱离学习去空想,否则会危险。这里精辟地说明了学与思的关系。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孔子说躬行君子时刻不能忘记从九个方面去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规矩。由此可见,“思”跟“问”一样,也是《论语》及儒学的重要概念,同样是修行仁德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皇侃《论语义疏》注:“近思者,若有所思,则宜思己所已学者,故曰近思也云。”皇侃认为“近思”就是针对自己所学之事的思考。何晏《论语集解》注:“近思者,近思于已所能及之事也。若汛问所未学,远思所未达,则于所学者不精,于所思者不解也。”何晏认为“近思”就是思考自己力所能及之事。泛问远思只能导致所学不精,所思不解,没有价值。朱子在《论语集注》中引用苏氏注:“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苏轼用“远思”对应来解“近思”。跟何晏的意思一样,苏轼认为远思“劳而无功”。皇侃、何晏、苏轼三大家对“近思”的解读基本一致。

朱子没有直接解读“近思”,但他与吕祖谦合编了一本《近思录》也体现出了他对“近思”的理解。吕祖谦从浙江到福建与朱熹会晤,两人在寒泉精舍相与读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著作,感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初学者不易把握其要义,于是精选622条,辑成《近思录》,共分14卷。取本章“近思”二字为书名。其用意在于把《近思录》当作学习四子著作之阶梯,四子著作又是学习《六经》之阶梯,以正“厌卑近而骛高远”之失。

综上所述,先儒大家都认为“近思”的意思就是思考眼前与自己修行仁德切身相关的问题。

仁在其中矣

孔子的学生们都是向孔子求教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近仁。《论语》有记载的就有颜回、仲弓、司马牛、子张问仁。还有像樊迟这样的学生有记录的问仁就有三次。但子夏没有问仁,他自己解读仁。其他的学生可没有这个胆识和见识,或者说没有达到这个修养的水准。

孔子大学教学的目的是躬行君子,修行仁德,成贤成圣。孔子强调的修行路径是道、德、仁、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子夏提出了自己“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求仁近仁之法。在孔子大学,很多学生还未学成,也没有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没有太多的可以去实践所学的机会,那要如何去求仁呢?子夏提出的是一个纯学者的近仁之道。那就是要广泛地学习成为一个博学之人;要坚定自己求仁近仁的志向;要与他人切磋责勉修行中的各种状况;要积极思考眼前与自己修行仁德切身相关的问题。子夏说,能做到这样,对一个学者来说,也算是在求仁近仁了。

道客村曰:

学者求仁亦有道,博学笃志是首要;

广泛切磋互责勉,切身之事深思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