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映的电影哪个评分高(上映时市场口碑双扑)
豆瓣总共收录多少片?
15万部左右。
但不是每一部都会被15万人反复看,看不够。
在“豆瓣电影250”中,今天这部最传奇。
它曾口碑扑街,上映惨败。
不喜欢的人,说它“神经病”“疯子”“变态”;
喜欢的人,说它的“痛”是美学,是存在,是“感受活着”。
如今很多分类榜单(暴力榜,惊悚榜,悬疑榜)。
它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它是啥?先留个悬念。
前一阵子,拍它的那个老混蛋大卫·芬奇,又拍了新片《曼克》。
还是拍“疯子”。
表面上,它讲述影史经典《公民凯恩》的剧本诞生,讲述天才编剧曼克与权贵阶级的恩怨过往。
实际上,是一场理想与金钱的“虐恋”。
主人公没有“盖茨比的那道绿光”,只有纠结、迷失、反叛。
他痛恨浮夸,却迷恋成为高级派对的焦点;他鄙视权贵,又留恋被权贵赏识的虚荣;他与周遭格格不入,又不敢彻底回归自我......
总在对抗与妥协之间,表达着无用的愤怒。
一种衣冠楚楚的疯。
像你,也像我。
说大卫·芬奇是最会拍疯子的导演。
不如说每个人的疯狂与愤怒,都会被他的镜头“精打细算”。
《社交网络》的反社会天才,《纸牌屋》的黑手政客,《七宗罪》的绝望警探,乃至《消失的爱人》的妻子……
人的愤怒、异变、反叛。
几乎是所有芬奇电影的主题。
“我认为人类很变态。”
这话如果不是大卫·芬奇说的,那完全可以一笑了之。
但如果,大卫·芬奇当年没拍它。
他就不配成为今天的“大卫·芬奇”。
来,请出今天主角。
帅得发光的爱德华·诺顿、布拉德·皮特。
曾经反叛到极致的大卫·芬奇。
和这部煽动无数影迷,顺便冒犯了整个世界的电影.
《搏击俱乐部》
Fight Club
豆瓣9.0,IMDb8.8。
IMDb榜单排11,输给《指环王》(#10),赢了《阿甘正传》(#12)。
这不意外。
如果真让主角泰勒(布拉德·皮特 饰)遇见阿甘,他绝会把那盒巧克力踩得稀碎。
再光膀子跟他干一仗,“谁跑谁孙子”那种。
这是一部“最另类的杰作”。
反权威、反主流、反精英。
它向你提问:
在堆满商品广告和物质欲望的城市里,你是谁?从哪来?还打算上哪去?
再替你抢答:
“只有放下一切,你才拥有自由。”
1999年,20世纪的终点。
《搏击俱乐部》用悬疑冒险的障眼法,讲述一个永不过时的城市寓言。
但令Sir没想到的是,21年后的今天——这寓言讲述的痛苦与愤怒,如此变本加厉。
是时候“文艺复兴”了。
01
“搏击俱乐部第一条规定,不要谈论搏击俱乐部。”
1999年秋天。
在意大利威尼斯,参加首映的观众们如此评价《搏击俱乐部》:
“这是法西斯!”
而主创们似乎不意外。
主演爱德华·诺顿说:制片厂真·冤大头。
“他们给了我们7000万美元,让我们拍摄一部他们会痛恨的电影。”
导演大卫·芬奇自己觉得:这次玩大了。
“如果要付给每个被这部电影冒犯的人一毛钱的话,我更愿意用这笔钱从鲁珀特·默多克里那里买胶卷(不上映)。”
随后,正式上映,更是惨到家。
上映首周,1100万美元票房,远低于媒体预测,第二周直接跌落到633万。
毫无规矩的叙事让票房一片灾难,价值取向又被主流影评界一致抨击。
市场口碑双扑,输得像个笑话。
谁也想不到,此后数年,它会被一步步推上神坛(简直像复制了一遍影片剧情)。
主流败北,地下称王。
《搏击俱乐部》最该感谢DVD。
从未获得任何主流奖项的它,在2000年得到了网络影评人协会颁发的最佳DVD、最佳DVD评论、最佳DVD特别花絮三项大奖。
出版,再版,一再发行。
2009年,它全球销量超过600万份,光DVD的出租收入,就达到夸张的5500万美元。
它讲述地下的故事,也在地下流行。
一个小细节。
打开《搏击》的DVD,版权警告后,会出现一幕红底白字警告(WARNING)。
来自“大名鼎鼎的泰勒·德顿”(男二)。
“警告
如果你正阅读本文,那么这次警告正是为你准备。
你所读的本文中的每个词,都是你生命中又一秒钟的浪费。
你没别的事可做吗?
你的生命真的如此空虚,以至于你怎么都想不出另一个打发时间的方法吗?
还是你如此容易受权威的影响,以至于你要呈上它所要求的一切尊敬和信任?
你读了所有你被假定应该读的了吗? 你思考了所有你被假定应该思考的了吗? 买了所有你被告知你应当想要的了吗?
离开你的房间。去见一个异性。停止过度的购物和自慰。 辞了你的工作。开始一次搏击。证明你活着。
如果你不主张你的人性。你将只是一个统计值。
你已经被警告了……
Tyler”
“离开你的房间。去见一个异性。停止过度的购物和自慰。 辞了你的工作。开始一次搏击。证明你活着。”
这通篇反权威、反消费、反麻木,一本正经而又充满迷惑的“人生建议”。
完美地总结了《搏击》气质——荷尔蒙与乌托邦。
说了半天,该回顾剧情了。
主角,和主角的“新朋友”泰勒·德顿,成立了一个地下搏击俱乐部。
来的人,有白领、工人、服务生......都是各行各业萎靡不振的螺丝钉。
每周六晚,他们精神振奋,轮流走上擂台。
无武器,无规则,无时限。
打架,一直打到“对方喊停,四肢受伤,快累死”。
赢了没奖品,输了不丢人。
一场对决3分钟,提供3分钟自由的幻觉。
入会的唯一规则就是。
保密。
“搏击俱乐部第一条规定
禁止谈论搏击俱乐部
第二条规定
禁止谈论搏击俱乐部”
渐渐地,组织越来越壮大了。
有组织,有纪律,麻木的旁观者成为了振奋的参与者。
从一开始的小恶作剧。
到后来的犯罪……纵火、炸雕像、威胁政要,乃至影片结尾处的(不可否认的)恐怖袭击。
你别急着愤怒和表达正义。
它故事的极端,人物的愤怒,表现手法的煽动,归其根本其实有着明确的“敌人”——资本秩序下的现代生活。
主角,没名字。
(片尾签名是“讲述者”,所以可以是任何人。)
他可以是像你一样的打工人,天天周而复始,做着一份随时可被替代的工作。
有着无法填平的空虚、焦虑和不安。
他怎么自救?
到2020的现在,方法也很单调——两个手段,一个是买买买,在商家宣传中寻找“个性”。
电影台词这么说……
“以前人们找刺激是看色情书刊,现在是看商品目录。”
另一个,则是假装病人,参加各种“互助小组”。
在相拥而泣的集体中 ,寻找温暖的假象。
谁都渴望正确的活法。
可问题偏偏是,生活中的“正确”太多。
当安慰剂统统失效,主角,终于遇上了人生中“最错误”的一个答案……
泰勒·德顿。
泰勒直指病灶的一段总结,至今是文艺青年摘抄背诵的名段:
“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没有目的,没有地位,没有世界大战,没有经济大恐慌,我们的大战只是心灵之战,我们的恐慌只是我们的生活。我们从小看电视,相信有一天会成为富翁,明星或摇滚巨星,但是,我们不会。那是我们逐渐面对着的现实,所以我们非常愤怒。”
它表面是愤怒,实际是恐慌。
所以你“发泄”不完它,眼看着就要和它终生相伴。
你问,怎么解决?
……先回到现在吧,又有一句台词冒出来了。
02
“插上羽毛,不等于你就是老鹰”
《搏击》豆瓣页面这么写:
“好于99%的悬疑片,好于97%的剧情片”。
而Sir觉得,它就是不折不扣的青春片。
千万别小看青春片。
它好就好在,允许犯错。
因为往往只有“错了”,你才能重新思考“正确”。
这一命题上,《搏击俱乐部》是有“前辈”的,而且和它一样备受争议。
比如1967年《毕业生》。
用一场“不伦之恋”,让成年人世界的束缚、规矩如谎言溃败。
又如90年代,丹尼·博伊尔的《猜火车》。
用极度的墮落,重新思考四处被定义的所谓“标准人生”。
而在20世纪末上映的《搏击俱乐部》。
它精确地把愤怒的炸弹,引爆向了“商品时代”的精神空洞。
电影开篇一句话,灵魂点题。
“你所拥有的,反过来拥有了你”
随着时代变化,绑架青年人自我价值的杂音,总在不断“进化”。
《搏击》中的种种困境已愈演愈烈,不信就仔细看向你身边的各个角落——放心,一个角落都不落——商品时代还没结束,就迎来了更牛的“算法时代”。
在算法时代,泰勒警告的那一句“你将只是一个统计值”已成现实。
取代商品杂志目录的,是精准推送的购物平台,是一位位购物主播激扬慷慨的带货套话,比色情内容更刺激;
(此处脑补“把嘴给我闭上.gif”)
取代各种互助小组的,是各种报团取暖的“圈层文化”。互相认同,互相争斗,用流量寻找精神归属。
一旦你关掉屏幕。
现实能回归吗?游戏会结束?
似乎,只能面对越来越沉重的麻木感。
这种麻木的本质,是我们已经习惯的,对于生活各方面的成本计算。
麻木的本质,是我们的“精明”。
反抗它(而非秩序),才是《搏击俱乐部》最初的创作动机。
原著作者,查克·帕拉尼克聊过这本小说的缘起。
一次意外斗殴,让他脸上挂了彩负了伤,但等他上班,同事的反应让他很困惑。
跟他打招呼的人,都只是“哎,天气不错啊。”“嘿,周末过得怎么样?”
没一个人提到他脸上的伤。
多问一句,就要多做一步反应,就要多一份社交成本。
现代人与现代人交往,总是活在“你值不值”的计算中。
不只是人。
还可以是爱好、兴趣、专长。
甚至是理想、自由与爱。
于是,整部《搏击俱乐部》就像一场心理实验:
让一个麻木已久的“我”。
和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我”,相遇。
第一场戏,是飞机上的“我”和“我”,偶然聊起天。
“我”刚刚开了一句无用的客套话,就被另一个“我”(泰勒·德顿)一口回绝——“少给老子来这套。”
表面上,又帅又不要脸。
谈吐中逐渐表现本性——不吃客套,不懂寒暄,满嘴邪门冷知识。
这个“我”,真值得羡慕。
似乎面对各种折磨,总在等待反击,总能成功地把自己的欲望伸张出去。
他甚至不止自己活得爽,更像个传教士,可以用最摇滚炫酷的方式(一把手枪顶在对方头顶),让对方醍醐灌顶。
战士的激情,领袖的魅力,分泌不完的多巴胺与荷尔蒙。
一个“我们”的反义词。
表面上,它是一场人格分裂的悬疑把戏。
本质。
却是自己与自己的一场心理博弈。
面对那个虚妄的“我”,你其实不想赢,因为赢了就代表你将回归无聊的现实。
你想输。
因为输才让你抛开,让你打开,让你重获激情。
03
“我们相遇时,碰巧是我人生中最诡异的一段时间。”
坦白说,《搏击俱乐部》并不是完美的作品。
结局,有点为了高潮而高潮。
玩的哲学套路又过于“摇滚”,也稍显儿戏。
但它胜在,足够生猛有力。
不管你处在生命的哪个阶段,只要你置身于算法的社会。
那么它离经叛道的价值观,总能唤醒你对自己的尊重。
Sir年轻时,最喜欢的情节是影片后半段。
失控的泰勒,展现了一场行为艺术。
他扔开方向盘,狠踩油门,大喊“let go”。
特么感觉好自由。
但随着人生阅历不断增加,我们迟早会发现……
酷,不是什么都不在乎。
真正的酷,是正视自己后,再玩命地在乎一个“什么”。
用尽激情与勇气,去死磕那个“什么”。
好莱坞电影一贯爱用“在车上”“在路上”的画面,表现主人公的个人意志。
这部电影,也有一个Sir不能忘的画面:
两个主角,第一次登场。
机场外,停着一台红色跑车。
主角因行李问题被扣在机场,正祥林嫂一样念叨着。
一抬头,看见泰勒·德顿一袭红衣,潇洒地跳进了那台1999年的雪佛兰科迈罗。
一脚油门,扬长而去。
看到这,主角住嘴了。
一脸羡慕,望着跑车远去的方向。
跑车,就像他弄丢的欲望。
不是富有,而是上路。
他期待能重新上路,随时上路,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激情与勇气。
如果你也曾怀疑现实。
如果你从未停止向时代发问,向不满意的自己发问。
那么希望有一天。
你能开着车,驰向远方。
当你路过某一间加油站停下。
说不定Sir正满面困惑地傻站在那,一看你来就问:
兄弟,看得出你天纵奇才,无所畏惧……载我一程好不好?
而你只是低调而干脆地甩出一句:
“少给老子来这套。”
然后一踩油门,消失在天际。
那一刻,Sir会觉得自己活得像“一个统计值”。
而你,啧啧。
就是英雄本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破坏之王阿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