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中的各种公式(机械设计计算)

计算

凸缘联轴器用六个普通螺栓联接,螺栓分布D=130mm圆周上,接合面摩擦系数f=0.15,防滑系数KS=1.2,若联轴器传递扭矩150N.m,求螺栓螺纹小径。已知螺栓的等级4.6级,s=1.5

图示为一汽缸盖螺栓联接。已知汽缸内径D=300mm,最大工作压力p = 2 MPa,缸盖与缸体用8个螺栓联接,螺栓相对刚度0.8,要求螺栓残余预紧力F1为螺栓最大工作载荷F的1.5倍,试求1、单个螺栓所受总拉力F2的大小;2、单个螺栓所受预紧力F0为多少?

3、若采用性能等级为4.6的螺栓, 计算螺栓小径。(取安全因数S=1.5)

残余预紧力F1 :F1=1.5F, F1=1.5×17662=26493.75N

螺栓总拉力F2的大小F2=F1 F=2.5F=2.5*26493.75=66243N;

螺栓预紧力F0

机械设计中的各种公式(机械设计计算)(1)

已知普通螺纹连接的相对刚度0.7,作用一工作载荷F=2000N试求残余预紧力F1=0和F1=F时螺栓预紧力和总拉力。

螺栓预紧力

下图所示为一个铸铁托架,用四个普通螺栓固定在铸钢立柱上,已知W=1000N,L=700mm,L1=300mm,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f=0.2,螺栓许用拉应力[σ]=100MPa,防滑系数Kf=1.2。试确定螺栓所需要的公称直径d

如图为一刚性凸缘联轴器,凸缘间用铰制孔用螺栓(即受剪螺栓)联接,螺栓数目为Z = 6 ,螺杆无螺纹部分直径d s = 17 mm,材料为35号钢,其许用挤压应力为[σp ] = 260 MPa , 剪应力为[τ ] = 120 MPa 。两个半联轴器材料为铸铁,其许用挤压应力为[σp ] = 100 MPa 。试计算联轴器能传递的转矩。

如图所示的轴由两个反装的圆锥滚子轴承30000型支承,所受径向力Fr和附加轴向力Fd,fp=1.2,如图所示,(1)求这两个轴承的当量动载荷P1,P2,(2)判断哪个轴承比较危险。

附:Fd=Fr/4 , Fa/Fr>0.3:X=1,Y=0 Fa/Fr≤0.3:X=0.4,Y=2

机械设计中的各种公式(机械设计计算)(2)

图示为轴承部件承受载荷的示意图。轴承转速n = 3000 r/min ,受力情况如图,轴承Ⅰ所受径向载荷Fr1 = 1000 N , 轴承Ⅱ所受径向载荷Fr2 = 2060 N 。轴向载荷FA = 880 N 。设选用7306 C轴承,其派生轴向力Fd = 0.5 Fr,

X 2 = 0.44 , Y2 = 1.27, C r = 26500 N , f p = 1.2, 试计算轴承Ⅱ寿命

一轴上有一对30204圆锥滚子轴承,Fp=7200N ,FA=800N , n=1250r/min ,运转时有轻微冲击,试计算这对轴承当量动载荷P和寿命L10h。轴承参数:Cor=30500N ;Cr=28200N ;e=0.35;

Fa/Fr≤e,X=1,Y=0;Fa/Fr>e,X=0.4,Y=1.7,[注:Fd=Fr/(2Y) ]

简答题

1.进行轴的结构设计时,主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2.为提高轴的刚度,欲把轴的材料由45 钢改为合金钢40Cr 是否合适?为什么?

3.用合金钢代替碳素钢一定能提高轴的疲劳强度吗?为什么?那么设计轴时,若采用合金

钢应注意什么问题?

4.影响轴疲劳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在设计轴的过程中,如疲劳强度不够应采取哪些措施?

5.在多级齿轮传动中,为什么低速轴的直径要比高速轴的直径粗得多。

6.在轴的弯扭合成强度计算中,计算应力 公式中系数a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取值?

7.按照轴承受的载荷不同,轴可分为哪三类?各举一例。

8.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方法有哪几种?

9.提高轴的强度的常用措施有哪些

机械设计中的各种公式(机械设计计算)(3)

改错

1)两个轴承的外圈均未轴向固定。

2)不能将轴上的轴向力传到机座。

3)齿轮轴的轴向位置没有固定,受到轴向力时会发生窜动。

4)左轴承内圈直径小于两侧轴的直径,无法装配。

5)轴承游隙不能调整。

6)套杯和机座间没有调整垫片,整个轴系的轴向位置不能调整。

7)轴承端盖与右侧轴承外圈之间的套筒多余。

1)轴系采用全固式结构,两轴承反装不能将轴向力传到机架,应该为正装。

2)全固式结构中,轴左端的弹性挡圈多余,应去掉。

3)端盖处没有调整垫片,不能调整轴承游隙。

1)轴右端的联轴器不能接触端盖,用端盖轴向定位更不行。

2)轴与右端盖之间不能接触,应有间隙。

3)定位齿轮的套筒径向尺寸过大,与轴承外圈接触。

4)轴的左端端面不能与轴承端盖接触。

1)右轴承的右侧轴上应有工艺轴肩,轴承装拆路线长(精加工面长), 装 拆困难。

2)套筒径向尺寸过大,右轴承拆卸困难。

3)因轴肩过高,右轴承拆卸困难

4)齿轮与轴联接的键过长,套筒和轴承不能安装到位。

1)轴右端的联轴器没有轴向定位,位置不确定。

2)齿轮轴向定位不可靠,应使轴头长度短于轮毂长度。

3)齿轮与轴联接键的长度过大,套筒顶不住齿轮。

1)两侧轴承端盖处箱体上没有凸台,加工面与非加工面没有分开。

2)轴上有两个键,两个键槽不在同一母线上。

3)联轴器轮毂上的键槽没开通,且深度不够,联轴器无法安装。

1)右轴承端盖与轴间没有密封措施。

2)轴承用脂润滑,轴承处没有挡油环,润滑脂容易流失。

1)左轴承内圈轴向没有固定。

2)套杯和机座间没有调整垫片,不能调整轴系的轴向位置。

3)轴承端盖与套杯间没有调整垫片,不能调整轴承游隙。

4)轴与轴承端盖接触,应有间隙。

5)左轴承的外圈装拆路线长,装拆困难。

6)套杯左端的凸肩过高,左轴承的外圈拆卸困难。

7)轴上有两个键,位置都没有靠近装入端,使轮毂装入困难。

8)齿轮轴向定位不可靠,应使轴头长度短于轮毂长度。

9)轴承端盖处箱体上没有凸台,加工面与非加工面没有分开。

10)轴上有两个键,两个键槽不在同一母线上。

11)右轴承端盖与轴间没有密封措施。

1)轴右端的带轮不能通过套筒用端盖轴向定位,转动零件与固定零件不能接触。

2)轴与右端盖之间不能接触,应有间隙,并有密封措施。

3)齿轮两侧都是轴环,无法安装到位。

4)齿轮上的键槽没打通,且深度不够。这样的结构,键槽无法加工,也无法装配。

5)右轴承的右侧轴上应有工艺轴肩,轴承装拆路线长(精加工面长),装拆困难。

6)因轴肩过高,两个轴承拆卸困难。

7)轴上有两个键,两个键槽不在同一母线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