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藜蒿菜的植物有毒吗(僾ai伲)

奇怪的发现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的民族植物学家裴盛基教授在做僾(ài)伲(nǐ)人刀耕火种轮歇地的田野调查时,发现了一种散发着愉快香味的小草。裴教授当时已在这片土地上工作了近20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了,可这种小草他竟然不认识,而更让他奇怪的是,老百姓开垦土地都是为了种庄稼,而这是僾伲人在种植旱稻时专门种植的一种对本族人有重要意义的神草。凭着一个民族植物学家对专业的敏锐性,他便开展了对这种神秘小草的深入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要讲清楚这种小草,首先需要介绍一下僾伲人和他们的刀耕火种轮歇地。

僾伲人

哈尼族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第二大少数民族,分布于景洪市、勐海县和勐腊县的各山区。僾伲人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自称雅尼或阿卡,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和勐腊县以及泰国、老挝、缅甸和越南等国的北部半山区,是一个跨境而居的国际性民族群体。由于他们居住的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因此仍然沿袭着比较传统且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例如与生产有关的“轮歇地”和“旱稻”,与婚嫁有关的“公房”和“偷姑娘”,与信仰有关的“拜师娘”,与丧葬有关的“砍倌”和“裹尸”等,这些让他们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更加古朴、淳厚、独特和神秘。

类似藜蒿菜的植物有毒吗(僾ai伲)(1)

图1.老挝境内的僾伲村寨——沙坝(王雨华摄)

类似藜蒿菜的植物有毒吗(僾ai伲)(2)

图2.沙坝村寨的僾伲老人和孩子(王雨华摄)

轮歇地

刀耕火种是一种古老、原始的农业耕种方式,是世界三大农业耕作系统之一,残留于新石器时代。一般是火烧丛林,直接播种,多年后肥力下降而弃荒,没有固定农田。由于其广种薄收的缺点,在国际上颇受争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基本上废除和禁止了这种耕种方式。不过,对僾伲人来说,这种原生态、无拘无束、简单古朴的模式是他们的生存方式,在西双版纳偏远的山区以及老挝、缅甸与中国交界处的山区,僾伲人仍然保留着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学者研究认为,刀耕火种的本质是轮歇,砍伐和焚烧是其简单劳动的技术特征,是古代智人想到的既省力又有效的生产办法,弥补了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现成产品的不足。同时,轮歇农业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保留和传承了对现代人类具有重大意义的农业传统老品种。

类似藜蒿菜的植物有毒吗(僾ai伲)(3)

图3.僾伲人的刀耕火种轮歇地(王雨华摄)

类似藜蒿菜的植物有毒吗(僾ai伲)(4)

图4.僾伲人的刀耕火种轮歇地里种植的旱稻(王雨华摄)

上文提到的神秘小草叫做“跳蚤草”,是僾伲人特有的神草,是传统僾伲人古老生产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它与僾伲人、轮歇地和旱稻这三个元素密切结合起来,缺一不可。跳蚤草是什么

裴盛基教授在田野调查时征得轮歇地主人的同意后,采集了4份标本带回了实验室,通过测量、解剖、对比和查阅等一系列植物分类学鉴定程序,最终确认了该小草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毛麝香属(Adenosma)的植物。由于它同属毛麝香属,又具有驱赶蚊子、跳蚤等作用,于是又有了“跳蚤草”、“爱情草”、“毛麝香”等别名。

该草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勐腊县,勐腊县为热带季风性气候,海拔580-900米,年均温度21.5摄氏度,年降雨量1500mm。每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9月开花结果,10-11月果实成熟,生育期210-240天。

僾伲人与跳蚤草

防蚊虫

在裴盛基教授调查的僾伲人轮歇地里,发现两个僾伲小姑娘正蹲在旱稻地中采摘这种小草,同时发现她们头上佩戴着几根这种正在采摘的小草。于是便询问为什么要佩戴这种小草。一个姑娘含笑着回答说:“为了蚊子不叮,虫子不咬呗。”裴盛基教授跟着僾伲小姑娘走进了她们的村寨,与多位老人进行了攀谈,才知道僾伲话叫这种小草为“老索堵”,是用来驱赶蚊虫的。

在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是说“三个蚊子一盘菜”,尽管经考证所 指的这种大蚊子不叮人,但这一怪暗喻了西双版纳的蚊子特别多,特 别大,叮人特别厉害。事实确实如此,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和建设中 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几百名科研工作者都领教过。这里的蚊子 不仅多,而且特别饥饿,追着人叮,叮起的包不仅大,而且还会水肿。僾伲人由于居住在天气较热的环境中,通常衣服穿得很少,无法从物 理上阻挡蚊子的叮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和发现了这种具有 独特驱蚊作用的小草。

跳蚤也是僾伲人生活中另一种令人讨厌的害虫,但也很害怕这种草,只要将这种草晒干后铺垫在床上,跳蚤就不敢来了。裴教授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僾伲人床下都铺垫了这种草,特别是小孩子的床下铺垫的更多。同时,这种草的愉快的香味,也让僾伲人湿热的房间里散发着清凉的空气,让人愉悦。正是由于该草具有驱赶跳蚤的功能,让它又有了“跳蚤草”的美名。

僾伲人不仅将跳蚤草进行佩戴和铺垫来驱赶蚊虫,而且还会将该草煮成药水,涂抹或清洗被蚊虫叮起的肿包,具有很好的消肿、止痛作用。同时,他们也认为用这种煮成的药水洗过身体后,蚊虫也不会再来叮咬了。

类似藜蒿菜的植物有毒吗(僾ai伲)(5)

图5.僾伲人在刀耕火种旱稻地里间种的跳蚤草(裴盛基摄)

爱情草

僾伲人“偷姑娘”的婚俗已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卖点。僾伲青年男女享有充分的社交自由,但并不是任何姑娘都去偷的,而是去偷相互钟情的姑娘,但这种相互钟情从哪里来呢?这就是“偷姑娘”故事中一个重要场所——公房。公房搭建在村寨的边上,未婚男女夜晚可以到“公房”里去唱歌、跳舞、玩乐、相互倾诉爱意与恋情。但讨厌的蚊子总是不成人之美,这时跳蚤草便派上了用途。细心的人会首先闻到这里充满着愉快、清香的味道,你不要认为这是爱美的姑娘喷洒了香水或涂抹了化妆品,这是跳蚤草的香味。原来前来约会的姑娘在她们帽子的花边上插挂了一束跳蚤草,小伙子们在他们耳垂的大耳洞中塞了一束跳蚤草。通过民族植物学家的调查研究发现,这种“爱情草”除了驱赶讨厌的蚊子以防干扰他们谈情说爱外,还有一种重要功能是同族人的重要标记物,表明他们是僾伲人而不是别的族群。

类似藜蒿菜的植物有毒吗(僾ai伲)(6)

图6.僾伲人“偷姑娘”的婚俗

治疗感冒和头痛

具有典型热带季风性气候的勐腊,天气炎热、多雨且潮湿,每当僾伲人在山里劳作时,常会突遇暴雨,较易滋生伤寒、感冒、头痛之类的疾病,僾伲人就会将这种草煨成药水让病人喝下,据说疗效很好。

类似藜蒿菜的植物有毒吗(僾ai伲)(7)

图7.僾伲小伙子在采挖跳蚤草(杨清摄)

跳蚤草的化学成分

为什么跳蚤草具有这么神奇的驱赶蚊虫的功能呢?看一下现代 科学是如何解释的。裴盛基教授及其团队对这种植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发现这种植物在开花时节,植株中挥发油(精油)的含量最丰富,为 0.5%-0.9%。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鉴定表明,这种被僾伲人喜爱的芳香物质是酚类和萜类等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是γ-松油烯,香芹酚,对聚伞花素,α-松油烯,香芹酚甲醚和柠檬烯等。松油烯是一种单萜类化合物,对多种昆虫均表现出强烈的熏蒸、忌避、及触杀活性,又兼具有杀菌作用。其它几种物质也都有防、杀昆虫和杀真菌作用。由此可见,之所以僾伲人选择这种草驱赶蚊虫,有三个重要原因:(1)挥发油中含有的物质是重要的驱虫、杀虫物质,这些物质混合起来,可能具有更强的驱赶蚊虫作用,且对人类身体无害。(2)挥发油的含量高,不需要加工,自然状态下就能长时间散发出驱虫的物质。(3)这些物质的气味清新怡人,甚至可以替代现代人所追求使用的香水。

“消失”的跳蚤草

各位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情不自禁地问:“这么好的东西,在哪里可以买到呢?”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这种草在我国境内已再无法找到了。不过,裴盛基教授及其团队正在依据过去调查的线索,在中老、中缅边境上寻找,相信很快就能再次发现这种神秘的植物资源。

跳蚤草是我国民族植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依据民族植物学的研究理论和规律发现的,是僾伲人古老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它伴随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刀耕火种)而生,又伴随着其消失而消失。用民族植物学的观点来看,跳蚤草已经融入到僾伲人的民族文化之中。僾伲人在刀耕火种农耕里保存了跳蚤草,年复一年地种植、收割、留种和利用它来驱虫和作为民族文化的标记物。然而跳蚤草的“消失”,如同其起源于何处一样神秘。科学家无法找到它来源于哪里,是如何传入我国,至今仍然没有找到它的野生种,更说不清它的地理分布和用途。特别让人感到神秘的是,僾伲人是如何选择跳蚤草用于驱虫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植物作为民族部落的标志?

类似藜蒿菜的植物有毒吗(僾ai伲)(8)

图8.寻找“消失”的跳蚤草(王雨华摄)

近年来由于西双版纳地区现代种植农业的迅速发展,山地农业和土地利用的原有面貌正在改变,取代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是橡胶、香蕉、甘蔗和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园,作为在刀耕火种农业生产方式中与旱稻间种的跳蚤草已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生态位”。这种植物将会被种植于何处?它还有生存的机会吗?它的遗传多样性又如何得以保证?裴盛基教授及其团队正在开展一场“抢救”保卫战,跳蚤草将会再次“跳”到我们的生活中。

有消息称,裴盛基教授及其团队历尽千辛万苦,已在老挝境内的僾伲人刀耕火种轮歇地里找到了少量的跳蚤草植株,正利用现代快速繁殖技术扩大种植该植物,其用于驱赶蚊虫的产品也正在开发中,相信这种僾伲人带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将很快造福于现代人类。

类似藜蒿菜的植物有毒吗(僾ai伲)(9)

图9.“众里寻它千百度”—在老挝境内又发现了跳蚤草(王雨华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