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霸道女汉子(文艺女汉子之四)

文艺女汉子之四作者/万辉华,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狂野霸道女汉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狂野霸道女汉子(文艺女汉子之四)

狂野霸道女汉子

文艺女汉子之四

作者/万辉华

爱读书的刘小燕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每当我家孙女思齐唱起这几句儿歌时,我陡然想起刘小燕,一个喜欢爬山,喜欢瑜珈,喜欢读书,却做着服装生意,活蹦乱跳的姑娘,还是毛田人。

记得在几年前德兰书园跨年的读书会上,还是在每月的读书讨论会上,刘小燕总是笑眯眯地与身边的人打着招呼,瞪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望着发言的人,听得很认真。我恰好收到《艺术岳阳》新到的期刊,上面刊发我的农具诗十多首,我翻给她看,她说很喜欢,我便送了一册给她,让她回家后慢慢读。

在她的微信上,一大早她就晒出她阅读曾国藩传记的书页,并摘出金句与人分享。这种韧性,让我刮目相看。我甚至还想采访一下她,把她的好学故事挖出来,她毕竟是一个做生意的人,时而在岳阳,时而在湘西,时而在长沙,真的是一只穿梭在天空中的蹁蹁“燕子”,忙碌不停,没有了歇息。这一心愿迟迟没有兑现,似乎欠了她一个“情”似的。

刘小燕,也许不是一个对文学很痴迷的人,她从来没有把自己写的文章发给我看过,她却是一个喜欢读他人诗文的好读者,每当易石秋、卢宗仁、蒋正亚等人的诗歌、散文,一贴上微信,刘小燕便第一时间阅读,并写出向石秋哥哥、宗仁哥哥、正亚哥哥学习致敬,然后谈出自己对所读诗文的感受,有时候,点评有长长的一大段。如果小燕有心,把她在微信上的留言收集起来,恐怕也有半本书的容量。当然,她也给我的诗文写过一些留言,我是一个疏于与他人互动的人,往往忘了及时回帖,让一些好心的读者,以为我傲慢,这其实是我的懒且疏忽。因此,我对小燕平时的点赞、点评确是心怀感激的,这里说出来,也是对其他文友在网上对我的点评一同说出迟到的感谢吧。

我曾在刘小燕的微信上,看到她在雨后,金鹗山的竹海里跳舞,青翠欲滴的竹枝,衬出一身青春活泼的倩影,真的仿如一个女侠在练功夫。也看到过她在湘西的古镇里,对着一江碧绿的水发呆,也许她想起了铁山水库吧,一个在外地为生计奔波的女子,产生了一种乡愁吧。

我觉得一个爱读书,持之以恒的生意人,从书本上汲取的精神力量也是巨大的,至少不完全是为“孔方兄”而活着吧。如果说,媒体曾报道过一个爱读西方哲学的打工男子陈直不错的话,毛田姑娘刘小燕也是在城里打工的女子,一直坚持读历史书,让自己与古圣贤对话,也是有贵气的人。

写儿歌的汪晓庆

这组《文艺女汉子》的文章就要收篇了,想想,还有与我熟悉,且有较深交情的文艺女汉子,漏掉了,或一时想不起来的,还有谁呢?

有人提起市一中的唐焱老师,见过几次面,豪爽、大大咧咧的人,也有女汉子的标配。可惜,交往不多,对她的了解不够。

某次,有文友提醒我,写写汪晓庆吧!也是,汪姑娘跟我们这帮老哥相识了五六年。时间真的就那么快过去,把我熬成了花甲老人,而晓庆仍然是一个长不大的姑娘,不爱好言,不甚上心,滴酒不沾,很会憨笑,很会聆听,很会写毛笔字,少儿诗也写得不错,是我们老哥们眼中的才女、靓女。

说了这么一大堆,还是举两个例子吧。

某日,我们一起在作家蒋正亚家吃饭,菜肴有的是从外面买的熟菜,重新加热,有的则由蒋兄的女弟子(老年大学的大姐学员)下厨炒,我们几个大爷就喝酒,大约每人三四两。在我喝高、讲话不利索时,汪姑娘便把还未喝完的一瓶酒,藏了起来,她悄悄地附着我的耳朵说,万夫子不要再喝了,要不我代你喝一口。我知道她不会喝酒,她怕我喝醉,我只好遵从美女的美意,下个台阶吧。

她是一个孝心女。其母几次在市中心医院住院,她日夜陪护,常显疲态。偶尔一见,她脸色暗黄,好在那双眼还是蛮有神。恰似卖火柴的小女孩,令人怜爱。

一次,在青荷茶舍,见我们几个爷们一杯一杯地喝茶,她觉得这年末的聚会,只有茶喝太单调,便冒着寒风,到外面的店铺购了一些瓜子花生水果,两大袋铺在茶桌上,茶香中又添些许馨香。此时的汪姑娘的脸蛋不再是黄黄的,而是梅花般红灼灼的,可谓容光焕发。

还是说说她的童诗创作吧。当时,岳阳市少儿诗歌学会成立,邀请我与诗人杨孟芳、卢宗仁等人任顾问,辅导学校几位写童诗的作者,有结对子、带徒弟的意思。小汪其实不是我辅导的对象,我也不是很擅长于写童诗,但小汪时常把她写的诗发给我看,想听我的意见,我会照直地讲,有时态度比较急,批评比较多。我也推荐一些诗集、散文、书刊给她读,让她在读别人的作品时渐渐悟道。好在小汪学习勤奋,进步较快,数十篇作品在《散文选刊》及本市报刊发表,加入了省诗歌学会,加入了省教师作家协会,在全国教师少儿诗歌年会上作了发言。一个女诗人汪晓庆就诞生了。

“晓庆”,是一个令我们这代人感觉亲切的名字,当年,刘晓庆在银幕上一亮相,让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年轻人有了一个偶像。如今,汪晓庆老师,在诗歌活动现场一站,光彩照人,也许会让许多人一惊。这不是昔日的卖火柴的姑娘啦!

此篇随笔仿张中行老先生评点才女杨之水的笔调,旨在幽她一默,开开心心吧,要过大年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