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前动物的眼神(睡不着夜行动物)

编者按:如果你“不想睡”或者“睡不着”,欢迎继续阅读。

这里或许有个文艺片,这里或许有个恐怖片。不知道你会闷到睡着,还是吓得更睡不着。

汤姆·福特继《单身男子》(A Single Man)七年后执导的第二部电影《夜行动物》(Nocturnal Animals)里有四个世界。

临死前动物的眼神(睡不着夜行动物)(1)

《夜行动物》海报

第一个世界:女主角苏珊(艾米·亚当斯 饰)身处的世界。她经营一家高端画廊,住在洛杉矶一所玻璃房子里(冷感、现代、几乎不能触碰),商人丈夫的事业摇摇欲坠,夫妻感情走到尽头。苏珊罹患严重的失眠症,失去感知能力。一次酒会上,朋友劝她:“好好享受我们这个荒谬的世界。相信我,我们的世界远没有现实生活那么痛苦。”

临死前动物的眼神(睡不着夜行动物)(2)

艾米·亚当斯饰演的苏珊

第二个世界:苏珊收到前夫爱德华(杰克·吉伦哈尔 饰)寄来的小说稿。她拿出巨框Gucci眼镜开始阅读,德州深夜公路上的一桩惨案拉开序幕。小说的主人公叫托尼(杰克·吉伦哈尔 饰),携妻女穿越德州腹地时遇到一伙流氓骚扰,情况最终失控。

第三个世界:苏珊和前夫爱德华的往事浮出水面。他们在德州一起长大,在纽约闯荡并结婚。苏珊读艺术史,爱德华立志要做小说家。二人最终在现实和理想的路上分道扬镳,以离婚收场。

临死前动物的眼神(睡不着夜行动物)(3)

第四个世界就是“我们”,观影人所处的现实世界。

汤姆·福特把自己熟悉的世界都放进了这部影片——他出生和成长的德州,洛杉矶上流社会,以及视觉冲击强烈、不分善恶的极端形象/角色。

然而,不要以为这个世界是和“现实世界”割裂的。身处第四个世界的我们隔着屏幕看其他三个世界流转,投射在我们心里的不仅有浮华和恐惧,还有其背后的自省和悔恨。恰恰是这些触动了观影人的心弦。

临死前动物的眼神(睡不着夜行动物)(4)

《夜行动物》的故事不复杂,寓意也不新鲜,它是类似《呼啸山庄》和《德州电锯杀人狂》等惊悚片的结合。现实中的苏珊和爱德华真心相爱,但是苏珊放弃了爱德华,转而追寻更安逸富裕、更有社会地位的生活,结果落入虚空。小说中的男主角托尼是个中产阶级的善良男人。恶人面前,他的怯懦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仇恨也没能给他带来果决的勇气。复仇,最后依靠的是德州老警察不顾后果的搏命一击。

出卖本心带来的狂乱在《呼啸山庄》中已经展现到了极致。现代生活中,人们早已失去狂乱和自我毁灭的能量。不敢叛逆,只能像苏珊一样在沉默中走向没有痛感的无尽的空。

现实中长久被遗忘的悔恨和无处不在的压抑,在爱德华的小说《夜行动物》中却像野兽一样张牙舞爪。

临死前动物的眼神(睡不着夜行动物)(5)

虚构小说的部分可以单独成篇。即使不与其他世界互文,它本身也足够精彩。

这是一次完全随机的事件,恶意没有缘由,仅仅来自坏运气和恶人雷(亚伦·泰勒-约翰逊 饰)的“不容触犯”。其中的恐惧和冲击堪比不久前发生的“面店砍人事件”,全然来自不可预测、不可预防以及完全随机。

这个故事迫使观众重新审视自己。我们都是城市动物,熟知规则。然而一旦置身荒野,法律和正义缺席,失去动物本能的我们该如何应对?

汤姆·福特借这几个世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普遍适用于现代文明社会。

临死前动物的眼神(睡不着夜行动物)(6)

更好的生活和真爱你选哪个?文明和兽性的博弈,秩序和暴力,孰对孰错?孰优孰劣?法律和正义无法两全的时候,谁应该被打破?艺术对生活究竟能有多大的影响?艺术表现的是创作者本人,还是更大的世界?

大概只有最后两个问题,福特的心里有明确的答案。

他用几乎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苏珊在阅读爱德华小说时强烈的情绪波动(看起来像是很久没读过小说的样子)。书中有个我,我待他/她如我。

一件艺术品/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观看者能够投入其中的程度。在爱德华的小说中,他的懦弱、悔恨,世界的无序和残暴均以最惨烈的形式呈现。阅读者苏珊完全沉浸其中,十九年后第一次进入爱德华的内心世界。

因此,爱德华创作的这个德州世界不仅是他内心的投射,也包括了苏珊。又因为状况的普遍性,所以将所有观影人囊括其中。

临死前动物的眼神(睡不着夜行动物)(7)

和爱德华的小说一样,福特的这部影片同样是非常私人的作品。作为德州人,他把原著小说里的场景从中西部搬到德州,“因为德州腹地的某些区域真的没有手机信号”。他捕捉到了壮美的晚霞和晨曦,向抽烟很凶、即将死去的彪悍老警察致敬。恶人雷和老警察,构成美国西部的经典组合。

这两个角色生于荒野,身上有全然不同于城市人的气息。尽管一善一恶,但是男性气息爆表。他们对自己有绝对的掌控和行动力,是压抑和空虚的现代城市生活的反面。

这是福特的记忆,也是他对自己常年时尚界生涯和现代文明的反思。

临死前动物的眼神(睡不着夜行动物)(8)

作为时尚大师,他为我们创造了两个难以忘记的场景/角色。它们巧妙地赋予影片不真实感,成为福特提出的上述几个问题之外隐匿的核心。

影片开场,众肥女几乎全裸地在大屏幕上慢舞。她们是美国“垃圾文化”的具化,但是并非全然地丑陋。即使没有“恋肥癖”的人,也会发现她们脂肪的褶皱如此摄人心魄。其魅力在于,丑和美没有绝对的界线。你借以讽刺的东西,也许比你本人更“美”。

影片中的恶人雷是纯粹的恶的化身,身体里除了恶没有其他的了。他没有故事,没有令人同情之处。感谢演员的出色表演,使这个角色成为撒旦的化身,直接穿过理性,触到原始的动物意识。

临死前动物的眼神(睡不着夜行动物)(9)

这两个场景/角色看似是为剧情的存在而存在,细想之下却有更深的涵义。他们的善恶/美丑无法定义,是常态社会外的游离因素。好比一块踏板,让我们得以在离开地面的位置重新看待这个故事,滋味便会有所不同。

所以,尽管《夜行动物》中有众多熟悉元素的影子,它依然称得上独特。还有贡献了精准演技的吉伦哈尔和亚当斯,这两位非常敏感的演员,把自己的敏感发挥得恰到好处。对的演员和对的剧本发生的化学效应当是如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