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问题(四上数学第七单元)
(bluehouse456 全文整理)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问题
(bluehouse456 全文整理)
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认识了条形统计图。
回忆一下,关于条形统计图,你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我知道条形统计图上有横轴、纵轴和直条,可以一个代表一个单位,两个单位。
如果数据大的话,它可以代表多个单位,我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出数量,它很直观,能让人一眼看出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
我还能根据条形图发现数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呢。
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学过的条形统计图的知识继续解决问题。
四一班同学要做一期保护动物的宣传海报。
他们想从这四种动物中选择一种最受欢迎的作为海报封面的标志。
他们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可以对全班进行调查,我们可以让大家投票举手,还可以排队站。
在记录这些数据的时候,我们可以画勾或者画正字。
收集来的数据,我们可以数一数,算一算,填在统计表里,也可以画成统计图,这样就能很清晰的看出哪种小动物投票的最多,最受大家喜欢了。
看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全班调查一下。
这是全班同学的投票结果。
那接下来我们该做些什么?
听听同学们是怎么说的。
我把全班投票的结果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整理。
小东整理的对吗?我们一起来核对一下。
先数一数喜欢小猫的人数,一共18人,和小东整理的一样。
再数一数喜欢小狗的人数。
确实是五人。
再看看喜欢小兔的人数,一共14人,和小东整理的一样。
最后数一数喜欢乌龟的人数,确实是食人。
通过我们逐一的核对,看来小东整理的是对的。
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是怎么想的。
我把全班的投票结果整理在了统计表里,这样看数据会更加清晰。
我想把统计表里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这样更加直观,便于比较。
同学们,请大家打开学习任务单,先把条形图里的纵轴补充完整,再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同学们,你们画完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一开始我是用一格代表一人画的,我发现选择小猫的有18人,根本画不下,于是我又观察了一下数据,五和十都是五的倍数,所以我做了调整,用一格代表五人去画的。这是我画的条形图。
我画之前先数了数纵轴的格子数有十个格,一格代表一人,肯定画不下,所以我是用一格代表两人去画的。这是我画的条形图。
你能看懂小灯画的条形图吗?
谁来说说小东是怎么画的?
我来说说小东画的条形图,每格代表两人,所以纵轴应该是从零一次加二一直到20。
喜欢小猫的有18人,所以应该画九个格。
喜欢小狗的有五人,一格代表两人,半格代表一人,所以五人应该用两个半格代表。
喜欢小兔的有14人,画七个格。
喜欢乌龟的有十人画五个格。
你解释的真清楚,条形图中每格代表多少并不是固定的。
同学们要学会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选择。
通过这幅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我一眼就能看出,全班喜欢小猫的人数最多,因为它的直条最高,其次是小兔和乌龟,喜欢小狗的人数最少。
我发现全班喜欢小猫的人数比喜欢小狗的多13人,18减五等于13,这个差距可真不少啊。
我发现全班喜欢乌龟的人数正好是喜欢小狗人数的两倍。
根据这幅条形统计图,我知道了四一班同学要选保护动物的宣传海报标志,应该选小猫,因为它最受大家欢迎。
那我们就把统计的结果提供给四一班的同学。
相信他们会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同学们,刚才我们经历了一次统计的全过程,想一想你都做了哪些工作?
我们先要收集数据,既可以投票完成,也可以集中表决,画正字。
我们把数据用统计表整理了出来。
为了直观比较,我们把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了条形统计图。
有了条形统计图的帮忙,我们可以很快的做出判断,小猫最受大家喜欢,这样就能给四一班的同学提供建议了。
我们通过投票收集数据统计表和统计图,整理和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最终帮四一班的同学解决了问题。
看来,统计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帮助我们做出决策和判断的。
红星小学的老师正在统计各年级戴金视镜的同学人数。
这是他们调查的结果。
能不能根据这些数据给红星小学的老师和同学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呢?
为了便于比较。
我们可以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学习任务单。
先观察一下这个条形图和我们之前画的条形图有什么不一样。
这是我们学过的横向条形图,横向条形图就是把横轴和纵轴的位置对换了,画图的方法是一样的。这个条形图横轴表示的是人数,纵轴表示的是调查的年级。
所以这个条形图的直条会是横着的。
既然同学们都认识他了,那就开始绘制条形统计图吧。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我先观察了一下数据,发现有些数据还是比较大的,如果用一格代表一人或两人,横轴的格子数肯定不够,所以我是用一格代表五人来画条形图的,横轴从零依次加五零五十十五二十一直到61年级五人就是画一个格,二年级十人画两个格。
三年级15人,画三个格,四年级42人,不太好画,我先把从40到45这个格平均分为五份,两份的这个位置就是42人。五六年级很容易画,五年级画11个格,六年级画12个格。
我也发现了一些数据比较大,所以我用的是每个代表十人,我觉得这样很方便。
同样的数据,每格代表的数量不同,就能画出不同的条形图。
通过这幅条形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我能从条形图中直观的看出,六年级戴近视镜的同学最多,一年级最少。我发现从三年级到四年级带近视镜的人数突然就增多了,从15人增加到了42人。
我发现随着年级升高,戴近视镜的同学越来越多了。
我发现六年级带近视镜的同学是一年级的12倍。60除以五等于12。
对于这种情况,你想给红星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什么建议呢?
我觉得高年级同学的视力现状不太好,我在想这种情况会不会是因为高年级同学年龄大了,忽视了对视力的保护,没有科学用眼造成的,所以我希望他们能够科学用眼,注意书写距离。我觉得高年级同学视力下降,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时间或者用远时间比低年级的时候长了,所以还需要注意劳逸结合。
刚才我们发现了三四年级近视的学生人数增加的比较快,我建议红星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去调查一下原因。
我觉得还要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多吃些对视力有好处的食物。
同学们,你们不仅通过条形图让红星小学的学生意识到了他们的视力正在随年级升高而下降,还为他们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非常了不起。
这是阅览室一个月借阅图书数量的统计图,你能看懂这幅条形统计图吗?
自己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谁来和大家说一说你的发现?
我先观察了这幅条形图的纵轴,它是每个代表100本。从条形统计图中我看出,借阅动漫类的图书最多,有900本,其四是故事书,800本,第三是益智类图书,600本,第四是旅游类图书400本。
借阅最少的是科普类图书,只有200本。我比了比借阅最多的动漫书和借阅最少的科普书,900减200等于700,借阅动漫书的比科普书的多了700本,这差距可真不小。
我发现借阅比较少的科普类和旅游类图书合起来才和益智类图书同样多,200加400等于600。
除了比较谁多谁少,我还可以看出这些数据里藏着倍数关系呢。借阅故事类图书的是旅游类图书的两倍。
同学们从条形图中不仅能看出每一种图书借阅的数量,还能比较图书数量之间的关系。
看到这幅统计图,你想对阅览室李老师说些什么呢?
我想对阅览室老师说,可以多准备一些动漫故事类图书,因为这两类图书借出的本书比较多,可以少信一些旅游类和科普类的图书,因为这两类借出的比较少。
我同意多准备一些动漫故事类的图书,但我想为什么借阅初的科普类图书最少呢?科普类图书在生活中也很重要,多读科普类图书可以增长科学知识呀。
我明白佳佳的想法,既然我们需要多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可以让阅览室老师加大对科普类图书的宣传,向大家推荐有趣的科普读物,相信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同学喜欢上科普类图书。我同意大家的看法。另外,我觉得科普类图书能增长我们的知识,最少的原因可能是图书馆现有的图书内容不够有趣,所以我想建议李老师在购买科普类图书的时候,一定要精心挑选,选择一些内容丰富有趣、版面精致的科普读物。
同学们,你们不仅能从条形统计图中发现有用的信息,还能从不同角度向阅览室老师提出合理的建议。
你们真了不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与同学们合作的很愉快。我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认识的更加清楚了,我能很快的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单位去画条形图。
我学会了从条形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运用恰当的方法分析数据,进而回答问题,做出判断。
我觉得统计非常有用,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能帮助我们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啊。
正像大家所说,其实统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
比如这幅统计图就能告诉我们我国从2012年到2021年各年的粮食产量。
相信同学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粮食产量是在稳步增长的。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结合第二幅统计图不难看出。
虽然我国是第一产粮大国。
但人均粮食产量却并不高。
所以,我们还要节约粮食,做光盘行动的践行者。
再来看看这两幅统计图,它们分别是2015至202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和重污染天数的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稳步增长。
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
这也说明了北京市空气质量正在持续改善中。
垃圾分类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这是某社区九月各类垃圾产量的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社区九月产生的可回收垃圾最多,有害垃圾最少。
坚持垃圾分类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看到这几幅统计图,同学们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了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并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之中。
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都离不开准确的数据分析。
在今后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统计的知识。
希望同学们可以让数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这是课后练习数学书第103页第六题和第七题。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