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的发明以及对人类的意义(感谢伟大的发明家在黑夜给世界带来光明)

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白炽灯),是一种透过通电,利用电阻把幼细的丝线加热至发光的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电灯的发明以及对人类的意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电灯的发明以及对人类的意义(感谢伟大的发明家在黑夜给世界带来光明)

电灯的发明以及对人类的意义

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白炽灯),是一种透过通电,利用电阻把幼细的丝线加热至发光的灯。

电灯泡其准确技术名称为白炽灯,是一种透过通电,利用电阻把幼细丝线(现代通常用钨丝做灯丝)加热至白炽,用来发光的灯。电灯泡外围由玻璃制造,把灯丝保持在真空,或低压的惰性气体之下,作用是防止灯丝在高温之下氧化。

一般认为电灯是由美国人托马斯·爱迪生所发明。但是之前已经有英国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做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碳棒做灯丝,虽然能发光但是光线太过刺眼,而且其寿命非常短。同时另一叫亨利·戈培尔的人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而且可靠的电灯泡,而在爱迪生之前很多其他人亦对电灯的发明作出了不少贡献。1854年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内通电发光。他的发明今天看来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可维持400小时左右,但是并没有即时申请设计专利。

为了能找到适合的灯丝,爱迪生实验了1600多种材料,他用过的材料有:炭丝、白金丝、钌、铬等金属作灯丝,但是都已失败告终。面对各种失败爱迪生已非凡的耐心和毅力继续他的发明,在历经13个月的辛苦以后他终于发现用棉线做灯丝,可以使灯泡持续亮45个小时才被烧断。这一天--1879年10月21日诞生了实用意义上的灯泡。此后爱迪生加足马力继续试验,进一步发现用竹丝做灯丝的效果更好,它可以使灯泡的寿命延长至1200小时。此后人类告别黑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