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月亮有关的三大传说(月亮为何会成为中秋祭拜的神)

跟月亮有关的三大传说(月亮为何会成为中秋祭拜的神)(1)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可谓众说纷纭,但是大家都认可一种说法,那就是与月神崇拜和拜月习俗有关。随着科学的日新月异,人们对月亮的认识逐渐深入,不再相信那些虚幻的神话传说,但与月神崇拜有关的习俗,却流传至今,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一、月神崇拜

早期人类都有对大自然的崇拜,在各种崇拜中,月神崇拜的地位是很高的。月亮的阴晴圆缺等月相变化,在古人看来充满神秘色彩。尤其是月亮由亏到盈,古人就认为月亮有自我更新和死而复生的能力。尤其是每月的一日,古人称为“朔日”,这是月亮的复苏之日。《说文解字》解释“朔”为:“朔,月一日,始苏也对月亮的祭祀包含着对月亮不死的崇拜。

跟月亮有关的三大传说(月亮为何会成为中秋祭拜的神)(2)

同时,月亮还蕴含着古人对生殖能力的期望。在古人看来,月相变化的周期和女子月经的周期是大体一致的。月亮的盈亏变化让先民联想到女子怀孕时肚子日渐膨胀和生育后肚子逐渐恢复的变化。因此古人就将生育与月亮联系起来,认为月亮主生殖。另一个寄托古人生育愿景的是蛙(蟾蜍)崇拜,蛙和蟾蜍繁殖后代的能力极强,因此古人又将月亮和蟾蜍联系在一起。《淮南子》中就记载:“日中有乌而月中有蟾蜍。”

跟月亮有关的三大传说(月亮为何会成为中秋祭拜的神)(3)

月亮上有蟾蜍和奔跑的兔子

在中国古代,月中女神是主婚姻和生殖的神。一直到近代西学传入之前,中国人始终认为人类的诞生都是女娲造人的结果,而女娲就是最早的月神。在出土汉代画像砖上,刻画的女娲形象手中就托着月亮,是太阴之神。中国古代还有认为西王母是月神的说法,《轩辕黄帝传》记载:“时有神西王母,太阴之精,天帝之女”。西王母有不死药,这与月亮不亡的特质是一样的,因此嫦娥在服食不死药之后,也成为月亮上的女神。

跟月亮有关的三大传说(月亮为何会成为中秋祭拜的神)(4)

壁画上的女娲和蟾蜍

二、月亮上的神物

嫦娥是最有名的月神,但是其故事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嫦娥在先秦时期有多种叫法,包括常娥、常羲、常仪和女和等。由于当时不同地区的传说是不一样的,因此没有形成统一的月亮女神观念。

跟月亮有关的三大传说(月亮为何会成为中秋祭拜的神)(5)

嫦娥

我们今天最常提到的月中女神是嫦娥,《山海经》最早记载了嫦娥的事迹,书中写道:“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这说明上古时期就存在帝妃嫦娥的说法。故事中的“浴月”,应当是一种祈子的巫术行为,大概仪式是在满月之夜,找僻静的地方裸体敬沐月光,祈求生子。而嫦娥奔月神话中的奔月,有学者认为最初也是一种祈子仪式,即奔跑跳跃,追逐月亮,努力缩短与月亮之间的距离,以求主生殖的月神赐予自己子嗣。

汉代张衡写的《灵宪》一书记载了我们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弈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姬娥窃之以奔月。”嫦娥奔月的前提是西王母所赐的不死药,这与古人所见的月亮不死的特性有密切联系。

跟月亮有关的三大传说(月亮为何会成为中秋祭拜的神)(6)

神话传说中,月亮上还有桂树,无论吴刚怎么砍伐都不倒。月中有桂树的说法在汉代就已形成,月中的桂树是根据人间的桂树形象塑造的。《说文》写道:“桂,江南木,百药之长。”桂在人间被视作良药,仙界的桂树则被认为是神树,“得食其叶者为玉仙”,因此桂树是不可能被伐倒的。

跟月亮有关的三大传说(月亮为何会成为中秋祭拜的神)(7)

吴刚伐桂

月中还有捣不死药的玉兔。在中国历史早期,因为蟾蜍具有多子的特性,月中的精灵一般是蟾蜍,到了汉代才变成兔子。而转变的原因,闻一多先生认为,蟾蜍最早也叫“顾莵”,因莵与兔同音,丑陋的蟾蜍就逐渐被可爱的兔子取代。

跟月亮有关的三大传说(月亮为何会成为中秋祭拜的神)(8)

玉兔捣药 漫画

三、中国古代的拜月仪式

古人因为祈求生育,而进行拜月仪式。拜月仪式的时机十分重要,古人认为应该在八月十五之夜进行。因为根据历法,这一天是阴阳会合之时,《周礼》记载:“中春,昼击土鼓,吹幽诗,以迎暑(阳);中秋,夜迎寒(阴),亦如之。”八月十五这天,是一月之中月亮由盈到亏的一天,也是一年中由阳到阴转变的大好时机。因此古人一般会选择在这一天举行最隆重的祭月典礼。而且中秋时节正好是农作物丰收的时节,所以中秋祭月还有感谢月神赐予丰收的意味。

跟月亮有关的三大传说(月亮为何会成为中秋祭拜的神)(9)

中秋拜月

由原始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和国家,拜月仪式也随之发展为一个重要的祭典。先秦时期祭月的规格是很高的,只有天子才能主持这一活动。根据《周礼》,中国古代天子的祭祀分为祭、祀、享,最高的是祀天,而祀天中,最顶级的祭祀是对天帝的祭祀,次一级别的就是对日月星辰的祭祀。在每年的中秋时节,皇帝都会举行盛大的祀月典礼,以表达对月神的酬谢。

到了魏晋时期,随着天文知识的进步和时代文化的变化,月亮的神圣性没那么强了,人们对月亮不再是绝对的崇敬。文人群体开始出现了赏月、玩月的风尚。到了唐代,这一风尚更是蔓延开来,许多诗人开始吟咏月亮。到了宋代,随着世俗文化的发展,中秋赏月更是成为平民百姓津津乐道的事情。而今天中秋体现的最重要的“团圆观念”,起源则相对较晚,到了唐宋时期才逐渐成型。

跟月亮有关的三大传说(月亮为何会成为中秋祭拜的神)(10)

四、中秋节遗留的拜月习俗

唐宋时期的中秋节,民间有“拜月”的习俗。尤其在南宋时期,临安城的拜月习俗十分盛行。当时男子拜月是祈愿科举取得好成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子则是祈愿美丽的容貌和美满的婚姻,“貌似嫦娥,圆如皓月”。苏轼记载拜月时穿素色的衣服,然后焚香,行叩拜之礼。明清以后,拜月习俗中出现了烧月光纸的习俗。月光纸“绘满月像,跌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花下月轮桂殿,有兔柞而人立,捣药臼中”。这是月亮祭祀与佛教中的月光菩萨结合而生的产物。

跟月亮有关的三大传说(月亮为何会成为中秋祭拜的神)(11)

《知否》宋代女子拜月

月亮崇拜蕴含着对生命繁衍的追求,因此逐渐发展出中秋对月求子的习俗。中秋“照月得子”的习俗,解放后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尤其苏杭地区有“走月亮”习俗,中秋之夜,妇女们盛装打扮,集体逛街或者月下玩耍,直到深夜才归,便是祈求能够生子。每到中秋这天,西湖便有很多祈子的妇女,“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湖南湘潭有首民谣也反映了这个习俗:“八月十五游宝塔,带起香烛敬菩萨。老人家青头发,后生子有财发,堂客们生个胖娃娃,满妹子对个好人家。”

跟月亮有关的三大传说(月亮为何会成为中秋祭拜的神)(12)

月夜散步

文史君说

中秋节的起源与中国古人的月神崇拜有密切的联系。人类对月亮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人类对月亮充满了敬畏,根据月亮的月相变化和循环不死的特质,构想出掌管人间繁殖的月神形象,人们通过祭祀月神来表达多子的美好愿望。但随着科学知识的进步,人们对月亮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当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使人类对月亮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宣告神话时代已经过去。但人类早期社会的月神崇拜逐渐演化出的中秋拜月和中秋求子习俗,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阳光宁、何根海:《嫦娥奔月与祈生巫仪——兼论中秋节俗的原始文化意涵》,《池州师专学报》2000 年第1期。

谢婉若:《古代月神话与月崇拜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