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清事物虚实(处处均有一虚实)

什么叫虚?虚就是灵活、松软的意思。什么叫实?实就是紧张、坚实的意思。在一定意义上讲,虚是松,实是紧。虚实在太极拳运动中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在运动中,总是某一群肌肉收缩,另一群肌肉同时放松,缺少那一个对立面也不能完成运动。所以,在太极拳运动中无论上肢、下肢、躯干以及身体各部都存在有虚实,“处处均有一虚实”也就是这个意思。

如何分清事物虚实(处处均有一虚实)(1)

以下肢为例,左腿负担全身的重量或大部体重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若把全身重量或大部体重移在右腿上,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譬如“单鞭”中的弓步,主要由左腿来负荷体重,因此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两手的虚实,意念着重于右手,则右手为实,左手为虚;意念着重于左手,则左手为实,右手为虚。仍以“单鞭”为例,左手为实,右手为虚,因为这时意念着重在左手,这是初步分清虚实。就整个左手来说,也要分虚实,左掌外侧为实,这是第二步分清虚实。所以,就整个单鞭动作来说,左右手和左右腿有虚实之分,左手又分虚实,这实际上也说明“处处均有一虚实”。

在人体各部虚实的存在,按位置来说是不固定的,按时间来说是短暂的,它随拳术姿势的变化而变化。要想虚实灵变,动转自如,就要进一步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也就是要求在虚实动作中肌肉的张弛有意识地留有少许伸缩的弹性,以便关节肌肉伸缩转化。有人提出:“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站煞”等等也就是这个意思。

对实的用劲要注意分寸,不是滞涩的,也不是僵硬不灵的。以“单鞭”为例,左手为实,右手为虚。所谓实中有虚,就是注意力重点集中左手,不该用力处都要放松。右手为虚,但也要意念贯注其中,亦即拥劲不丢,这就是虚中有实,是为了平衡重心,并使左手发力更足。

如何分清事物虚实(处处均有一虚实)(2)

从生理学来看,如果肌肉长时间紧张收缩,一方面会使生化过程容易发生阻碍,较快疲劳,另一方面神经系统长时间兴奋,得不到休息,容易产生保护性抑制,降低肌肉工作能力。所以做动作时肌肉应当协调地进行工作,紧张与放松交替,也就是虚实要时刻变换,这样不仅可以训练中枢神经和身体的机能,而且在有节奏的周期性工作中,肌肉紧张与放松交替,还有助于恢复肌肉工作能力,使肌肉得到一种特殊“休息”。这对血液循环也很有好处:肌肉放松时,血液就便于流入肌肉,肌肉紧张时,血液便积极沿静脉被输向心脏。

在虚实变换中要特别注意使不参与工作的肌肉及时放松,这对改进技术起很大作用,对很多方面都有好处。肌肉在不工作时放松,能减少机体的生理负担。对抗肌在其拉紧时主动放松,对动作的制动作用就较小,能节省承担克服工作的肌肉的主动力。同时,对抗肌放松还可使关节有较大的灵活性,对发展关节的柔韧性颇有好处。

太极拳对协调性的要求是很高的。只有当肌肉没有多余的紧张时,动作才会完成得轻松自如,柔和连贯。若肌肉参与工作不及时或对抗肌放松较迟,则动作便做得拘束、生硬,不仅影响肌肉的工作能力,而且对动作的准确性也有影响。

如何分清事物虚实(处处均有一虚实)(3)

在推手时,全凭精神贯注,虚实变化得巧。虚实在推手中表现为一守一攻或一空一实。这里所说的空,是指我以虚迎对方的实,使之发力落空,也就是“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香”的意思。推手中不仅自己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还要掌握对方虚实的情况,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综上所述,一个人要想把虚实运用到太极拳的推手和每个姿势的动作中去,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练习方能较好地掌握和运用。

(一)在每一动作中,首先分清下肢虚实。在变换虚实中,经常把体重放在一腿上,这也是逐渐增强下肢力量的一个好方法。

(二)迈步不可过远、过大。如果两脚距离过远,则换步不灵,虚实不易变化。

(三)身躯中正不偏,学会用意不用力,一足落地踏稳再迈另一步。

(四)在体力和时间允许时,多练推手,可细心地进一步体会动作虚实变化及其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