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对何冰老师的评价(何冰大学毕业后的经历)

这几天,人们的社交平台被一段名为《后浪》的宣传片刷屏了。

在这段献给青年人的视频中,何冰用极富感染力的声音和深情的演讲内容戳中了每个人。

年轻人对何冰老师的评价(何冰大学毕业后的经历)(1)

在被《后浪》感动的同时,也是时候了解一下何冰了。

在许多人的人印象中,何冰演技好,是属于老戏骨那一行列的,但是又似乎没有像陈宝国、陈道明那样的知名度。

年轻人对何冰老师的评价(何冰大学毕业后的经历)(2)

究其原因,大概是何冰一直都在出演各种小人物。《空镜子》中心胸狭隘的翟志刚;《浪漫的事》里整天都在幻想发财的“吴德利”,以及《情满四合院》中大龄未婚的食堂师傅“傻柱”。

偶尔在《大宋提刑官》中过了把“官瘾”,在开局阶段还因为扮相等问题被观众打了差评,直到后半段才风评转向。

年轻人对何冰老师的评价(何冰大学毕业后的经历)(3)

那么为何何冰乐此不彼的演着小人物,甚至成名后也愿意出演配角呢?这和他大学刚毕业时的经历密不可分。

何冰23岁时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当时他们班上一共有10名同学被分配到了“北京人艺”,其中就包括已经小有名气的徐帆、胡军、陈小艺。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中国第一所艺术院团,也是最负盛名的专业话剧院,能够在这里上班,何冰很满意。

年轻人对何冰老师的评价(何冰大学毕业后的经历)(4)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自以为是中戏高材生的何冰,到了人艺后发现,这是演员的幸运,也是演员的悲哀。

幸运的是你占据了中国话剧最好的平台,悲哀的是你身边到处是人才,别说当主演了,露脸的机会都很少。

从1991年毕业到1995年长达4年的时间里,何冰始终跑龙套,他参与最多的角色,是话剧《李白》中的一个路人甲,台词只有一个字,只需要拖着长腔喊一声“报”。

年轻人对何冰老师的评价(何冰大学毕业后的经历)(5)

在接受采访时,何冰就这样形容自己刚到人艺时的感受:“对于演员来说谋生的手段很多,我当时其实什么都想干,但所有的门都对我关着,就像乘公交车,我刚从前门进来,发现车上所有的拉手都有人了,座位上也都有人,没一个人打算起来。”

虽然感觉前途渺茫,但是何冰内心却告诉自己一定会成功。

在没有戏剧可以出演的日子,他尝试从书本中汲取力量,一本小说都能看到凌晨,并且认真观摩人艺的其他话剧,学习最正确的表演观念和舞台技巧。

年轻人对何冰老师的评价(何冰大学毕业后的经历)(6)

何冰说“孤独、郁闷带给一个男孩子的,如果不是堕落的话,极有可能就是力量”,有些离群索居的何冰,在大学毕业后,又踏踏实实地学习了4年,这段沉默的日子,让他终身受益。

果不其然,后来一部话剧《鸟人》让他得到了不少奖项,而1999年的《雨过天晴》更让他荣膺中国戏剧梅花奖,在2004年凭借《赵氏孤儿》二度摘梅,并在同年获得了中国话剧金狮奖。

年轻人对何冰老师的评价(何冰大学毕业后的经历)(7)

除了话剧,何冰在影视剧表演上也大放异彩。

1997年,何冰出演了电影《甲方乙方》,娴熟、扎实的演技让许多圈内人士开始注意到他。之后《我这一辈子》《空镜子》等多部好剧的热播,奠定了他在影视剧行业的地位。

对于表演,何冰说“没有好戏,就没有你表现的机会,然后你很快就会淡出观众视线,好在我是个任何角色都能接受的人,即使现在我也不会拒绝配角。”

年轻人对何冰老师的评价(何冰大学毕业后的经历)(8)

从天之骄子的中戏高材生,到人艺话剧团中不显山不露水的小龙套,最后成为影视圈有口皆碑的好演员。人生的落差练就了他的平和与坚强,并助力他的成长与成功。

人生一帆风顺固然好,但何冰这种带着挫折的人生,对于青年人,更值得借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