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知县民间故事(淮阳乡土故事石牛台)

安营店位于淮阳东南。安营店村青石上卧着一头石牛,石牛旁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位叫辛良的人。三十岁上,辛良才成了个家,五十岁还没儿女,六十岁那年才拣了个孤儿。三人三姓,二亩泡沙地上相依为命。地虽只有二亩,因为没牛没驴没犁耙,每逢耕种季节,辛良和妻子孩子一家三口,只得靠铁锨挖地。老的咳嗽发喘,小的没有力气,眼看下种节气已到,二亩地才刨了个角儿。辛良老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打转。

广水知县民间故事(淮阳乡土故事石牛台)(1)

月亮升起来了,辛良老汉还没回家。孩子叫了三遍回家吃饭,他才没精打采地回到村上。走到石牛台边,辛良老汉累得再也走不动了。他放下铁锨,倚着石牛,止不住仰天长叹道:“唉,石牛啊,要是你能帮我犁耙地多好,穷苦人再也不作难了。”

辛良老汉歇了会儿,扛起铁锨,慢慢回家去了。

第一天,公鸡刚打鸣儿,辛良老汉趁着月亮头又来刨地了。他抬头一看,愣住了,二田地犁耙得平平展展。辛良老汉喜得像个孩子一样又跳又蹦地回了村里,走到石牛台附近,透过月光,他看见石牛汗水淋淋的卧在那儿慢慢地倒沫。辛良老汉明白了,是石牛替他犁的地!辛良老汉几步奔到石牛面前跪下了,连磕了三个响头,说:“石牛,谢谢你了,太谢谢你了…”

广水知县民间故事(淮阳乡土故事石牛台)(2)

辛良老汉心疼石牛替他出了大力,累成这个样子,忙伸出双手轻轻抚摸着石牛。这时候,他发现石牛依然跟先前一模一样,凉凉的,硬硬的。辛良老汉喜不自禁,唱着小曲儿回到了家。他附耳告诉了老伴和儿子,全家人都换上了笑脸。老汉今天就能下种了。

辛良老汉是个老实人,人家问他,谁帮他犁耙了地。他悄声对人家说:“石牛!”

石牛能帮穷人犁耙地的消息,一时风传开来,马上遍及四乡。不少像辛良老汉的困难人家,头天晚上央求石牛,第二天早上田地果然被收拾得一停二当。在穷人眼里石牛是一头神牛。谁帮了穷人的忙,穷人就服谁,谁就是穷人头上的神。那些受了石牛恩惠的人,那些想叫石牛帮忙的人,在初一十五日,像供祭人祖那样焚裱、敬香、上供果,祈求石牛帮助穷人,为天下行善。

安营店的大财主安千年听说了,专程要辛良老汉到他府上要他叙说一遍。辛良老汉为人实在,不知藏着掖着,全都如实说了。安千年虽有骡马成群,也幻想石牛耕地。于是,他学着辛良老汉子央求石牛,并许下大愿,然后高高兴兴地回家等待去了。

广水知县民间故事(淮阳乡土故事石牛台)(3)

第二天一大早,安干年到地里一转,鼻子都气歪了。秋田一遭没动,倒把长得青葱葱的麦子一下子犁了五亩多。这还了得,但他派家丁抓回了辛良老汉,说欺骗了他,把辛良老汉吊在一棵大树上,活活给打死了。这还不罢休,如狼似虎的家丁举起油锤恨不得一下子把石牛砸个粉碎。但是,不论家丁怎么凶,砸得多么狠,那石牛就像一块铁,除了飞溅的火星以外,连个石渣儿也没落下!老财主想自己动手,可他已六十开外了,连那油锤也扛不动。老财主吃了这亏,气又没出,坐上车,到县衙找他当知县的大舅子去了。知县有个大力士,外号“力盖天”,是名扬四府的大力士。大舅子听了,立即派力盖天随老财主来到了石牛旁。力盖天见了石牛,呵呵冷笑三声,二话没说,举起二百斤重的大油锤,劈头盖脸朝石牛砸去。锤落声起,天上响起了惊天动地的怒雷,地上刮起了飞沙走石的狂风,石牛在一道金光里飞去。老财主连同那大舅子的卫士一同被扔上了天空,待落到地上的时候,各各摔得粉身碎骨,脑浆进裂!

从此以后,穷人日思夜盼的石牛不见了,只剩下一个方方正正的高台。人们把安营店改叫石牛台,寄托对石牛的怀念。

广水知县民间故事(淮阳乡土故事石牛台)(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