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格物致知(解读王阳明传习录254节)

王阳明与格物致知(解读王阳明传习录254节)(1)

原文:

先生曰:“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①’,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大学》之所谓‘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要修这个身,身上如何用得工夫?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然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体上何处用得功?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着力也。心之发动不能无不善,故须就此处着力,便是在诚意。如一念发在好善上,便实实落落去好善;一念发在恶恶上,便实实落落去恶恶。意之所发,既无不诚,则其本体如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诚意。工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

然诚意之本,又在于致知也。所谓‘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处。然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不去做。则这个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吾心良知既不得扩充到底,则善虽知好,不能着实好了,恶虽知恶,不能着实恶了,如何得意诚?故致知者,意诚之本也。然亦不是悬空的致知,致知在实事上格。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去恶,固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为善,则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也。如此,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而意之所发,好善去恶,无有不诚矣。诚意工夫实下手处在格物也。若如此格物,人人便做得。‘人皆可以为尧舜②’,正在此也。”

词语解释:

①“一草一木亦皆有理”句:语出《河南程氏遗书》,程颐语。

②人皆可以为尧舜:语出《孟子.告子下》。

译文:

阳明先生说:“先前的儒家学者(指程朱)解释‘格物’为格尽天下之物的意思。天下之物又如何去格呢?并且说‘一草一木亦皆有理’,现在如何去格(草木的理)?纵然能格草木,又怎么能返回来‘诚’自己的意呢?我将‘格’解释为‘正’的意思,‘物’解释为‘事’的意思。《大学》中所说的‘身’,就是指耳、眼、口、鼻、四肢。想要修身,就是要眼睛‘非礼勿视’,耳朵‘非礼勿听’,嘴巴‘非礼勿言’,手足四肢‘非礼勿动’,要修这个身,身上又如何下得去功夫呢?心是身的主宰,眼睛虽然能看,但是指挥眼睛看的是心;耳朵虽然能听,但是指挥耳朵听的是心;嘴巴和手足四肢虽然能说话和行动,而指挥说话和行动的是心。因此想要修身,先要理会自己的心体,常让自己的心体廓然大公,没有一点儿‘不正’的地方。只要主宰一正,就能开窍在眼睛上,自然没有非礼的视;开窍在耳朵上,自然没有非礼的听;开窍在嘴巴和四肢上,自然没有非礼的语言和行动。这就是为什么说修身在于正其心。但是至善是心的本体,心的本体哪有不善的呢?现在想要正心,本体上又有什么地方可以下功夫呢?必须就心的发动处才可以用上力气啊!心的发动处不可能没有‘不善’,所以就在(‘不善’之意升起的地方)下力气,(这)就是在做‘诚意’(的功夫)。如果一个念头升起落在了喜好‘善’上,就踏踏实实地去(履行)喜好‘善’(这个念头上);一个念头升起落在了厌恶‘恶’上,就踏踏时时地去(履行)厌恶‘恶’(这个念头上)。意所生发的地方,既然没有不诚,那么其本体怎么会有不正呢?所以说想要‘正心’,就要做到‘诚意’,功夫用到诚意上,才有实际的着手处,但是诚意的根本,又在于‘致知’。就是所说的‘人虽不知而己所独知’。这就是我心里良知(所在)之处。但是,‘知道’了善,却不能依着自己的良知去做;知道了不善,却不能依着自己的良知,不去做(克治‘恶念’的功夫)。那么这个良知就被蒙蔽了,就是不能‘致知’了。我心中的良知既然得不到扩充到底(的落实),那么心中虽然知道喜好‘善’,却不能切实地去喜好;虽然知道厌恶‘恶’,却不能切实地去厌恶‘恶’。如何能做到意诚呢?所以说‘致知’是做到意诚的根本。但也不是凭空地去‘致知’,‘致知’要在实事上做(具体的)‘格物’功夫。比如意在为善上,就在(意念所在的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除恶上,就在(意念所在的这件事上)不去为恶。去除恶,固然是‘格’不正的念头以令其归于正;为善,则是指不善的归之于正,也是将不正的‘格’为正。这样一来,则我心中的良知就没有私欲蒙蔽了,得以将良知扩充到极点,然后意所生发的地方,喜好善去除恶,就没有不诚了。诚意功夫的实际下手处在于‘格物’。如果这样去格物,就会人人都能做得来,(《孟子》中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原因正在这里。”

解读:

这段其实没有说什么新东西,全部可以在《传习录》前文找到与之对应的内容,只不过阳明先生这里的论述更细致更系统。读此段,给人一种寒冬腊月穿一身贴身棉袄出门之感,倍感切实贴心。

不再全段解读,挑选该段最对世人病症之句加以解释,阳明说“则善虽知好,不能着实好了,恶虽知恶,不能着实恶了,如何得意诚?”我看电视新闻中关于政府部门会议的报道时,曾经特意留心,发现“狠抓落实”这四个字的出现频率非常之高,几乎可以和“重要会议”这四个字像媲美,但是这四个字必须反着来看,我们的领导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狠抓落实”,原因就在于实际工作中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再司空见惯不过了。政府制定一项法令,一套章程,其初衷往往是好的,但是一旦到了具体的实施阶段,其中的各种“肠梗堵”情况就会层出不穷,所以,仅仅停留于纸面的空文在我们这个时代就屡见不鲜。

人们常说,军队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机构,军队的效率之高,就在于他的执行力,军令如山的特征令军队的行事容不得半点苟且拖延。所以,当代许多有作为的大企业家,大多有过从军的背景,并不是说他们的良知就比别人强大多少,而是这些人将良知落实下去的能力比普通人强大太多,而落实良知在阳明先生这里的表述就是脍炙人口的“致良知”三个字。

三国时期,刘表的处事方式是古人中不能“狠抓落实”的一个反面教材,徐庶在品评刘表的领导才能时,很著名的评语是“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用阳明先生这里的观点来点评,就是典型的知行分离,喜欢有才能的人,也确实欣赏这些人,但是就是不能重用,厌恶恶人小人,也确实讨厌这些人,但是就不能去除。刘表这个性格缺陷,导致他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只能扮演一个“徒有其表(曹操评刘表语)”的跑龙套角色,最后导致富庶的荆州在其死后落入他人之手。

阳明这段所说,基本上囊括了他学说的全部精义,可以看出,先生的学说仅仅从理解的层面来看,即便目不识丁之人,也可以完全领会,但是尽管如此,其学依然无法发扬光大,只是因为世人的毛病其实和刘表是一样的,那就是“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刘表之病,不是他一人之病,是古今天下人之通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