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婴幼儿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儿较为常见的佝偻病)

文/奶爸修炼记

在儿科门诊中,经常见到患上佝偻病的孩子。然而家长满腹狐疑,怎么也不相信孩子患上佝偻病,他们经常会急迫地辩解说,他们一直坚持给孩子补充钙片和鱼肝油,而且是最好的和最资的,为啥还会得佝偻病呢?

佝偻病称“软骨病”,是婴幼儿期常见一种营养缺乏病。是因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改变。维生素D缺乏是因,没有维生素D,钙不会被完全吸收,所以缺钙的表现是果。因此,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见于3岁以下儿童。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补钙,就不会得佝偻病,这是不对的。引起佝偻病的原因有以下5种:

(1)日光照射不足:

导致婴幼儿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儿较为常见的佝偻病)(1)

人体通过晒太阳,皮肤可以合成维生素D可是目前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空气污染均可阻挡日光照射;婴幼儿因年龄小,活动范围多以室内为主,缺乏户外活动,尤其是深秋、严冬、初春,气温低,日照时间较短、紫外线较弱,接受日照的机会少这样一来,内源性维生素D的产生减少,因而易患佝偻病。

(2)饮食结构不合理:

导致婴幼儿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儿较为常见的佝偻病)(2)

天然食物包括人乳,含维生素D少,不能满足孩子对维生素D的需要。现在许多家长缺乏合理喂养孩子的相关知识,不重视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的重要性,同时养成孩子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或饮食品种单一,因而导致维生素D摄入不足。

(3)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

导致婴幼儿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儿较为常见的佝偻病)(3)

骨头的生长速度与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成正比,要儿的生长速度快,维生素D需要量大,佝偻病的发生率也最高。2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且户外活动增多,佝偻病的发病明显减少,早产儿因生长速度较足月儿快且体内钙储备不足,故最易发生佝偻病。

(4)疾病影响:

导致婴幼儿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儿较为常见的佝偻病)(4)

胃肠道或肝脏疾病影响维生素D及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如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管闭锁或狭窄、胰腺炎、慢性腹泻等,可因维生素D和或钙、磷吸收障碍而患佝偻病。

(5)其他因素:

导致婴幼儿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儿较为常见的佝偻病)(5)

如肝、肾严重损害可导致维生素D转化障碍;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等可干扰维生素D代谢;服用激素能对抗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以上均能导致佝偻病。宝宝佝偻病早期表现以精神改变为主,如烦躁哭闹、睡眠不安、夜啼、委靡,对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以及稍微活动就出大汗,由于酸性汗液刺激皮肤,造成宝宝头部来回摆动,摩擦头后部,日久后在头后部形成一圈脱发,医学上叫“枕秃”。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骨骼的改变,如3~6个月的宝宝可出现“颅骨软化”,用手轻按他的头骨,可有乒乓球样感觉;8~9个月的宝宝会出现方形头,囟门闭合晚,出牙亦较迟,严重时,胸骨向前突起或内陷而形成“鸡胸”或“漏斗胸”,走路后容易形成“X”或“O”形腿等。得了佝偻病应该找儿科医生治疗。然而平时应注意预防。提倡母乳喂养,并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及钙、磷比例适当的辅食。多晒太阳,多做户外活动。宝宝生后半个月就应该开始给予预防剂量的维生素D

孩子多汗是不是佝偻病

导致婴幼儿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儿较为常见的佝偻病)(6)

佝偻病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多汗,但是谁家的孩子不多汗呢?实际上正常儿童出汗就比成人多。儿童多汗有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这样一来,许多家长常常对多汗把握不准,孩子一般还是生理性多汗较多见。刚出生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因汗腺发育尚未完善,生后几周或几个月之内极少出汗。稍大的婴儿管理出汗的神经(交感神经)兴奋性强,汗腺也逐步发育完善,同时新陈代谢旺盛,皮胀毛细血管分布较多、含水量也较多,所以出汗量常比成人多。还有些孩子,白天活动量大,产热多,身体来不及把热量发散出去,人睡后便通过出汗发散体内多余的热量,所以晚上刚入睡时特别爱出汗。但入睡后1~2小时就逐渐消失了。孩子除了汗多,精神和食欲正常,无其他不适,这种多汗属生理多汗,不需治疗。如果没有任何引起多汗的环境因素(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盖过多等)的影响,孩子刚入睡时出很多汗,吃饭哭闹时也特别爱出汗,同时伴有爱发脾气、烦躁不安、夜间爱惊醒和哭闹,不但前半夜汗多,而且后半夜甚至天亮前汗也多,出汗部位以胸背部为主,同时还有低热、轻咳、无力、食欲不振等现象,这些都是病理性多汗的表现,应去看医生。

小孩子为什么容易缺钙

导致婴幼儿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儿较为常见的佝偻病)(7)

小孩子正处于快速的长身体时期,真可谓骨头肉一块长,年龄越小长得越快,长得越快越容易缺乏“人体建筑材料”。钙是最容易缺乏的紧缺材料,因为人类的食物中含钙很少,含钙多的食物,人类无法享用,如骨头、贝壳。即使经常煮骨头汤喝,也难以满足人体需要的钙。另外,即使吃下去点钙,肠道也不容易吸收入血,因为肠道要吸收钙,必须得有维生素D的参与才行,然而小儿又经常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从何而来?答案是从皮肤而来。皮肤是合成制造维生素D的场所,皮肤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才能制造维生素D。然而在寒冷的冬天,光照不足,孩子照不到太阳;在炎热的夏天,父母又怕孩子晒黑,不敢照太阳。所以,皮肤见不到阳光,就造不出维生素D,即使食物中不缺钙,吃下去钙的也不能被吸收。由此推论:要想孩子不缺钙,主要是多晒太阳或者补充维生素D,可以口服浓鱼肝油滴剂,也可以肌内注射维生素针,剂量有预防量、治疗量两种,应该请教儿科医生。给孩子晒太阳,应该让孩子脸背向太阳,晒晒孩子的背部、臀部四肢。

枕秃是不是佝偻病

导致婴幼儿佝偻病最主要的原因(幼儿较为常见的佝偻病)(8)

经常有家长提出问题:我的孩子后脑勺一圈没有头发(医学术语叫枕秃),是不是缺钙(佝偻病的俗称)?我们说枕秃是佝偻病的症状之一,但有枕秃的孩子,不一定就是患了佝偻病佝偻病多发生于2岁前的孩子,其症状主要有神经精神和骨骼两方面的变化。患病早期骨骼变化不明显,仅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如不活泼、爱发脾气、磨人、睡眠不安、易惊醒、与环境因素无关的多汗、在多汗的基础上出现枕秃,然后逐渐出现骨骼症状,如头部有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闭合晚(正常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等;胸部可见肋骨串珠、郝氏沟、鸡胸;下肢可见罗圈腿(O形腿)、X形腿等;脊柱会出现后弯、侧弯等。患佝偻病的孩子出汗多、头皮痒,所以经常摇头,就会把枕部头发磨掉而发生枕秃;然而不洗头、头皮痒的孩子也摇头,也会出现枕秃。另个,几个月的孩子小腿常有些弯曲,这是由于胎儿期在子宫内的体位造成的,叫生理性弯曲。所以奉劝家长,不要看到孩子有某些症状,就轻易认为是佝偻病,随便用药,自己感到孩子像患佝偻病时,一定到医院请医生诊断确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