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迎香穴位位置图(按摩迎香穴位的作用)

内迎香穴位位置图(按摩迎香穴位的作用)(1)

按摩迎香穴位的作用

腧穴释义:此穴在鼻旁,因能主治“鼻鼽不利,窒洞气塞”,鼻塞不闻香臭,故名。

腧穴定位:简便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

解剖定位:在上唇方肌中,深部为梨状孔的边缘;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功能主治: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经分布,故不宜自行针灸。

功效机制:疏散风热,通利鼻窍 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鼻旁,脉气直通鼻窍,故通经活络、通利鼻窍之作用甚强,是治疗各种鼻子疾患的要穴;此穴为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可通调两经经气,疏泻两经风热,故通利鼻窍、疏面齿风邪的作用较强,是治疗各种颜面疾患的要穴。

主治病症:鼻寒,鼻衄,鼻息肉,多涕,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面痛,唇肿,面部如蚁走感,丹毒,荨麻疹等;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面神经麻痹,面痒,面肿,胆道蛔虫症,便秘等。

按摩: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等。

保健养生:伤风引起的流鼻涕、鼻塞,或者过敏性鼻炎,按摩迎香至发热,能立即缓解症状。经常用食指指腹垂直按压迎香,每次1-3分钟,能使鼻子保持舒畅,对肺部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预防肺病;经常按摩迎香可以祛头面之风,散巅顶之寒,从而增强抵抗病菌的能力。经常揉搓迎香穴可以促进鼻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气血畅通,外邪不容易侵入体内,对抗病菌侵入,以达到预防和消除感冒。

刺法:向内上平刺0.5~1.0寸,透鼻通穴;向外上平刺1.0~1.5寸,透四白穴,治胆道蛔虫症。局部酸胀,可扩散至鼻部,有时有眼泪流出。

灸法:此穴禁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