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项羽墓在什么地方 西楚霸王项羽出生地下相古城到底在哪里
题要:历史上所有地理专著都记载下相古城在宿迁古城西北七十里。
目前市内所谓专家认定的古城村就是下相城不符合史籍记载
历代府州县地方志基本都认定下相古城在现在皂河镇区域内
(作者:王晓风)作为宿迁人,尤其是读过几天书的宿迁人,都知道太史公司马迁写过一篇记载和赞美我们宿迁同乡项羽丰功伟绩的文章,叫《项羽本纪》,在这篇光辉著作中,开篇的第一句就是:“项籍者,下相人也。”同时代的班固所著《汉书》中也有一篇同题材的作文,文中也旗帜鲜明地表示:项羽的的确确就是下相人。因此,很是见到几个宿迁的文化人将自己的书画章或闲章刻上“下相人也”四字,以示对于这位宿迁的杰出人物的崇敬之意。
那么下相在哪里?
有关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在宿迁有文史界有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摆在那里,那就是现在的宿迁城。但是我说:那绝对不是项羽生长时代的下相城,因此,现在的项王故里也就不是项羽真正的故居,应该说名曰“项王故里”四字没有太大的毛病,故里指的是宿迁全境,而故居则就具体到某个房屋宅基地精确位置。因此古人在建造项王故里的时候,就已经将这个问题留有充分的余地。只是将其当做纪念性建筑。
正如现在淮安这一地名一样,翻来覆去让人头晕,如果不是老淮阴人,你现在还能说清淮阴县与古淮阴、淮阴区;老淮安市和新淮安市,楚州区和淮安县的关系?《江南通志》里所说“县西七里有下相社”,就好像我站在宿城区政府广场告诉你,广场上两个小水塘子一个叫骆马湖、一个叫洪泽湖一样,你能据此认定洪泽湖与宿城区的实际距离?
自春秋战国以来,宿迁境内遗存各类县郡、城池遗迹众多,宿迁范围内的行政区划频频变换, 明代兴起的五乡十八社是在明代宿迁县城大搬迁后,县治相对固定才划分定名的,尤其是历经宋金战争时期,宿迁一带区划不断变化,紧接着又历经异族统治,元帝国不断调整区划,可以说,明朝时期的地名基本上都是抹去原来所有痕迹,重新划分的。所以明代下相社地名不足为据。
你可能觉得明代最起码离秦代近一些,所以明代下相社就是下相城似乎也有可能,但我告诉你:就在这本明万历《宿迁县志》中,就已经明确否定了古城是下相城的可能性。
明县志《古迹》篇云:“古城,在运河西三里,相传项羽所筑。(明代宿迁运河即指黄河河道,笔者注)”。
这些记载和《宿迁文史资料》一文中引用的论据是相符的,这恰恰就是我认为他们最为搞笑的一点,诸位试想一下:既然是项羽所筑,怎么可能是项羽的出生地?
而府志中的记载更加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期的《淮安府志》中卷三《建置。古迹》记载:“宿迁古城,去治西五里,相传项羽所筑,元末倾颓,唯余基址。”
因为这个古城在元末才坍塌,故在明代编纂志书的时候,这些作者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城的地面建筑的基础部分,可以说,在当时,考证这个古城的由来,就好像我们现在整理解放战争时期宿北大战的战场资料一样,是应当非常容易的,尤为如此,他们才不敢轻易断言,才不敢像现在的所谓专家教授们胡说八道,因为这太容易戳穿了。
有关上古城的来历,笔者从临近府县的志书上看到一些说法,与我们的专家说法迥异。比如光绪《睢宁县志》卷七古迹志中记载:“据《金史。地理志》言:睢宁于兴定二年四月(宋高宗绍兴十一年,笔者注),以宿迁县之古城置”,这就是说,在南宋和辽金交战之时,宿迁所谓的上古城是睢宁的县城。而且从此后睢宁的县名就固定下来了。这是写进金代历史里面的,故而《睢宁县志》据此说:“《后汉书注》《寰宇记》谓在下邳东南,恰合通志言,即县治亦必,由此推之,通志说是”
所以据推断,当时作为境内宿儒名仕的志书作者们,肯定知道这个古城的来历一定比下相城的时期晚,因此就是作为项羽所筑这一点,也只是模糊不清地记载“相传为项羽所筑”。并无任何历史资料支撑。假如有一丝可能是项羽出生的下相城,我想他们不会置之不理的。
所以从“宿迁城西七里有下相社”这一明代的资料记载,阐发出下相社就是下相古城的这一说法,纯属是对于历史典籍的误读。
当然,我们不能说《宿迁文史资料》的这段文字完全都是搞笑,因为,该文同时还告诉我们,有关下相城的具体方位自古就有争论。
我们还是翻开历史书籍,自己来看看古人究竟是如何记载有关下相城的位置的吧
在地理学上,下相有两个含义,一是我们熟知的项羽所生的下相城,第二是一条河流的名字,这条河流就叫相水,因为它发源于当时的沛国的相城,因此,其下游名曰下相,但后来它又出现一个别名叫睢水,《宿迁县志》中记载说“下相又是睢水之别名也”,但显而易见这是错误的,因为《水经注》中明确记载:睢水发源于陈留县西的浪荡渠,而相水出沛国,可见这两条河水只是下游合为一条河,并非是别名的关系。按水经注上下文中叙述,其意思明显就是相水流至下相城就已经结束了,而在此以下的河流便是睢水,因为两水发源不同,但相水出沛国相城后,与睢水平行,至下邳城西两条河水相汇,合为一流,所以就有“下相又是睢水之别名也”的说法。其大概流向应该和今天的徐洪河、沙河的上游流向一致,是从徐州、邳州方向进入宿迁市黄墩和皂河一带。
郦道元《水经注》二十四卷《睢水》篇中记载:“(潼水)又东北径睢陵县下会睢水,睢水又东南流,径下相县故城南,应昭曰:相水出沛国相县,故此加下也,然则相又是睢水之别名也,东南流于泗,谓之睢口。该书二十五卷《泗水、沂水、洙水》篇中记载道:(泗水)又东南过下邳县西,泗水历县,径葛峄山东(即今邳州睢宁之界山巨山——笔者注),即奚仲所迁邳峄也,泗水又东南径下邳县故城西,东南流,沂水注焉。故东海属县也。应劭曰:奚仲自薛徙居之。故曰下邳也。
“县为沂泗之会也,又有武原水注之,~~武原水又南合武水,谓之泇水。南经刚亭城,又南至下邳入泗,谓之武原水口也,
“又有桐水,出西北东海容丘县东南至下邳入泗,泗水东南径下相故城东,王莽之从德也。城之西北,有汉太尉陈球墓,墓前有三碑,是弟子管宁华歆等所造。初平四年曹操攻徐州,破之。拔取虑、睢陵、夏丘等县。以其父避难,被害于此。屠其男女十万。泗水为之不流,自是数县人无行迹,亦为暴焉。
“泗水又东南,得睢水口,泗水又经宿豫城之西,又径其城南,故下邳之宿留县也。”
从以上《水经注》中有关流经下邳下相故城的水文资料介绍,我们发现,当时下相古城一代的水系计有:睢水、相水、泗水、沂水、武原水、武水、泇水,桐水、潼水、祠水等十多条河流。其中相水与睢水合流在睢陵东南睢口注入泗水,武原水和武水合流称之为泇水(即清代中运河河道的上游泇河)在下邳的武原水口注入泗水。沂水和泗水在下邳县城处交汇。另有桐水也在下邳入泗。
因此泗水便是流经整个区域的巨渎。它的水势和流径可想而知。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条大河,居然能被曹操军队屠杀的军民尸体完全堵塞,竟至泗水为之不流。
可想而知那时怎样的一场巨大的灾难。
有关三国志中记叙曹操杀人十万,泗水为之堵塞,有几种说法,有的记载为相水,有的记载为泗水,也有记载为睢水。另外关于曹操杀人的具体数字也有几种说法,有的说十万,有的说十数万,还有的说四十万,不管怎么说曹操的确在宿迁睢宁这一带造下了天大的孽,仅仅因为他的父亲和兄弟在徐州被太守陶谦 的部下杀害,就率兵攻打徐州,陶谦无奈,四处找人救命,刘备和陶谦以及青州刺史田楷兵和一处,合力抗曹,曹操久攻不下,就拿徐州周边的县城居民出气。进行了灭绝人性三光政策——屠城,他将当时徐州州城附近几个县取虑、睢陵、夏丘扫荡一空。鸡犬无余,史书记载:自是五县城堡,无复行迹。泗水为之不流。
可见曹操残忍暴虐、毫无人性到何种地步,整整五个县啊,被杀的几乎看不到行人了,所以宿迁人自古以来都认定曹操是千古第一奸臣。即使是后来有人反复向老百姓灌输曹操是法家,曹操是改革家,宿迁的老辈人也丝毫不为所动,咒骂别人是奸诈小人就说:你怎么跟个曹操一样?
所以后来,我每读曹操的诗文都会觉得十分恶心,比如他在《蒿里行》中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俨然一副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可这是谁干的?不就是你个老小子吗?所以大人物绝不能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干什么。满嘴仁义道德,专干伤天害理之事的岂独曹操?哪个时代没有这样的大坏蛋?
之所以我不厌其烦地将相水、泗水和曹操杀人的故事讲了半天,是因为,这一点和考证下相古城的具体位置有关。
下相城毫无疑问应该位于相水的下游旁边。曹操杀人堵塞的无论是相水、还是睢水、泗水,是在上游还是下游,不管这些记录如何不同,但都说明当时这三条河流并存,都流经下邳,然后在下相城跟前相水与睢水合流。泗水继续向东南方向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下相城就只能在睢水和相水合流的地方,如果将其位置继续向东南方向推的话,就不成其为下相而是下睢了。
当时的睢水的位置是在下相古城的城南,泗水在下相故城东,据《睢宁县志》记载,睢水在明代天启到崇祯年间,被黄河屡屡决口,淤为平陆,故道遂湮没。后来的新睢水已经南移五十里外,故而不能用今天睢水(小河口)的位置来定位下相城的坐标,相水湮没的年代更加久远,《水经注》中记载的河流唯一可以确定坐标的是泗水,在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黄河夺泗入淮以前,宿迁黄河河道基本上是泗水的河道,泗水在下邳古城和沂水合流,“县为沂泗之会也,又有武原水注之”根据这些记载,可以确定下邳古城指的就是现在睢宁县古邳镇东侧旧城湖一代,(上邳在山东薛城西),作为当年名声显赫的下邳城,既做过府城又做过楚国国都,城内景象万千,极尽繁华,清代诗人吟咏古邳八景的第一景就是:“沂武交流泗水通”,可见,郦道元记载的沂水、武原水、泗水合流的地理状况直到清代早期依然如此,
《水经注》又记载:“又有桐水,出西北东海容丘县东南至下邳入泗,泗水东南径下相故城东”。书里记载有桐水在下邳入泗后,直接就写到“泗水东南径下相故城东”,这期间没有任何河流进入泗水,这清楚地表明下邳和下相的距离非常近,试想一想,如果下相城真的是在所谓的宿迁城西上古城,和下邳故城距离一百二十里,其间河流支系错综复杂,如直河与泗水相通,沭水诸多支流也混入其间,《水经注》怎么可能没有记载?
我们再来看看更加具有史学价值,初唐时期官方的地理著作《括地志》是如何记载的。
唐朝初年魏王李泰主编的地理学巨著《括地志》卷三《泗州》篇中记载:下相故城在泗州,宿豫县西北七十里,秦县。
《括地志》中明确记载:下相故城是在宿豫县的西北方向七十里,唐朝的宿豫县城在今天的县城西南二十里左右(另有说法宿豫县城在东南方向),按此计算,则下相古城应该在今天皂河境内,或者是在皂河与黄墩之间,或者是在今天的骆马湖水面范围内。但最可能的是应当在皂河境内。
清代著名地理学专著《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二 南直四》中记载:
下相城在县西北七十里。秦置下相县,项羽下相人也。汉亦为下相县,属临淮郡。应劭曰:相水出沛国,流至此,故曰下相。后汉属下邳国。曹操攻徐州,屠男女四十余万口于下相,泗水为之不流,即此。晋属临淮郡。后魏亦曰下相县。孝昌三年,置盱眙郡。东魏武定八年,改临清郡治此,寻废。
《宿迁文史资料》中有关宿豫县城的考证:《水经注》:泗水自宿豫城又东经凌珊南,旧陵县治也。旧志:宿豫旧城在县东南,当睢口入泗之口,西南皆临泗水,按黄河夺泗入淮,在宿境皆泗水故道,陵县治所即今下古城,则宿豫城当在今下古城西北废黄河湾处。今其故址已湮没不可复识。(文种提到的下古城,据说在今城区东南五十里,为秦代陵县治)
《读史方舆纪要》对于宿豫县城的有关记载:宿豫故城在县东南。杜佑曰:故泗口也。晋明帝大宁中,兖州刺史刘遐自彭城退屯泗口,即此。~~~宋白曰:故城在邳州东南百八十里。近《志》在县西五里,恐误。
总之,认定下相城距今天城区的距离,都要减去宿豫城到现在城区的距离。大致应为宿迁城区西北五十里左右。所以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下相古城在今天皂河境内。
然而,以上这种说法在历史上有过两次被质疑的的经过,以至于至今有关下相古城的具体位置仍然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第一次来自学术上的质疑是在清嘉庆年间,在嘉庆十八年《宿迁县志》第六卷《古迹》中,虽记载了下相古城位于县城西北方向,但却引用《江南通志》志记载道:下相社在县西七里,对于更有权威性的《括地志》则提出质疑道:括地志云下相古城在县西北七十里,疑为十里之误,因汉时下相属临淮郡,是在淮水以南,怎么可能下相在淮水以北七十里?
今天看来,这种质疑实在不值得一驳:比如江宁县城在江北,隶属于南京,你非要说这是不可能,原因就是南京在江南啊?中国不是美国的行政区划那样整齐,历代以来,所有的县郡区划都是犬牙交错,这种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
第二点不值得一驳的理由是,即使他们的质疑有道理,所谓下相属于临淮郡那是在汉代,而项羽生在秦代,在秦代,下相一直是属于薛州(今山东薛城)。因而,嘉庆《宿迁县志》的反驳意见就变得荒唐可笑,毫无意义了。
今天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乾隆帝吟咏宿迁的诗句“第一江山春好处”所谓的第一江山当然是指宿迁原来所隶属的江南省,如果有人凭此来考证宿迁就在长江以南,岂不是笑话?
第二次质疑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临近的一个县市有人声称:下相古城应该在新沂境内,当时,以我市文史研究界权威刘云鹤先生为首,已经给以反击。因为牵扯面太大。这里就不多说了。
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有大量托名项羽的相城、项城、霸王城,就是声称同样的下相城也有两到三个,比如在明万历《淮安府志》中就记载古邳州之西南有下相城,为项羽所生之地。因此将真正的下相古城考证详实,就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又反复进行实地探测测量,做了大量的田野考察工作,首先将流经宿豫城和下相古城的所有河流都按图按流向排列好,今天依然存在地面河流的就实地考察它的流速、流向变迁,综合考证《水经注》《括地志》《读史方舆》《太平寰宇记》等地理专著,结合各版本《宿迁县志》《邳州志》《睢宁县志》和《淮安府志》《徐州府志》《江南通志》等各方面的观点,认为:《括地志》《元和郡县志》《读史方舆纪要》等典籍中中记载的下相古城在宿豫县城西北七十里是符合历史真实面目的。其根据有如下几点。
首先,笔者在前面喋喋不休地引述了大段文字,描述沂水、泗水、沭水、相水、睢水等河流的走向,但无论怎么走,这几条河流都流经了下相古城的旁边,我们翻开宿迁地形图可以看到,在今天宿迁境内合乎这一条件的唯有皂河乃至皂河的正西或者西北方向。相反,所谓的宿迁西七里的古城,只有一条废黄河流经,尽管这条黄河以前曾经是泗水旧槽、也曾被淮河侵袭,但终归只是一条河流。实际上在古代的皂河一代,流经这片土地的河流更多,皂河历史上曾有五河镇之称,就是这个原因。解放后在1957年开始动工兴建的宿迁水系大控制工程,又称骆马湖水库宿迁枢纽工程,主要就是对于流经皂河的各个水流进行整合,归位,工程项目涉及老沂河,新沂河、泗水入运、沂水经六塘河入海,徐洪河(睢水)入运、黄墩胡小河入运等,仅皂河北就有:皂河节制闸、黄墩湖小河闸、徐洪河闸、睢宁河(睢水)闸等,这些工程设施直到十几年前才被更新,而这些水流水系基本上流到现在的宿迁县城(包括明清几次搬迁的县城)大都转向向东,宿迁城西面附近基本上都是一马平川的田野。故而,城西上古城,根本不具有典籍中记载有关下相故城的地理条件。
第二点:中国历代以来地理学和方志学的学术界对于《括地志》的权威性的认可。
《括地志》成书于初唐时期,总编纂魏王李泰是唐太宗的第四个儿子,他搞的这一本书,基本上就是真正的国家工程,动用国家财政和国家官员的人力物力巨大,因为在本书编制过程中,正值唐王朝对于全国的行政区划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因此对于全国原有郡县地方的地理状况就要有充分的调查了解,以用作调整区划和国家档案的备查工作。因此,《括地志》有关对于下相古城的方位记录是真实可信的,他所记载的下相古城在宿豫县城西北七十里的的描述绝对不会是笔误。同时,在历史研究工作中,一般也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观念:就是当两种观点出现碰撞之时,我们都会选择时代较早的记载,毕竟汉代依然有下相县的设置,《括地志》成书的初唐之时,其间相隔年代并不久远,下相县县城应该还有城廓存在,加上像这样一个国家重点项目,应该不会出现将七里的距离误做七十里,将西南误做西北的低级错误。
因此,很多涉及到古代地名具体位置的学术争论,大多都会自然而然地采用《括地志》中的说法。
第三点:明代《邳州府志》记载:“下相城在县西北七十里。秦置下相县,项羽下相人也。汉亦为下相县,属临淮郡。应劭曰:相水出沛国,流至此,故曰下相。后汉属下邳国。曹操攻徐州,屠男女四十余万口于下相,泗水为之不流,即此。晋属临淮郡。后魏亦曰下相县。孝昌三年,置盱眙郡。东魏武定八年,改临清郡治此,寻废”。案:此时宿迁和睢宁都隶属于邳州直隶州,因此,此处记载“下相城在县西北七十里”应该有着可靠的依据。
第四点,距此最近的一本《宿迁县志》是编纂于清代光绪年间,成书于民国时的县志,该本县志订正了很多以前旧志的讹错不确之处,在该书卷五《古迹志》中下相城条目记载:“下相城,在县西北五十里,秦县,汉因之,应昭曰:相水出沛国,故加下,魏盱眙临清郡治此,北齐废。”
按此志书的说法,是将原有的七十里距离,减去故宿豫县城距今宿迁县城的距离,基本认定下相故城“在县西北五十里”,按此说法,则必在今天的皂河范围内。
毫无疑问,想要得出下相古城与县城之间实际距离,宿豫古城的方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坐标。
那么,光绪县志的编纂们又是怎样认定宿豫古城和宿迁县城的距离的?如按《寰宇记》记载:“宿豫城在下邳县东南百八十里”,肯定是无法得到这个结果的,因为拿一百八十里减去古邳到宿迁的距离一百二十里,则宿豫和宿迁城之间还有六十里的路程,再将所有资料中记载的“下相古城宿豫西北七十里”这一数字减去这六十里,得出的结果当然是“下相城在县城西北十里”左右。所谓“实相近也”。
但这个结果毫无疑问是错误的。
错误的原因就在里程的计算上。
历史知识告诉我们,中国古代秦汉到唐宋的长度距离是偏小的,古人动辄就是身高九尺,可是换算成现在的高度绝不会是三米的身高,(如孔夫子),按极端的算法却只有一米六左右,宽泛一些,才是一米八,所以,现代人计算古人给出的距离都要减去三分之一以上的数值,直到明清时期,华里这个里程数字在才和现在我们使用的里程大致相当。
在上文中两个数字,《寰宇记》所谓的“宿豫县城在下邳县东南百八十里”恰恰是宋代的距离,(那时的千里马和所谓八百里快寄按现代人的算法都不到一半的数字。)所以作为现代来考量实际距离就应当计算为120里以内,第二个数字是我们县志和文史资料中给出的“古邳到宿迁县城的距离一百二十里”却是清代的里程,这个数字应该说和我们今天实际测量的数字大体相当,从市区开车打表,顺宿邳路至我市黄墩镇下宿邳路,沿乡村公路至睢宁县古邳镇,实际应为100华里以内,如果按这两个数字相减,得出的结论是宿豫古县城距今天的市区只有二十里左右(甚至有可能宿豫和宿迁两个古城方位就是重合的),那么将明清时期县志和地理典籍中“下相古城在宿豫西北七十里”减去这二十里,自然而然就会得出下相古城在现在市区西北五十里以内的结论。
因此,笔者认为光绪县志中记载的“下相城在县西北五十里”是较为客观的。
同时可以作为旁证的,还有古人对于古凌栅城的方位计算,按《水经注》记载,凌栅城还在宿豫古城的东南,但《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凌栅城在宿迁县的东南五十里,那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矛盾,两书相对照,则宿豫古城必将小于五十里才对,但按《寰宇记》的说法却是六十里,两城的方位颠倒为宿豫古城在凌栅城的东南了。所以同治年间的《徐州府志》卷十八《古迹之故凌城》中提出质疑:“故凌城,亦名凌栅,~~~《读史方舆纪要》在县东南五十里,《县志》凌城即下古城,今县东南有古城驿,盖即下古城也,据《水经注》凌栅在宿豫故城东南,恐不止五十里矣”。这一疑点,如果按我所使用的现代计算方法,就一点也不成为矛盾,《寰宇记》使用的是宋朝的计程数字,而《读史方舆纪要》则到了清代,这两个完全不同年代的里程相比较,怎么可能得出正确结论?
造成这种相互矛盾的原因就是历代以来里程和长度单位换算不确切,加上古人没有精确的测量计算习惯,更没有现代的坐标分析、比例放大等等知识水平,一些地图都只能作为示意图来看,谁要想按古人给出的地图来计算里程,才是标准的按图索骥,不可求也!
第五点:作为宿迁的骄傲,项羽出生之地下相古城,几乎所有的境内学者都力图证明宿迁就是下相,甚至宿城就是下相,然而多少年来大家都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开一个令人尴尬的历史事实:那就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宿迁第一本县志上,却截然没有下相古城的任何记载,反而是在同时期的《淮安府志》卷三城池中明确把下相城划到邳州境内,“邳州,下相城:去治西南一里,一名项城,相传项羽所生之处,曹操攻徐州,屠男女四十万,泗水为之不流,即此。”在疆域一节中,也明确把项羽井说是在邳州下相城。
持此说法的还有康熙年间的《江南通志》,该书卷三十五《古迹》章节中栽:下相城,去邳州西南一里,一名项城,相传项羽所生之处,曹操攻徐州,屠男女四十万,泗水为之不流即此。(该书第五一八页)
翻阅历年来有关下相古城方位讨论的文章,我发现几乎所有人对于以上的记载都避而不谈,这也难怪在嘉庆县志以前的志书中从不记载下相城的具体位置,只有光绪县志中对此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
旧志高钧儒宿迁县志稿云:案下相城,《括地志》谓在宿豫县西北七十里;《元和志》谓在宿迁县西北七十里,盖在今旧邳州地,唐以前属宿豫,故《括地志》属宿豫;唐属宿迁,故《元和志通典》系(古字加医,就是的意思)宿迁;唐以后属下邳,故《寰宇记》系下邳,天启志系邳州,后人以县西七里有下相社,欲移与县西,方社小名,未可据更旧说,今考《括地志》《元和志》皆指宿豫旧志而言,旧志即宿豫古城在今治东南六十里,则其地西北七十里,距今治西北必不甚远;《志稿》谓在旧邳州地,似未深考。《寰宇记》系下邳境内者,宋时宿境赢于东南,绌于西北,于今形势不相类,未可执为定论也。
这一段话,虽然没有能够解释《江南通志》和《淮安府志》中对于“下相城在邳州西南一里”的难题,但有一点很明确:下相城所隶属的行政区划在历史上是经常变动的。在宋代,曾将唐朝时宿迁县的西北(即今皂河黄墩骆马湖一带)割让给下邳,所以《太平寰宇记》记载下相城在下邳境内,这就为后来的陈陈相因开了头,邳州等方面据此记载阐发出下相城在邳州的说法。但到了北宋末年,又将下相地复割归宿迁。所以,大体上皂河一带大多时候是属于宿迁的。但由于下邳和邳州在历史上的行政建制一直高与宿迁,最差的时候也是直隶州,宿迁和睢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属于邳州下辖。综合这两点,邳州敢于将下相故城的具体方位从宿境迁移到州西南一里就不足为奇了,和现在后来的某些文史写作者一样,就敢于将相传为项羽所筑的古城说成是项羽所生的下相,这个不是如出一辙吗?
这也恰恰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下相故城只能在皂河与黄墩这一带;因为无论宋代割让土地怎么割,也不会割到宿迁县城附近的,起码留一个几十里的缓冲带吧?另一方面,古代郡县城池之间距离一般都遵循五十里左右的规矩,而皂河就在距古邳五十里,距宿迁五十里之间。
第六点,《邳州志》中的秦汉地图中,明确标明了下相城的具体位置,虽说这些图是后人画的,但都严格地依据了历代以来地理专著和历史沿革,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信息。
综合以上各方面信息,笔者认为,皂河镇正西方向的八井村到北面的高埝、李庄、唐庄、槽坊、宋埝、王圩几个自然村的一带平滩高地颇为符合《邳州志》书中地图的标注,里程距离都十分相符,我们姑且做个大胆的推断,所谓八井村的村名来历也许和史籍中记载的项羽井有关,晋代伏滔所著《北征记》载:下邳西南有晋石碑云:项羽井在下相城。作为一处土筑城池,天灾和战火可能将城池摧毁,但作为居民人家时刻不可或缺的取水井,一般的存世年限要大大地超过城池等地面以上建筑,尤其是古代凿井比较困难,像这样一个载入史籍的水井一定会保留下来的,久而久之,城池之名已经淹没,而这口水井却演变成了村名,同时八井村的八井二字也并非一定是指距离皂河八里路程,这个村名比较古老,完全有可能是霸王井的简称,而逐渐演变成为八井。
八井村前临千古奔流的黄河(泗水),后面是一望无边的黄墩湖,屏障和退守之地都十分合乎兵家在平原筑城的地理条件,最重要的是在里程上它是最为符合历代以来所有历史典籍地理专著中记载的下相古城的方位。
因此,笔者认为楚霸王项羽出生之地下相城就在湖滨新区皂河镇八井村附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