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一种持续的油腻感(今天被人说了油腻)

---------------------------是我们创造了这个世界的‘细腻’---------------------------------,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为什么会有一种持续的油腻感?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会有一种持续的油腻感(今天被人说了油腻)

为什么会有一种持续的油腻感

---------------------------是我们创造了这个世界的‘细腻’---------------------------------

今天被人说了‘油腻’

我脱口而出:没事没事。。。

这时我抬头看说我油腻那个人,他有点蒙,觉得我为啥会说‘没事’?哈哈哈哈。

刚我跟旁边的老婆说,你跟我说:你有点油腻,我回复你:没事没事,你会怎么想?

老婆回复:你有病吧。。。

01

我们经常会听到周围人说:那个xxx挺鸡贼的,那个xx挺虚伪的。有时候别人说我聪明我都觉得有点骂我的意思,可能从小老师说我耍小聪明,我对聪明这个词产生了反感吧。然后就会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显得不那么小聪明。

对,我是那种内心比较敏感的人,如果被人说了我哪里不好,我内心会在意很久。但表面嘻嘻哈哈的我,让老师和同学觉得我比较皮,说了也不听,但这些评价都确实烙进了我心里,然后影响了我的表现和表达,在公众场合比较自卑,害怕说错话做错事让别人觉得我不好。

造成的结果就是我长大后,极度需要被认可,因为从小我都是只听的到别人说我不好的话,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而别人对我的表扬和肯定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当然,每个班里都会有那种真的调皮捣蛋的男生,不管老师怎么教育,他们都显得无所谓,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坏学生”、“差生”。对于这样的学生,家长和老师是怎么教育的呢?

大家有体验的应该都知道,教育方式和教育我基本一样,疯狂给这个“差生”贴标签,只是标签的负面性更强一些:皮、爱撒谎、拖油瓶,干啥啥不行捣蛋第一名。。。

对于这些孩子,有的性格确实比较顿感,对这些词语无感,相当于没听见,也就不会在心里烙下对自己太多负面的评价,反而进入社会会显得比较自信。

但是在坐的各位老师也要注意,外表皮不一定代表这个孩子顿感,也可能只是表感觉无所谓,实际上内心也很敏感,会拿小本子默默记下来自己的不好。所以建议在座的老师和家长,好好看看我的文章,只有你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什么心理,你才知道你该如何教育孩子。首先你得了解你自己。

如上所述,我们后来的自信自卑都是性格使然。但是我要说的是:30年的今天,我才知道,性格无好坏,内心敏感的人也有伟人、有伟大的成就,也都能好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再说一遍:性格无好坏优劣,内心敏感的人有强大的创造力、想象力。

注意:‘内心敏感’不是‘抗压能力差’,更不是‘受挫能力差’。我上高中后还经常听我父亲对我说:你不行,没有抗压能力,人家说你几句就不行了,你这样进入社会怎么办。

是的,我同意,内心敏感的人进入社会会遇到问题,但是内心顿感的人,进入社会就没有问题了吗?

请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这辈子的功课要做,有的人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内心敏感,有的人要习惯自己的内心顿感。请注意,这里我说的是接受习惯,而不是改变对抗

有区别吗?当然有,我请你不要着急往下读,请再重读一遍上面这段话,感受这两对词语的区别。

02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说我油腻这件事。

这句话有三个主题体:A说我油腻这个人;B‘油腻’这个词;C我

我们先来分析B:‘油腻’这个词。

百度回答——

油腻是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之一,意思是用来形容某人活的不清爽、不体面、不优雅,是对某些中年男子特征的概括描述,这些特征包括不注重身材保养、不修边幅、谈吐粗鲁等。

郑s觉得乘风破浪的哥哥油腻;粉丝觉得乘风破浪的哥哥可爱。

有些女生觉得说我爱你就是油腻;有些女生觉得说我爱你是一份承诺和责任。

有些女生甚至单纯的觉得‘胖’就是油腻;可是有很多结婚的男性都发福,老婆也没觉得自己老公油腻。

经简单推理得:油腻这个词,100个人有100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每个人对这个词的理解不同,油腻这个词的意义也就不同。

我们再来聊聊A: 说我油腻这个人

他说我油腻,上面也推理了,油腻这个词的内涵,全部是他的认知和解释。(也许他觉得你抠个鼻屎就是油腻)所以,A说的油腻,是专属A的,不属于我。

好了,最后C: 我

已经不用分析了,看到这你应该知道:‘你很油腻’这句话,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是的,我想告诉你,尤其是内心敏感的你,不要在意别人评价,尤其负面评价(内心敏感的人更容易记下对自己否定的词语)。因为这些都不是你。

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就是语言,最愚蠢的发明也是语言,因为太狭隘!

英语和中文的语言逻辑不一样;男人和女人的语言逻辑不一样;大人和小孩的语言逻辑不一样。世界80亿人,每个人的知识体系、认知、家庭环境都不一样,语言的逻辑和词语的含义自然也就不一样。可是我们要有统一的词语来工作和交流,这大大削减了沟通效率和准确性,中国人还讲究看眼色行事,领导一个眼色相当于一篇论文。

在这种低等级的沟通工具下,一个词语有它真正的含义吗?我认为没有,一个词语(比如油腻),他所有的含义只来自于说出这个词的人,这个人有最终解释权。

所以油腻跟你C的关系真的不大,不要自作多情了,别人对你的评价或者标签,全部是别人自己。这也是我之前的文章《我们都是活在套子里的人》所说的,这就叫投射原理。我们都活在自己投影的世界里,过着我们以为的日子。

03

其实文章写到这你可能觉得差不多要结束了,但是sry(对不起),如果你看懂了、认同了上述观点,那这一段才是你的重点。

当我们知道了这个原理后,我们就顿悟和无忧了吗?我建议你找个人试试,让他诚恳的告诉你,你是一个多虚伪的人,然后你感觉一下自己的情绪。

其实懂得道理和原理,我们依然很难淡定,而且别人说你确实有点虚伪后,你会告诉自己:这不是我,我不虚伪,我又内心敏感了,我不能这样!

大家看上面这句话,是在抗拒情绪还是在接受情绪?

是的,我们再抗拒自己的情绪,我们告诉自己,不能这样,这样不对,这不是我。抗拒情绪是我们七情六欲里的一种情绪,但抗拒情绪有个问题就是,它会带来焦虑,越来越强的焦虑,甚至到后期让自己迷失。我们说负向能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占据了正能量,整个人就会很‘丧’。

那怎么办呢?其实第一段我就告诉了答案——接受

什么是接受呢?很简单,就是一句话:我内心敏感,是的,这就是我,这是我和这个世界上几十亿人的不同之处,我可以接受我的敏感和不爱表达,我可以接受我自己。

不信你试试,分别说——这不是我,我不虚伪,我又内心敏感了,我不能这样!

再说——我内心敏感,是的,这就是我,这是我和这个世界上几十亿人的不同之处,我可以接受我的敏感和不爱表达,我可以接受我自己。

感觉哪个说完,内心会舒服些?

04

因为我是个内心敏感的人,所以我这篇文章想送给跟我有同样困惑的人。可能你会问:那你现在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吗?

对不起,我没有,这也是为什么别人说我油腻,我回来会写这篇文章,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我在自我调节,自我接受,不断重复告诉自己,接受自己敏感的记下了别人的评价,这就是我,我知道油腻不是我,我也会和我需要被肯定的情绪和平共处,我很棒。

而且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人的一生很难让自己从敏感变顿感,从内向变外向,况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和自己的负能量和平共处,不断的修身养性。

生活就是一场修行,你参透了、悟透了还不是终点,你平和了才是得道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