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燕山有义方的典故(三字经里的窦燕山有义方)

三字经里的窦燕山有一方,教五子名俱扬怎么解释?指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故事典范?

解释:

窦燕山:窦就是姓窦,燕山就是名燕山,燕山还指地方(现在的北京附近)。窦燕山本名窦禹钧,是五代后晋的幽州人,由于他的家住在燕山附近,声名远扬,人们都称呼他窦燕山。

义方:既正确又合理的好方法

教:教育

五子:五个孩子

名:有名,闻名

俱扬:远扬

大意:

后晋五代时期有个幽州人窦燕山,在教育子女方面有着合理正确的好方法。窦燕山有五个儿子,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学有所成,名扬天下。

窦燕山有义方的典故(三字经里的窦燕山有义方)(1)

故事典故:

五子登科

五代后晋时期,有个叫窦禹钧的人家住在河北省蓟县。窦禹钧在年轻的时候心术不正,靠着明瞒暗骗聚财发家。

有一天,窦禹钧做了个梦梦到自己已故的父亲,对他说:“速要悔过向善,改过呈祥。”要谨记在心。那以后窦禹钧就痛改前非,周济贫寒,广行方便,大行善举。

窦燕山有义方的典故(三字经里的窦燕山有义方)(2)

每当亲戚朋友家中有丧事无钱买棺时他就便出钱买棺葬殓;如果有哪家家贫子女无法婚嫁时,他便出钱助其婚嫁,是外无旷夫,内无怨女。另外,对那些家庭贫困得不能生活的人,他也会借钱给他们,让他们有做生意的资本。所以各个地方的穷人,因为有了他的帮助而能维持生活的不计其数。

窦玉军为了要救苦济人,自己的个人生活却很简朴,一点也不浪费,窦玉军每年的收入除去供给家庭的必要生活费用之外,其余的都用于就苦济急。窦禹钧还建立了四十间书院,聚集了上千款书,还并且还礼聘了许多品学兼优的老师教育青年,对那些没有钱的贫苦子弟代缴学费,前前后后造就了许许多多学问高深的优秀人才。

窦燕山有义方的典故(三字经里的窦燕山有义方)(3)

到后来窦禹钧有了五个儿子,他就以平生改过向善的经验教育他的五个儿子。最终他的五个儿子在他的严格要求下都考进了中士。他的大儿子窦仪为官至尚书,他的次儿子窦俨为位至翰林学士,他的三儿子窦偁为官参知政事,他的四儿子窦侃担任起居郎,五儿子窦僖则担任位左补阙,最终都成了国家的栋梁。

窦燕山有义方的典故(三字经里的窦燕山有义方)(4)

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更多好知识不容错过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