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费手机卡欠费怎么办(预付费卡欠费或影响信用)

预付费手机卡欠费怎么办(预付费卡欠费或影响信用)(1)

预付费手机卡欠费怎么办(预付费卡欠费或影响信用)(2)

消费者在营业厅办理业务。

近日,市民黄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使用的中国联通手机预付费卡在停用5个月后,被告知欠费96元。市民黄先生感到很纳闷:自己使用的是预付费卡,没有钱就会停用,为何还会欠费?如果会欠费,那跟后付费卡有什么区别?

号码停用多月突然被催缴欠费

事情还要从上周五说起,黄先生的妻子吴小姐接到一个佛山固话打来的电话,对方是一男子。该男子先是询问是不是18675XXXX09的机主,吴小姐表示该号码的机主是其丈夫。然后该男子告知该号码的机主手机欠费96元,请尽快缴纳。吴小姐对此感到很蹊跷:丈夫该手机号已停用近半年,卡也是上网买的预付费卡,怎么会突然被告知欠费,而且来电还显示是一个佛山的号码。

为了弄清事实,吴小姐和丈夫来到位于惠民南路的联通营业厅。客服人员告诉他们,催缴话费的是和公司有合作的第三方催缴公司,而黄先生的手机也确实存在欠费的情况,费用包括今年5月份欠下的上网费、月固定费、语音通话费、增值业务费等合计75元,还有21元的欠费违约金。客服人员还表示,系统显示黄先生使用的3G卡是属于后付费卡,并不是预付费,而且即使是预付费卡,也有可能会出现计费“延时”而出现欠费的情况。

黄先生认为,销售人员在售卡时并没有尽明确告知其通讯卡属性,在手机欠费时,运营商也未及时打电话或短信通知其缴纳,而是多月以后产生违约金才被告知,是造成其违约欠费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为了不影响信用,黄先生并没有过多追究,并把欠款缴纳。

预付费卡也有“信用额度”

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目前手机话费的付费方式分为预付费和后付费两种。通俗来讲,预付费就是先交钱后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话费实时扣减,钱随之减少,没有钱就会被限制使用。而后付费就是先使用后交钱,在一个结算周期内,话费使用多少就交多少。

在很多市民的认知中,预付费卡就是没钱了就打不了,不会存在欠费的情况。但是,记者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预付费手机卡也可能出现欠费的情况。记者致电中国移动客服人员了解到,预付费手机卡出现“欠费”的原因有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系统可以较好地完成对预付费手机通话、短信等常规业务产生的费用进行实时扣减,但是网络点播、流量等业务也很难控制,所以会出现延时扣费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并不算普遍。

另一种产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则是预付费卡也有“信用额度”,机主透支了却不知道。该客服人员进一步解释说,运营商会根据机主使用套餐以及在网时长等情况,给机主设定一个“信用额度”,只要费用在额度内,手机仍能保持正常使用。以记者的中国移动动感地带预付费手机卡为例,记者手机卡在网时长7年,使用的是每月58元的上网套餐,通信系统上给记者设定的信用额度是15元,延迟付款时间是两天。也就是说,欠费在两天内不超过15元,记者的手机仍能保持正常使用。但是,如果记者本来就不打算继续使用该手机号,对该卡弃之不理,那么该欠费就会一直存在,甚至产生越来越多的违约金并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手机资费纠纷多发

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由此而产生的纠纷也逐渐增多。记者昨日从市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消委会”)了解到,今年1至10月,在23类投诉类别中,电信服务纠纷投诉量高居第四位。市消委会副秘书长罗智毅介绍说,很多消费者对自己选择的手机卡、手机资费套餐等不甚了解,是导致纠纷产生的原因之一。

罗智毅提醒市民,在选择和使用电信服务前,要清楚了解自己选择服务或产品的情况,如购买通讯卡入网时,应读明套餐合同,避免误解。同时,消费者要每月留意手机话费情况,关注是否出现欠费情况,收到疑惑的信息不要轻易相信,可致电通讯公司的客服电话咨询。

值得注意的是,在通讯卡实名制之后,消费者不再使用时不能随意扔掉,要到营业厅按程序注销,避免欠费的产生,从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