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镜检查和皮肤影像检查的区别(皮肤病的诊断与光学检查)

↑ 点击上方“李领娥皮肤大讲堂”关注我们

“光学检查·皮肤病诊断”

皮肤镜检查和皮肤影像检查的区别(皮肤病的诊断与光学检查)(1)

肉眼对皮损的观察和描述是诊断皮肤病的基础,多数常见疾病根据典型皮疹表现,结合病史、症状等,即可作出诊断。对于一些肉眼难以辨别的皮损细微的变化,可以使用普通放大镜辅以观察。除了放大镜之外,皮肤科还有多种光学检查手段,均在皮肤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

皮肤镜

皮肤镜检查和皮肤影像检查的区别(皮肤病的诊断与光学检查)(2)

原理:

皮肤镜技术原理是透过一定液体(整合剂),使皮肤表面的反射消失,从而角质层变得半透明,再借助皮肤镜的放大作用,观察到表皮内、表皮-真皮交界处及真皮乳头层的色素或血管结构。

应用

国外皮肤镜最早应用于对皮肤黑素细胞痣及黑素细胞瘤的无创性研究,后扩延应用于非黑素细胞系起源的其他皮肤肿瘤及其他类型皮肤病的研究。现广泛应用于炎症性皮肤病、血管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疾病、代谢类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

表现:

在偏振光皮肤镜下,正常皮肤为规则的网状架构或蜂窝状结构,而色素性皮损,如痣细胞痣、脂溢性角化、色素性基底细胞癌、恶性黑素瘤、老年性色素斑等在皮肤镜下形态和色素分别模式均独有特征性。

1、恶性黑素瘤

恶性黑素瘤皮肤镜特征表现有:不规则色素网、不规则条纹、不规则小球样小点、不规则污斑蓝白幕等。

2、黑素细胞痣

黑素细胞痣的镜下特点为球状模式和无色素均质模式;大片色素网,可见毛囊口;皮沟平型模式、纤维状模式。

3、基底细胞癌

色素性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特点为:灰蓝色椭圆形癌巢;灰蓝色小球状体;枫叶样区域;轮状区域、溃疡及树枝状毛细血管扩张。

4、脂溢性角化

镜下最常见-粉刺样开口,是表皮富含角质的一种内陷结构,病理上对应了富含角质的囊肿直接开口于破损表面;粟粒样囊肿,对应表皮内小的富含角质的假囊肿。

局限性

对表皮内色素性疾病判断效果好,而对真皮内色素性疾病判断效果差;

主观性较强,要求医师具有一定经验,才能发挥皮肤镜的优势;

应注意适应症的选择,不恰当地扩大皮肤镜使用范围,会导致诊断准确率下降和假阳性、假阴性病例的增加;

仍需进一步完善诊断标准。

END

(编辑 胡月)

坚持

学习工作

保持初心

专注

纷纷扰扰

我若不见

服务

你的微笑

非常重要

石家庄市中医院皮肤科

更多精彩皮肤知识,请扫描下图的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皮肤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二五”重点专科皮肤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皮肤科组长单位;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皮肤外治疗法重点研究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