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美人烽火戏诸侯(乱世红颜之褒姒)


高冷美人烽火戏诸侯(乱世红颜之褒姒)(1)

褒姒

夏朝末年,有二条神龙降于王庭,自称“褒之二君。”夏桀帝惧,命太史占卜,或杀之,或去之,或止之,皆不吉。再占卜,若能请得龙漦而藏之,则大吉。夏桀于是命人陈列币帛,并以简策写文告祭于神龙之前,取金盘收其所吐涎沫,装入椟中,去除掉地上的沫痕。一时天上风雨大作,二龙飞去不见。漦乃龙之精气,藏之当获大福,夏桀命人将之收藏于内府。夏朝灭亡,此器传至商朝。商朝灭亡,此器又传至周朝。经过三个朝代,都没有人敢打开。

高冷美人烽火戏诸侯(乱世红颜之褒姒)(2)

二龙降于王庭

转眼九百年过去了,直到周厉王(姬胡)末年,椟内放出毫光,有人奏知厉王,厉王让人打开观看。侍臣打开椟箱,手捧金盘呈上。厉王在接盘时,失手堕地,龙沫横流宫中,无法除去。厉王就令宫女赤身裸体对之大声呼喊,龙沫忽化为一只小元鼋,窜入后宫。刚好被宫中一个七八岁的侍女撞上,侍女成年后便有了身孕,厉王怪其无夫而孕,将其关在禁宫。

周厉王刚愎自用,暴虐无道,“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终于,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1年),忍无可忍的国人发生大规模暴动,开千年民变之始。厉王仓惶逃出王宫,奔于彘地,再也没敢回来,形同流放。太子姬静藏在召公家里,国人听说之后,把召公家围了起来。召公无奈,以其子代太子,太子才得脱。周公、召公二相共同当国,史称“共和”。公元前841年成为历史上有着赫赫声名的“共和元年”,是中国有史以来确切纪年之始。

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姬静继位,是为周宣王,共和结束。

周宣王还算勤政,在他的治下,周王朝迎来一小波中兴,但也说不上教化大行。至三十九年(公元前788年),姜戎抗命, 周宣王御驾亲征,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王师败绩,车辆人员大损。宣王痛定思痛,为再举之计,当大量补充兵员,于是便亲自到民间做户籍调查,做好征调准备。

一日调查回京,连夜进城。忽见小儿数十,拍手而歌。周宣王停下车来,仔细听之。其歌曰:“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箙,实亡周国。”宣王甚恶其语,欲尽拘众小儿。群儿一哄而散,宣王默然良久,怏怏回宫。

次日早朝,宣王将夜来所听小儿之歌,问于众臣:“此语作何解说?”太史伯阳父回答说:“日者人君之象,月为阴类,月升日没,阴进阳衰,后世或有女主乱国之祸?”宣王说:“姜王后主六宫之政,甚有贤德,所进宫嫔,皆由其择定,女祸从何而来耶?”又有大宗伯召虎说:“壓是山桑木名,可以为弓,故曰壓弧。箕,草名,可结之以为箭袋,故曰箕箙。国家恐有弓矢之变?”宣王说:“今将武库内所藏弧矢,尽行焚弃,再令国中不许造卖。其祸可息乎?”伯阳父回答说:“谣言‘将升’‘将没’,原非目前之事。况‘将’之为言,且然而未必之词。王今修德以禳之,自然化凶为吉。弧矢不须焚弃。”宣王将信将疑,不乐而罢。

回宫之后,宣王将群臣之语,一一说与姜后。姜后听过之后,说:“宫中正有一异事,要启奏上听。”宣王问:“是何异事?”姜后说:“今有先王老宫人,年五十余,自先朝怀孕,到今四十余年,昨夜方生一女。”宣王大惊,忙问:“此女何在?”姜后说:“妾思此乃不祥之物,已令人将草席包裹,抛弃于二十里外清水河中矣。”宣王忙召老宫人到宫,问明祥由,因是先朝之事,却也并未怪罪于她。只是随唤守宫侍者,往清水河打看女婴下落。回报已随流水漂去,宣王不疑。

毕竟事情太过奇怪,宣王又召太史伯阳父至,说:“此女婴已死于沟渎,卿试占之,看妖气是否消除?”伯阳父设卦占卜,既而献上繇词。其词曰:“哭又笑,笑又哭。羊被鬼吞,马逢犬逐。慎之慎之,壓弧箕箙!”宣王不解,伯阳父说:“以十二支所属推之:羊为未,马为午。哭笑者,悲喜之象。其应当在午未之年。据臣推详,妖气虽然出宫,未曾除也。”宣王不悦。于是下令:城内城外,挨户查问女婴。不论死活,有人捞取来献者,赏布帛各三百匹;有收养不报者,邻里举报,报人给赏如数,本犯全家斩首。命上大夫杜伯专督其事。因繇词又有“壓弧箕箙”之语,再命下大夫左儒,督令司市官巡行廛肆,不许造卖山桑木弓,箕草箭袋,违者处死。

巡查次日,正好有一对夫妇当街售卖此器,妇人抱着几个箕草织成的箭袋走在前面,男子背著数把山桑木制成的桑弓紧随其后。司市官立即派人抓捕,手下胥役上前擒住妇人。男子一看不妙,扔下东西,拔腿就跑,侥幸得脱。司市官将妇人锁押,连桑弓箕袋,一齐解到下大夫左儒处。左儒想:所获二物,正应在谣言;并且太史说女人为祸,今已拿到妇人,也可回复王旨。于是隐下男子不说,单奏妇人违禁造卖,论法当死。宣王立时命将此女处决;其桑弓箕袋,焚弃于市,以为造卖者之戒。

男子逃走之后,夜宿于离城十里之外。次早便听说了妻子的死讯,不免痛心落泪。但也无可奈何,所幸自己得以脱祸,还要抓紧赶路。约十里许,来到清水河边,远远望见百鸟飞鸣。原来是那女婴虽被扔入河中,因由草席包裹着,并不下沉,顺着河水向下游漂去。此刻众鸟上下舞动,用翅膀为婴儿遮住阳光,啁啁鸣啭,用喙衔着草席拖到岸边。男子甚觉奇怪,忙于水中取起包裹,到岸上解开。只听一声啼哭,很是可怜,便将她抱起。心想此女不知何人抛弃,有众鸟衔出水来,定是大贵之人;我今取回养育,倘得成人,也算有所寄望。于是解下布衫,包起女婴,抱于怀中,望褒城逃难而去。此女婴便是后来的褒姒。

周宣王四十六年,杜伯射杀宣王于京郊。太子姬宫涅继位,是为周幽王。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岐山崩。此时,天地失序,民生凋敝。伯阳父说:“周将亡矣!”幽王为人,暴戾寡恩,动静无常。自姜后去世,更无忌惮,耽于声色,不理朝政。重用佞臣虢石父等,一帮谗谄面谀之人,贪位慕禄之辈,只知逢迎王上,惟其所欲。

上大夫赵叔带素怀忠义之心,屡欲进谏,总是不得其便。对于“三川竭,岐山崩”这样的事,幽王全不放在心上,却下令广求天下美女,以充后宫。赵叔带上表进谏:“山崩川竭,乃国家不祥之兆。如今勤政恤民,求贤辅政,以此消弭天变尚不可及。奈何不访贤才而访美女乎?”虢石父却说:“国朝定都丰镐,千秋万岁!那岐山如已弃之屣,有何关系?叔带久有慢君之心,借端谤讪,望吾王详察。”幽王遂将赵叔带免官,逐归乡野。赵叔带叹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于是携家竟往晋国。是为晋国大夫赵氏之祖,赵衰赵盾即其后裔也。后来赵氏与韩氏三分晋国,列为诸侯。

此时,从褒城来的大夫褒珦,听说赵叔带被逐,忙入朝进谏幽王:“吾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国家空虚,社稷不保。”幽王大怒,命将褒珦囚入大牢。自此,再无人敢谏,诤路断绝,忠臣离散。

褒珦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国族人想方设法要把褒珦救出来。他们听说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广征天下美女入宫。此时的褒姒年方十四,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艳若桃李,含苞待放,花容月貌,倾国倾城。于是族人们便请求献上褒姒给周幽王,以替褒珦赎罪。


高冷美人烽火戏诸侯(乱世红颜之褒姒)(3)

周幽王和褒姒

幽王见了褒姒,一时惊为天人,果然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妃,同时也把褒珦释放了。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嬖爱,坐则叠股,立则并肩,饮则交杯,食则同器,朝夕相处,不离左右。朝政之事,渐行荒废。

当时的皇后为申后,幽王贪恋褒姒之色,居于琼台,三月不进申后之宫。申后不解缘由,有人报知祥情,申后不胜其愤。一日,引着一众宫娥嫔妃,直入琼台。正遇幽王与褒姒并膝而坐,看申后到来,褒姒也没有起身恭迎。申后忍气不过,便骂道:“何方贱婢,到此浊乱宫闱!”幽王恐申后动手,将身蔽于褒姒之前,代答说:“此朕新取美人,未定位次,所以未曾朝见。不必发怒。”申后骂了一场,恨恨而去。褒姒问道:“适来者何人?”幽王说:“此王后也。汝明日可往谒之。”褒姒默然无言。至明日,仍不往朝谒申后。

褒姒生得美若天仙,却冷似冰霜,虽得幽王万般宠爱,但入宫以来,未曾一笑。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始终不笑。为此,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奖黄金千两。到底还是虢石父善窥上意,献上一计,提议用烽火台一试。

高冷美人烽火戏诸侯(乱世红颜之褒姒)(4)

烽火台

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遍设烽火台。周王室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修筑了二十余座烽火台,每隔几里一座。一旦外敌入侵,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的烽火台也相继燃起,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望见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按约定起兵勤王,赶来救驾。

高冷美人烽火戏诸侯(乱世红颜之褒姒)(5)

烽烟

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马上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命令守兵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四方诸侯一见警报,以为外敌入侵,京城遇袭,于是各领本部兵马急速赶赴京师。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敌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山上鼓乐齐鸣,却是幽王和褒姒高坐台上饮酒作乐。幽王派人告诉各方诸侯,此间无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有劳大家了。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褒姒凭栏远眺,见城下人群扰攘,千军万马,召之即来,到此并无一事,便又挥之即去。真真如同儿戏,觉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幽王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此后,更是为之数举烽火,诸侯渐渐也就不再相信幽王了。

高冷美人烽火戏诸侯(乱世红颜之褒姒)(6)

千金难一笑,烽火却开颜

周幽王为进一步讨褒姒欢心,又罔顾老祖宗的规矩,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立褒姒所生之子伯服为太子。并下令废去王后的父亲申侯的爵位,还准备出兵攻伐他。申侯得到这个消息,不想被灭族,于是先发制人,联合缯侯及西夷犬戎攻幽王。周幽王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以征诸侯兵。由于诸侯们数次受到愚弄,这次竟然无一队兵至。

镐京守兵本就怨恨周幽王昏庸,不满将领经常克扣粮饷,这时也都不愿效命。犬戎兵一到,便勉强招架了一阵以后,一哄而散。犬戎兵马蜂拥入城,周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仓皇从后门逃出,奔往骊山。途中,他再次命令点燃烽火。烽烟虽直透云霄,还是不见诸侯救兵前来。犬戎兵紧紧追逼,周幽王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纷纷逃散,只剩下一百余人逃进了骊宫。周幽王采纳臣下的意见,命令放火焚烧前宫门,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则从后宫门逃走。可是逃不多远,犬戎兵又追了上来,一阵乱杀,只剩下周幽王、褒姒和伯服。他们早已被吓得瘫痪在车中。犬戎兵见周幽王穿戴着天子的服饰,知道是周天子,就当场将他砍死。又从褒姒手中抢过太子伯服,一刀将他杀死,只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虏。至此,西周宣告灭亡。

高冷美人烽火戏诸侯(乱世红颜之褒姒)(7)

西周灭亡

此时,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赶来救援。犬戎看到诸侯大军到了,不敢恋战,把周室财物一抢而空,纵火退却。

犬戎退走后,申侯联合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姬宜臼为天子,是为周平王。因镐京已遭战争破坏,而周朝西部土地大多都被犬戎所占,周平王恐镐京难保,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