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有工农兵大学吗(上世纪70年代的工农兵大学生)
一个曾被隆重命名,又被转眼忽略了的人群。----王蒙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曾经和自己的大学同学一起写过一本书,叫《末代工农兵学员》,她自己也写过一篇名为《我是末代工农兵学员》的文章,她尝试用拼图的方式来还原和记忆当年独特的青春时光,可见她对这段记忆的深刻。
可是,岁月荏苒,时光流逝,又还有多少人知道,这些已经渐渐隐去的这一代人?
一、被推倒的人生阶梯重新扶起
1966年,一则《五·一六通知》传遍华夏大地,中国开始了长达10年的动荡时期。全国高考取消,学校一律停课,学生罢课闹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代青年从正常途径汲取知识的阶梯被推倒废弃,历史被人为的在这个时期制造了一个文化断层。
随着动荡时期步入中期,全国的混乱场面稍有平息,恢复大学招生的议论就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焦点。1970年5月,北大、清华两所大学向中共中央提交了招生的请示报告,中央予以批转,同意两校试点招生。
一声令下,群起响应。各地开始按照上级分配的学校入学名额,对那些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进行初步推荐,上报当地县乡"革命委员会"批准,学校对其审查复核后,即可上大学。
各大学、大专院校也开始纷纷招回正在接受批斗和劳改的教师,让他们一边劳动一边教课,颇有一种戴罪立功的意味。这些被推荐上学的大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工农兵大学生,也叫工农兵学员,这是一个时代的特殊烙印。
当然,处于上世纪70年代这一大环境下,这些能够被推荐上大学的一群人,无论是通过考试还是推荐的方式,只要能够上大学就是最大的福音,因为他们终于能够脱离那种令人看不到人生希望的境地。
他们面前本已被动荡时期打碎的人生阶梯居然又被用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修复,并重新立了起来,他们深切地知道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每个人都全力以赴抓住任何一丝机会,奋力爬起,向前奔跑。
二、你追我赶力争上游
在中国历史上,工农兵学员只招收了七届,从1970年第一届开始,1976年第七届结束,共有94万人被推荐上了大学。推荐上大学模式随着"动荡时期"的结束而宣告谢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对这94万工农兵学员来说,后面的影响却经久不息。
推荐上大学模式起主要作用的是人的主观认识和评价,一个人家庭成份好坏是最基本的要求。群众推荐还算公开公正,但领导批准一关却常会出现问题,如果干部滥用职权,就会出现"走后门"现象。
一位当初在乡镇被推荐去安徽大学上学的谢姓女知青,到县里却被教育局长告知已被一名唐姓人取代,好在经过争取她上了六安师专。这个结果还算好的,当时有许多人明明被基层高票推荐,乡镇革命委员会也同意。
但一到县里或是省里,就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被取消资格,然后那些有资格决定名额的人就会换上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员名单,因这些造反派滥用职权"走后门",堵塞了很多人的希望之路,但相对于凭借造反起家的革命委员会干部,那些被取消名额的人是彻彻底底的弱者,根本无力抗衡。
工农兵学员的年龄差距极大,这主要是因为1966年开始停课的原因造成的,各大学对学生上学的年龄限制放得很宽,有17、18岁的青少年,也有30多岁的中青年,受教育程度更是参差不齐,有高中毕业,也有仅仅小学水平。
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给当时的学校老师出了一道难题。好在来上学的人都知道学习机会之不易,都能吃苦耐劳,这种主观能动性起到了很好的弥补作用。
还有多少人记得,在当年的大学校园里,到处可见他们认真学习的身影,早晨不到6点就起床读外语,晚上熄灯后还有人在厕所看书,就连吃饭都站在一起讨论问题,他们太想夺回自己丢失的岁月,一到学校就纷纷表示要尽可能多地学知识。
这样的工农兵学员认真学习的场景在所有的大学校园里不断重复出现,大家感觉人生太短,都在争分夺秒地从任何能拿到手的书籍中汲取有用的知识,来填充自己因时间浪费太久而大片空白的头脑。
针对学员受教育程度不一致,学校采取了很多办法,最有效的就是将理论教学与真正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主要思想就是开门办学。
老师首先在课堂上把所学课程提纲挈领地介绍一遍,然后带领学员进行现场教学,即大学生带着学到的理论到厂矿工地"学工"、到农村"学农"、到部队"学兵",一步到位,实现大学要求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训练的目标。
这种方法恰好跟那个时代要求把教育同三大革命运动紧密结合的要求相契合,达到了教学相长的预期效果。
三、天行健,坚持自强不息
在工农兵学员的历史上有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就是1973年张铁生被推荐上大学时,在入学考试上交白卷事件,当时媒体将他炒成了英雄。
被铁岭农学院破格录取的他,成为了江青等人推销政治野心的一个招牌,可四人帮一垮台,他就被撤职判刑入狱15年。
张铁生的所作所为正是那个黑白颠倒时代的特殊产物,文明让位于野蛮,甚至知识无用论也都有很大的市场,很多正常的事情都会被扭曲,人为地赋予不同的涵义。
随着1977年国家重新恢复高考,工农兵学员的身份,立即处于了极为尴尬的境地,特别是当年选拔干部,许多地方对工农兵学员都有限制使用的规定,这让很多有能力有成绩的人都被区别对待,没能得到提拔使用。
而当时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就是编工农兵学员的段子来嘲讽他们的知识短腿,其中一个经典的段子。
说是某工农兵学员到中学教化学,有个调皮的学生先在黑板上写了水分子式H2O,当然字迹特别潦草,老师极为气愤:"太瞧不起人了,难道我连1-1=0也不知道?"这就是后来人们对那段历史的一个看似幽默的描述。
工农兵学员来源杂,能力高低不平,但不能抹杀他们对时代和祖国的贡献。当时,工农兵学员毕业实行统一分配制,按照"社来社走、厂来厂走"的原则,他们毕业后多数又回到了自己上学前的所在单位,也有一部分被国家分配到不同的岗位。
他们虽然学习时间短,但学习的知识总量却不比现在四年制或五年制本科的少,因而在单位都很快成为工作骨干。
从现在看,工农兵学员可以说是当时"教育革命"的试验品,但真金不怕火炼,大多数人都被炼成了钢筋铁骨,他们任劳任怨、忠实肯干、重理想、讲信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工农兵学员中人才济济,涌现出了一批中央领导人、知识界的巨擘、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经济界的杰出人才,像王石、贾平凹、梁晓生、张召忠、敬一丹、李银河等。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头10年里,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时时闪现着他们的贡献和力量。
时间流逝,工农兵学员大多已退出了历史的主舞台,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特殊的年代,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努力和拼搏,进而激励后来者更加珍惜这个和平的国度,珍惜生存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