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芯片备货破千万oppo造芯初成 OPPO造芯和时间比耐力

自研芯片备货破千万oppo造芯初成 OPPO造芯和时间比耐力(1)

智能终端「造芯」战局,正在走向新的高潮。

自研芯片备货破千万oppo造芯初成 OPPO造芯和时间比耐力(2)

2022年即将结束,智能手机依旧没能走出泥沼。Counterpoint指出,中国消费者更换手机的周期已达43个月(3.58年),创下历史新高。而大部分机构也在预测,2023上半年整体出货量将持续走低。种种迹象都表明,行业寒冬犹在。

智能手机陷入存量的瓶颈,表面上需求端出了问题,消费者购买新品的动力持续萎缩。但消费电子作为一个供给拉动需求的市场,实际上是由于供给端高度同质化的产品,已无法继续应对消费者需求的高端化迁移。

高端,也是这几年国产手机的主旋律。当看到苹果在中国以不到20%的市场份额,分走了高端机市场70%的利润,各大厂商才痛定思痛,决心从屏幕、摄像头、防水再到快充进行全面对标,甚至呼喊「超越苹果」,以企图实现「高端突围」。然而外部硬件上的拉满参数,实则背离了智能手机真正的高端逻辑——芯片自研。

芯片,作为全球手机产业链最高附加值的环节之一,已经打响了新的「战事」。过去被诟病没有灵魂的手机躯壳,开始向上游产业链延伸,各家厂商纷纷亲自下场造芯。其背后逻辑也不难理解,打破体验的桎梏,重新激发换机带来的新鲜感,就要回归硬件背后的底层技术。而以芯片为首的破冰,就是完成关键创新的重要一步。

时隔一年,继首款影像专用NPU芯片马里亚纳X之后,OPPO在2022年12月14日举行的未来科技大会上,推出了第二颗自研芯片马里亚纳Y,专注提升音频体验。芯片自研能力更进一步的OPPO,如何打破硬件与体验的逆差,推动行业「转型」?

自研芯片备货破千万oppo造芯初成 OPPO造芯和时间比耐力(3)

自研芯片备货破千万oppo造芯初成 OPPO造芯和时间比耐力(4)

AI纪元,手机如何破壁?

硬件同质化,是智能手机目前最大的瓶颈。

过去几年,手机行业的迭代大多都是产品跟着供应链走。罗永浩曾直言:「我们(手机品牌)都是方案整合商,在纯技术领域没有贡献。」这反映出安卓阵营的尴尬,各大品牌的年度旗舰在屏幕、镜头和传感器上虽然都是顶配用料,但参数却相差无几。

这也是为何芯片自研无比重要。如果每个厂商都只使用一块SoC,用户体验必然会面临同质化。而芯片制造的困难程度也足够高,能够让企业构建出长远的护城河。通过软件与硬件结合的创新形式,才是真正「破冰」的关键。

过去,马里亚纳X为OPPO在影像上带来的突破,已经充分证明了自研芯片道路的正确性,也进一步验证了OPPO的芯片设计能力。截至2022年11月,该芯片的出货量已超过一千万,步入了规模化生产阶段。而这一次马里亚纳Y的目标,是彻底改写移动音频领域的用户体验。要知道,现阶段的终端音频体验,是一条拥有着庞大需求,却被硬件市场忽视的赛道。

2022年上半年,全球流媒体音乐同比增长了24.7%,中国移动音乐用户规模已达到庞大的7.06亿,同比增长在千万级别。除了用户规模,音频的黏性与使用频率也超出想象。在90后群体中,有73%以上的人每天都会进行音乐消费,Z世代日活比例更是超过82%。可以说,音频成为青中年群体的生存式刚需。随着流媒体无孔不入地渗透,重度音频消费者的受众年龄段仍在同时下沉与上浮。

但相比需求的猛增,供给端的产品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根据《2022音频产品使用现状调研报告》显示,超过58%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获得高解析度或无损音质。但至今为止,无损音频的体验辐射面依然很窄。甚至很多音频软件所谓的「无损音效」,只是将音乐音量调至更大。

此外,播放硬件也存在着先天不足。蓝牙耳机在「剪掉」耳机线之后,就陷入了音质难题。目前最新蓝牙标准的传输速率,在实际场景使用中往往只有1.5Mbps传输速率。而无损音频需要的数据传输量,大约是前者的3-4倍。这意味着,现行的智能手机已经无法满足音频消费体验升级需求。

在音频领域,硬件与体验的逆差,正是留给终端创新的缺口。如果有手机品牌能够基于用户对音频功能的刚需做加法,提供人无我有的体验,无疑是能够最快「破圈」并建立消费者黏性的方式。

对手机行业而言,音频也绝不是无意义的「内卷式」创新。曾经AirPods需求爆发造就的千亿级市场,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点。即使到2021年,AirPods的整体出货量依然达到7700万副,可见音频需求升级的长尾效应之大。

想要抢下这块「蛋糕」,终端音频的创新迫在眉睫。OPPO率先推出的马里亚纳Y,彰显其想在音频领域带头创新的野心。智能终端「造芯」战局,正在走向新的高潮。

自研芯片备货破千万oppo造芯初成 OPPO造芯和时间比耐力(5)

音频战场,芯谋与智胜

自研芯片备货破千万oppo造芯初成 OPPO造芯和时间比耐力(6)

一块芯片,究竟能提升怎样的音频体验?马里亚纳Y的出现,向市场阐释了底层创新的潜力,它通过连接、计算、能效三大关键技术突破,成功解决了音频体验的顽疾。

连接的创新,是解决如何「听得更好」。在日常音频场景中,蓝牙耳机经常被诟病音质差,甚至几千元的蓝牙耳机都会被指体验「不如几十元的有线耳机」。其中的核心问题,都是传输速率不足对音质的减损。目前蓝牙标准速率最多也只能传输48kHz/24bit的无损音频,对于更高品质的音乐则无能为力。

自研芯片备货破千万oppo造芯初成 OPPO造芯和时间比耐力(7)

为解决这一问题,马里亚纳Y自研并集成了比传统蓝牙快400%、高达12Mbps的蓝牙速率,使其能够覆盖目前最高规格的192kHz/24bit无损音频的超大数据量,让无线耳机也能拥有无损音质。

软件上,将音频压缩能够提升传输效率。为此,OPPO自研的URLC编解码协议,能够支持动态码率,根据外界信号干扰变动,实时调整传输速率,做到该快则快,该稳则稳。以无损编解码的方式,让完美音质不被有线束缚。

同时,芯片带来的不是独占而是「开放」。OPPO在设计芯片之初就考虑到其兼容性,并希望将无损能力释放给其他设备,实现对传统蓝牙设备的全面覆盖。基于对LHDC、LDAC、SBC与AAC等多种音频的编解码支持,马里亚纳Y能够实现对传统蓝牙设备的全面覆盖。

计算的创新,是芯片「越级」的算力提升。作为首个集成NPU单元的蓝牙音频SoC,马里亚纳Y高性能NPU单元算力达590 GOPS。同时,DSP算力为25 GOPS,这也是全行业性能最强的DSP之一(目前全球销量最高的耳机芯片的算力为9 GOPS)。

超强的算力结合先进的AI算法,马里亚纳Y首次在音频端侧实现了「声音分离技术」,能够识别与分离人声及特定乐器声。以此为基础,马里亚纳Y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听音体验,并落地两大个性化方案。

其一,是自定义全景声,可以满足千人千面的听音标准,让用户自行定义体验。在马里亚纳Y的算力支持下,用户可以自定义修改每一条音轨的音量,甚至是每一条音轨在虚拟声音空间中的位置,从而创造全新的全景声听感。例如喜欢听人声的用户,可以将歌手的声音拉近,得到TA在耳边吟唱的体验。

其二,是针对音频识别的万能全景声。一首歌曲要做全景声效果,必须在音乐制作时就采用特殊的格式。但华语音乐的许多唱片,包括老唱片都不支持「杜比全景声」等特殊格式。

马里亚纳Y所做到的,是像AI修复老相片一样,通过重新定位渲染空间,将普通音频实时转化为全景声,形成沉浸感的听觉体验。未来,AI能力还有更大潜力可以挖掘。如利用声音分离技术提取人声与噪音,能实现更纯净的通话降噪。再如,声音分离技术可对老电视剧的人物对话进行增强,通过耳机就实现老片翻新。

强大性能的背后,是马里亚纳Y「下一代无线系统」的先进制程工艺。对芯片行业而言,6nm是先进制程与成熟制程的分水岭,这也是对马里亚纳6nm芯片设计专长的拓展。

在此基础上,马里亚纳Y还采用全球最先进的N6RF射频芯片工艺。全球范围内应用这一工艺的,目前只有苹果H2芯片、苹果S8芯片的GPS模块与OPPO 马里亚纳Y。

射频芯片,被行业称为芯片设计中的「一座大山」。因为设计中各种指标的均衡也没有定论,很多指标要求都需要挑战工艺极限,设计创新性电路结构,这极大考验研发设计人员的经验积累。

自研芯片备货破千万oppo造芯初成 OPPO造芯和时间比耐力(8)

OPPO这次使用的是台积电最新的射频工艺,其尚未经过市场的充分验证。对OPPO来说,这是一场「摸着石头过河」的实验,每一步都必须走得非常谨慎。而马里亚纳Y的成功推出,也意味着OPPO攻克了将先进制程应用于射频系统的难题。

自研芯片备货破千万oppo造芯初成 OPPO造芯和时间比耐力(9)

自研解局,OPPO的「芯征程」

三年积累,让OPPO持续夯实芯片自研的技术底气。

从2019年开始,OPPO就开始组建芯片团队,实现最关键的从0到1、从无到有,克服了很多困难。从马里亚纳X到马里亚纳Y,OPPO自研芯片又迈出了一大步。相比于第一颗需要搭配主平台芯片才能使用的自研芯片。马里亚纳Y是OPPO首个SoC芯片解决方案,能够完整负责一个蓝牙音频设备的所有功能。

这不仅标志着OPPO首次打开了连接芯片设计的新领域,具备了蓝牙连接的软硬件全套能力,也意味着这家公司首次具备计算与连接能力的蓝牙SoC平台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马里亚纳Y 还帮助OPPO拓宽了以自研芯片为中轴的垂直整合领域,为万物互融奠定必备的底层连接能力。

半导体是资金技术双密集型行业,人才、资本都是竞争力。对中国企业来说,造芯最缺的是耐心。在自研芯片的道路上尊重客观规律,隔绝外界的压力,不妄想弯道超车,坚信循序渐进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扛起带动产业链创新升级的旗帜。马里亚纳Y的出现,证明了OPPO比我们想象中更有耐力。

自研芯片备货破千万oppo造芯初成 OPPO造芯和时间比耐力(10)

在马里亚纳Y的背后,是OPPO纯粹的造芯之路,不被营收压力所限,也无须考虑造芯本身的成本与收入比,而是只围绕用户体验做提升,采用加法思维提升价值。通过对芯片提前且持续地投入,让OPPO得以撬动着国产手机、乃至科技行业下一场竞赛的先机,也做好了高端化冲刺的中长期准备。

正如OPPO创始人陈明永所言,没有底层核心技术,就不可能有未来。马里亚纳Y的发布,证明了OPPO自主造芯的坚定决心与进步速度。此刻的「芯征程」,只是OPPO布局底层核心技术护城河的一步。将芯片掌握在自己手中的OPPO,拥有了能带来更多芯云一体、多端融合的可能,也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万物互融体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