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平阳婚礼习俗(温州平阳县婚嫁习俗)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近涵

“娘啊娘!囡儿勿嫁山头垟。若嫁山头垟,上岭仰翻天,下岭倒头扦。大猫当邻世,山鸟当鸡啼。火笼当棉袄,蓑衣当棉被。竹片当灯点,茅杆当板壁。床头放尿桶,床下关猪娘。常年吃番丝,一年断粒米。江蟹黄鱼无我份,勿想鱼鲜和虾皮。砍柴被刺戳,山高担勿落。一脚着溜去,老命无下落。娘啊娘!囡儿勿嫁山头垟。

”在平阳,“哭嫁谣”作为童谣的特殊形式,以哭诉的形式,表达了女子出嫁时亲人间的牵挂。

这种另类的送嫁方式成为一种仪式代代相传。

平阳,一个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县,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婚嫁习俗便是其中之一。由于我县历史悠久,各地婚嫁习俗虽在细节上略有不同,但看亲、合婚、定亲、娶亲、回门等流程还是较为一致。

温州平阳婚礼习俗(温州平阳县婚嫁习俗)(1)

据了解,一般适婚男女经媒人介绍后,还要以“看亲”的方式互相了解。在双方确定结婚后,媒人会将女方庚帖送交男方父母进行“合婚”,由于信仰不同,不少家庭便省去了这个程序,“定亲”前,双方便会商定定亲礼物、礼金等。“现在一般都要准备‘状元红、桂圆、莲子、枣、肉、糖金杏、面、糖、鸡、子孙鱼’等十样以及黄金等物品,同时,双方还要设宴请客。”一位喜铺老板娘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老百姓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部分物品、礼仪已被省去或代替,如糖金杏,不少人就用火龙果替代。

婚嫁前,女家要准备好被褥、衣物、包等陪嫁物品,等候新郎上门娶亲。新郎携子孙灯,率车队将新娘迎回家中。新娘入门前要跨过火盆(现多用烧稻杆替代),再接受一盏茶,并给端茶的孩子一个红包。之后,夫妻还要互喂汤圆。次日,新娘要先谒见舅姑长辈,长辈要给新娘红包,称为“相见”。第三日,新婚夫妇赴外家相见赴宴,称为“回门”。婚后的端午、中秋等佳节,新娘还要以食品等馈送外家。

在我县,青街还保留着古老而有趣的畲族婚嫁习俗。在整个婚娶过程中,以唱歌贯穿始终。婚嫁迎娶当天,新郎会领着迎亲队伍“叫亲”。新娘的姐妹和嫂子们则用板凳和杉树刺“拦次郎”,关起大门。双方分别唱起《开门歌》和《接亲歌》。女方还要举行“考次郎”“借镬”活动。男方借女方炊具办酒席,以象征生活永恒和实在。如今,青街的畲族婚嫁习俗仍保留着哭嫁、背新娘、抱新娘、留轿、对歌等婚礼环节,成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年的“三月三”,都会有不少游客前往体验这种独特的嫁娶习俗。

温州平阳婚礼习俗(温州平阳县婚嫁习俗)(2)

我县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婚嫁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被简化。近年来,我县深化移风易俗改革工作,倡导婚事新办,引导广大群众养成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文明的婚俗新风,不少群众开始将婚礼简化,把习俗淡化。

“我毕业后参加了不少同学和朋友的婚礼,每次都能感受到一对新人在婚礼上是多么‘身不由己’,繁琐的习俗一步步,一场婚礼下来,新人往往累到虚脱。”90后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年轻人结婚想要简简单单,开心就好,而一般长辈们想要喜喜庆庆,较注重传统习俗。在他看来,不管婚礼的习俗如何变迁,简单或者繁琐,婚礼仪式或隆重奢华,或者低调从简,任何一种形式的婚礼,都是对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最真诚的祝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