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1)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唐朝时期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大唐处于封建社会盛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地频繁与活跃,都给文化艺术地发展带来了新地机运,使绘画艺术形成灿烂辉煌的局面,涌现出一批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画家。

唐代绘画体裁仍以人物画为主,宫廷衙署及寺观壁画占相当比重,褒扬功勋的功臣画像仍在继续,石窟及寺观壁画较南北朝有着更大的发展,其规模之宏伟、技艺之卓绝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佛寺壁画中流行大型的经典题材,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穿插描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塑造的佛教形象中人性化的成分明显增强,甚至出现以宫娃为模特塑造菩萨形象的现象,附于佛寺壁画中的供养人占了更大壁面,这一切都展示出佛教绘画适应社会好尚而趋于世俗化的倾向。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唐朝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都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书法作品,楷书、草书、行书在唐朝也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具有鲜明突出的时代特点,对后世的书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书至初唐而极盛”这一说法。此外,唐朝的书法教育也为唐朝书法取得非凡成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是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

这里分享的是唐代时期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2)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 ),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

颜真卿出身琅琊颜氏,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一度光复河北。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他的传世书迹极多:《楷书自书告身帖》《行书祭侄季明文稿》《楷书多宝塔碑》《楷书麻姑仙坛记》《楷书东方朔画像赞》《楷书颜勤礼碑》《小楷罗婉顺墓志铭》《楷书西亭记残碑》《楷书争座位帖》《楷书陋室铭》《楷书大唐中兴颂》《楷书颜氏家庙碑》《楷书千字文》《草书瀛州帖也叫刘中使帖》《行书将进酒》《行书湖州帖卷》《楷书竹山堂连句》《楷书鲜于氏离堆记》《楷书臧怀恪碑》《李玄靖碑》《郭家庙碑》《元次山碑》《宋璟碑》《干禄字书》《金天王庙题名》《夫子庙堂碑》《行草祭伯父文稿》《行书蔡明远帖》《裴将军诗》《让宪部尚书三表帖》《楷书郭已虚墓志》《楷书王琳墓志》《行书乞米帖》《楷书赠和州刺史张敬因碑》《节录殷君夫人颜氏碑》《楷书集字五言春联》《节录颜君庙碑》《行书鹿脯后帖》《行书一行帖》《行草寒食帖》与《乍奉辞帖》《行书文殊帖》《行草广平帖》《行书春田诗帖》《行书讯后帖》《多宝塔碑》《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等。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帖》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3)

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帖》全图

颜真卿楷书墨迹欣赏《自书告身帖》,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藏。

此帖又称《自书太子少师告》,为颜真卿晚年的名作,自署书于建中元年(780年)八月二十八日。纸本,告文一篇,三十三行,二百五十三字,结衔小字十三行。其书法苍劲谨严,沉稳厚重,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詹景风称此书:“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董其昌谓:“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

《自书告身》为内府旧藏之物,前有纯庙前有御书十余行,隔水绫上复嵌御书数小行,后有米友仁、蔡襄、董其昌三跋,又朱朗白一跋,颜书墨彩已脱。后为清宫石渠宝笈之物,因何出宫有二说。《中国书法全集》颜真卿卷内称“清梁清标、安歧以及清内府收藏,后赐与恭亲王奕”,为清宫赏赐奕之物。此说当因内有“恭亲王章”、“正谊书屋珍藏图书”等印为据。而从《翁同龢鉴藏大系略稿》知,此件为1861年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之后散出宫外的。

帖前有乾隆“唐颜真卿之告” 六字。后面有蔡襄、米友仁、董其昌跋。蔡跋:“鲁公末年告身,忠贤不得而见也。莆阳蔡襄斋戒以观,至和二年十月廿三日。”米跋:“右颜真卿自书告。绍兴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恭览、审定。”是帖曾收入宋内府,后又曾为韩 胄、贾似道,明韩逢禧,清梁清标、安歧以及清内府收藏,后赐与恭亲王奕 。钤有“绍兴”、“内殿秘书之印”、“安歧之印”、“乾隆御览”、“恭亲王章”等鉴藏印。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祭侄季明文稿》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4)

颜真卿《行书祭侄季明文稿》全图

颜真卿《行书祭侄季明文稿》,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颜真卿50岁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麻纸本,行书 纵28.2厘米 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另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颜真卿行草书的代表作,当时正值颜真卿半百。

书法界有说字如其人。颜真卿出生忠烈之家,为人大气凛然,这种精神同样寄托于书法作品中。从建稿起,经过后期修文改善,正反映出颜真卿行文构思特点,详尽交代文路始末,将情怀完全抒于行文,文笔神采飞扬,走笔雄浑,凸显特色,舒畅写实,将所有的运笔和收线都做到恰到好处。

全篇运用圆润强健的笔法,秉承篆书的流转神采。从开头到结尾,虽然因为只在毛笔的墨汁干枯时再醮墨,导致墨色因停顿有新墨开始,墨汁有浓有淡,但是整篇文章一笔完工,行文流畅。此帖被后世书法界赞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5)

颜真卿《多宝塔碑》全图

颜真卿《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早期的得意之作。书写严谨真实,承接虞、褚的风格,同时借鉴唐人当时的书法风格而作,这显示出颜真卿在虚心求教的同时,有特别注重汲取民间艺术的优势特征,将整篇碑文构造严密结构,字里行间雄浑娟秀,收笔饱满,字正方圆,入笔苍劲有力又活灵活现,也是他继承传统书法风格的代表作。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6)

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之一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7)

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之二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8)

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之三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9)

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之四

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颜真卿曾游览于南城县麻姑山一座古坛时,在土壤中发现螺蚌壳化石。他便有感而发,为此著作《抚州南城麻姑山仙坛记》。这并不单是为了记叙这件事情,而是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这个碑文庄重严厉、雄浑娟秀,深受历代书法家的推崇,成为颜真卿六十多岁时的又一力作。这部作品是颜真卿楷书风格已经有所造诣的时候的作品,后期欧阳修这部作品时曾评价说,这幅碑文俊秀雄浑,运笔精悍,笔画强劲有力,后世常常赞叹此碑为“天下第一楷书”。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东方朔画像赞》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10)

颜真卿《东方朔画像赞》楷书,36行,30字,在山东陵县。碑额篆书“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天宝十三年(754)十二月立于德州。晋夏侯湛撰文。碑阳赞12行,阴记17行,行楷30字。

这是颜真卿四十五岁时写的,大楷字径约十厘米。平整峻峭,深厚雄健,气势磅礴。苏东坡曾学此碑,并题云:“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本,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东坡题跋》卷四)。明人有云:“书法峭拔奋张,固是鲁公得意笔也。”宝晋斋本《东方画赞》,传为王羲之小楷。鲁公变小字为大字,易清朗俊秀为刚劲雄强,应说是师古而不泥古。假如说比此碑早二年的《多宝塔感应碑》还比较清秀,与后来的颜书面貌有所不同的话,那末,此碑已初具后来颜书的规模。此碑在研究颜书的发展上有重要意义。

原石多经剜刻,面目全非。传世有宋拓佳本。苏轼曾高度评价这幅碑文,指出在颜真卿所有的作品当中,只有这部作品现实了清俊与雄浑的风格。字里行间不乏清晰与深渊,与其他版本截然不同,但都不如颜真卿这部作品深刻、隽永。明朝更有人赞誉这部作品的书法峻峭力拔、奋笔求张,认为这确实是颜真卿的又一力作。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楷书颜勤礼碑》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11)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全称为《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这幅碑帖是颜真卿在71岁的时候为他的曾祖父颜勤礼所作的神道碑,主要用于古人墓前开阔道路所用,修建石柱来作为标志,将这个标志称为神道,就是所说的墓碑。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12)

碑文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颜氏祖辈们所做的生前功德,并记载颜家后世子孙的丰功伟绩,现在这副碑文已经被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罗婉顺墓志铭》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13)

颜真卿小楷书法《小楷罗婉顺墓志铭》(初拓本),志目全称《大唐故朝议郎行绛州龙门县令上护军元府君夫人罗氏墓志铭(并序)》。罗婉顺墓志铭由其外侄孙特进上柱国汝阳郡王李琎(唐容宗李旦之孙)撰写,颜真卿书丹。志石高、宽均为51.4厘米,楷书,27行,满行28字,共728字,有界格。志石2020年夏日出土于陕西咸阳。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14)

篆盖“唐故龙门令元府君夫人罗氏墓志之铭”四行十六字。

颜真卿结衔“长安县尉”,其书时当在天宝五载、六载志主卒葬之间。是志书迹,可证开元天宝年间颜真卿辈书法受褚遂良书风影响之情形。

志主罗婉顺(672—746),字严正,本姓叱罗,鲜卑人,北魏孝文帝时改姓罗,为龙门县令元大谦(字仲和)夫人。天宝五载三月五日卒,六载二月三日合祔于咸阳县武安乡元大谦祖茔。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15)

颜真卿《西亭记残碑》之一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16)

颜真卿《西亭记残碑》之二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17)

颜真卿《西亭记残碑》之三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18)

颜真卿《西亭记残碑》之四

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唐大历十二年(777)立碑,颜真卿时年六十九岁。左侧残高112厘米,右侧残高133厘米,宽约95厘米,厚约40厘米,碑身四面环刻楷书,碑阴上部浅刻有篆字“柳文畅西亭记”,林霄、陈钦夫妇及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捐赠。现藏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争座位帖》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19)

颜真卿《楷书争座位帖》之一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20)

颜真卿《楷书争座位帖》之二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21)

颜真卿《楷书争座位帖》之三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22)

颜真卿《楷书争座位帖》之四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23)

颜真卿《楷书争座位帖》之五

颜真卿《楷书争座位帖》第一部分。亦称《论座帖》信札拓片,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仆射郭英又的书信手稿。行草书,传有七纸,约64行。此帖本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于词句间,本不着意于笔墨,却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信笔疾书,苍劲古雅,历来为书家所推崇,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壁”。苏轼曾于安氏处见真迹赞曰:“此比公他书犹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

颜真卿《争座位帖》原迹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北宋长安安师文以真迹模勒刻石,石现在陕西西安碑林。因摹刻精妙且真迹失传,好事者皆以该本为据辗转翻刻,故传世诸本以其最为所重。今北宋拓本已不传,南宋拓本亦稀如星凤。此本43行“出入王命” 之“出”字完好无损,当为南宋所拓。末有清何绍基手书小字长篇诗跋。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陋室铭》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24)

颜真卿《陋室铭》之一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25)

颜真卿《陋室铭》之二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26)

颜真卿《陋室铭》之三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27)

颜真卿《陋室铭》之四

颜真卿《楷书陋室铭》释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大唐中兴颂》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28)

颜真卿书法楷书《大唐中兴颂》全图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29)

颜真卿书法楷书《大唐中兴颂》局部

全称《大唐中兴颂》,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于摩崖,时年六十三岁,楷书,现在湖南祁阳县浯溪。书于大历六年(771年)六月。楷书,元结文。416.6×422.3厘米。凡21行, 行 25字。刻于湖南祁阳浯溪崖壁,竖写左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本。

元结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罢官后居于浯溪,溪边山岩峰峦叠障,石壁嶙峋,《中兴颂》就刻在其中最大的一块石壁上。此文记平安禄山之乱,颂唐中兴之事。此刻石书风磊落奇伟,石质坚硬,经千年尚保存完整。《集古录》称赞此摩崖刻石“书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广川书跋》评为:“太师以书名,中兴颂尤瑰玮,故世贵之”。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颜氏家庙碑》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30)

颜真卿《楷书颜氏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作者颜真卿,是为其父颜惟贞刊立,刻于建中元年(780)。颜真卿时年72岁,正是踌躇满志之时,书法风棱秀出、精彩纷呈,为晚年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与李阳冰篆额,世称“双璧”。此碑首行下刻有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八月二十九日重立时李准跋文。据跋文记,此碑经唐室离乱,倒卧于郊野尘土之中,至北宋太平兴国七年李延袭发现后,才移入府城孔庙内。据《校碑随笔》等书记载,碑文第三行“祠堂”之“祠”字钩笔,惟宋拓本完好,明时已凿粗。如“李阳冰篆额”之“阳”字第三撇未损,“冰”字完好,“额”字右“页”直笔未损,则是宋拓“祠”字完好本中的上品。此碑至今虽然完好,然由于历来传拓过多,字口渐变,风神已差。

此碑现存西安碑林,因四面环刻的缘故,所以又称之为《四面碑》,两面各二十四行,行四十七字,两侧各六行,行五十二字。《家庙碑》属颜真卿晚年(七十二岁)之作,笔力雄健,结体茂密,为颜真卿书碑中最为完好者,代表了颜氏楷书的最高成就。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千字文》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31)

唐代颜鲁公颜真卿真书《千字文》之一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32)

唐代颜鲁公颜真卿真书《千字文》之二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33)

唐代颜鲁公颜真卿真书《千字文》之三

唐代颜鲁公真书《楷书千字文》颜真卿书法楷书欣赏《千字文》图片14张选取三张赏析。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瀛州帖》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34)

颜真卿行草书《草书瀛州帖》墨迹,纵28.5厘米,横43.1厘米,8行,行41字。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瀛州帖》,又名《刘中使帖》,是著名的颜书墨迹之一。为唐代颜真卿闻知河北藩镇叛乱之将吴希光已降、卢子期被擒获的捷报时,所写的尺牍,行草书,8行,行41字。此帖笔力雄健,线条遒逸联绵,可与《祭侄文稿》相媲美。此帖又名《瀛州帖》,是著名的颜书墨迹之一。从帖的内容看,讲的是讨伐安禄山叛乱取得了胜利,颜真卿闻讯感到十分欣慰。据考,这段史事约发生在大历十年(775)或十一年(776),当时颜真卿是六十七或六十八岁。颜真卿曾是坚决反对安禄山叛乱、维护国家统一的盟主,后因反对权相元载弄权蔽主而遭排挤,大历元年(766)被贬至湖北、浙江、江西等地作地方官。尽管有这样的遭遇,从此帖看,这位“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老臣,仍时刻系心于唐王朝的安危。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将进酒》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35)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一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36)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二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37)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三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38)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四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39)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五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40)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六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41)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七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42)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八

颜真卿行书欣赏《行书将进酒》集字版书法图片8张颜真卿开拓了书艺的崭新的话恢宏境界: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幽为后世立则。释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

释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行书《行书湖州帖卷》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43)

传颜真卿书《行书湖州帖卷》卷,唐,传颜真卿书,纸本,行书,纵27.6厘米,横50.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江外唯湖州最卑下,今年诸州水并凑此州入太湖,田苗非常没溺。赖刘尚书□抚,以此人心差安,不然,仅不可安耳。真卿白。

鉴藏印有:宋“政和”两方(皆伪)、“绍兴”三方(右中左上两印伪)、“机暇清赏”、“内府书印”,元“北燕张氏珍藏”、“端本”,明洪武内府“司印”、“项墨林鉴赏章”,清“梁清标印”、“仪周鉴赏”等。

此帖为传颜真卿所书的一通信札,讲述湖州地区发生水灾,百姓得到安抚一事。根据书写的内容和史料推测,书写时间应在唐大历七年(772年)以后,即颜真卿任职湖州刺史期间。但经专家鉴定,此帖非颜氏所书,理由如下:其一,书写所用纸张为加粉砑光的竹料纸,而这种纸在宋代才出现。其二,在书写风格方面作者用笔圆转连绵,侧媚多姿,墨色华润,与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的悲切、《争座位帖》的激昂意态迥别,亦缺少颜书中锋多“屋漏痕”意。因此可推断此帖为宋人之仿本。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行书《楷书竹山堂连句》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44)

传为颜真卿书《楷书竹山堂连句》册,唐,传为颜真卿书,绢本,楷书,15开,各开纵28.2厘米、横13.7厘米不等。故宫博物院藏。选取三张欣赏。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45)

鉴藏印有宋“绍兴”、“御府之印”、“缉熙敬之”及明王世懋,清梁清标、安岐,近代叶恭绰,现代张珩等诸家鉴藏印。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46)

首开前裱边有楷书题签“颜鲁公竹山连句诗帖,上上品”一行。后纸有宋米友仁,清姚鼐、铁保三段题跋。

唐大历九年(774年)三月,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在朋友潘述家的“竹山堂”中与部属李萼、陆羽、释皎然、陆士修、韦介等人聚会饮宴,席间吟诗,每人依次各作两句,相联成篇,是为《竹山堂连句》。后传为颜氏书录,时颜氏66岁。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47)

此书原装裱形式是整幅,后割裱成册,几近百衲,章法已破。颜氏楷法一般横画细,竖画粗,雄强博大,气势磅礴,楷书墨迹首推《自书告身》,清雄严谨。而此书横、竖用笔毫无变化,无粗细之别,千篇一律,拘滞平板。然而册后米友仁奉宋高宗命跋尾两行,却是绍兴御府故物,可知此册裁减最迟不晚于绍兴时,但非颜氏墨迹。至于是唐人还是宋人的临本目前说法不一。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楷书鲜于氏离堆记》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48)

颜真卿《楷书鲜于氏离堆记》(762年)。楷书,字大三寸,为颜真卿53岁所作,正值其书法艺术中期,书风渐熟。其用笔雄逸,字画刚健,结体宽博挺然,形势精绝,斩金截铁。且是摩崖大字,丰硕伟岸,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为颜书大字的杰出代表。可惜只残存47个整字和7个残字。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楷书臧怀恪碑》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49)

颜真卿《楷书臧怀恪碑》(763年作),藏西安碑林。颜真卿撰并书,正书。骨骼略瘦于《家庙》等碑,结体较疏缓,风神开张雄强。或认为柳公权学颜由此入手。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李玄靖碑》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50)

颜真卿《李玄靖碑》,全称为《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碑原立在江苏句容县茅山玉晨观。据《金石萃编》载:“碑已断裂,约高一丈余,广三尺二寸五分,厚一尺四分。四面刻,前后各十九行,两侧各四行,行皆三十九字,正书。”古代刻碑的通例是先用朱笔把碑文写在右面上,称为“书丹”或“用丹”,然后刻工依字迹刊刻,一般碑额为标题,碑阳(正面)为正文,碑阴(背面)碑侧(左右)为题名。可能是碑文太长,也可能是表示碑主的事迹多得说不完而有意刻满碑的四面,因而称为四面碑。

《李玄靖碑》雄浑壮美,高古苍劲,气势追人,具有篆隶笔意。用笔平正遒婉,圆健浑厚,笔画疏密得当,规整稳定。笔力深沉含蓄,结字开张舒展。正如梁谳《承晋斋积闻录》说的那样:“颜鲁公茅山《李玄靖碑》,古雅清圆,带有篆意,与《元次山碑》相似,乍看去极散极拙,多不匀称,而其实古意可掬,非《画像赞》、《中兴颂》所可及。”也许“鲁公字到《李玄静碑》已古”(梁谳《承晋斋积闻录》),不是初学者能够学得到家的,因而没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那样出名。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郭家庙碑》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51)

颜真卿《郭家庙碑》(764年作),藏西安碑林。郭子仪为其父建家庙,由真卿撰文书碑。至此颜书面目已成熟。《多宝塔碑》肉胜于骨,而此碑用笔圆而劲,丰腴恬适,气骨风流,锋芒转换间神明焕发,且具清灵古拙韵趣。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元次山碑》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52)

颜真卿楷书《元次山碑》,29.2×34.0厘米,石在河南鲁山青条岭一高校园。唐大历七年(772年)。颜真卿撰并书。浑厚苍劲,气势磅礴,富有朝气,为颜真卿书法成熟期之作品。颜在风格处理上以“渟涵深厚,见其业履之纯”。朱长文尤赞其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王羲之、王献之以来,未有如鲁公者。此书当从深情厚意中孕育而出。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宋璟碑》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53)

颜真卿《宋璟碑》,公元773年作,碑原在河北沙河县,明中叶复出土。学者认为从《瘗鹤铭》出入笔法笔意,纡徐蕴藉,传达出古朴高浑之风流,雍容秀拔之气骨。黄庭坚说:“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干禄字书》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54)

颜真卿《干禄字书》。欧阳修有评:“鲁公喜书大字,惟干禄字书法最为小字,而其体法持重舒和而不局蹙,《麻姑仙坛记》则道峻紧结,大为精悍,把玩久之,笔画巨细皆有法,愈看愈佳,然后知非鲁公不能书也。”(《集古录》)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金天王庙题名》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55)

颜真卿《金天王庙题名》(758年作),此为颜真卿自蒲州刺史贬为饶州刺史时游华岳庙之题名,楷书。字迹奇伟遒劲,运笔圆而劲,由方趋圆,硬弩欲张,雄姿挺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夫子庙堂碑》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56)

颜真卿《夫子庙堂碑》(752年作),此碑原在陕西扶风。运笔力足锋中,如锥画沙,空间的分割极其均衡,结体方正严密,始终一贯,无一懈笔。且健之以骨而不剩骨,腴之以肉而不剩肉,既吐露风神,又姿媚映人,是年少鲜华时之书。当然也呈现出嫩稚、窘拘的另一面。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草祭伯父文稿》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57)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之一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58)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之二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59)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之三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60)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之四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61)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之五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62)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之六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63)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之七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758年作),或称《祭伯父豪州刺史文》、《告伯父文稿》。现有刻本,最早的为《甲秀堂帖》。干元元年颜真卿被御史唐旻诬劾,贬饶州刺史(治所在今江西波阳),遂祭其伯父颜元孙及一门去世者。此即为祭文稿本,或行或草,刚劲圆熟,与前之《祭侄文稿》及后之《争座位帖》为颜氏著名“三稿”。此稿在用笔上中锋运转,以沉着凛然为崇尚,不取侧锋之妍,故溢盈篆箱气息。且一任纵笔,无意于工拙,不计其布置。然每字活泼圆动,行气贯串,全篇风神洒脱。王世贞曾以此帖与《祭侄季明文稿》比较,云:“此帖与祭季明侄稿法同而顿挫郁勃似少逊之,然风神奕奕,则祭季明侄稿似不及也。”看来“三稿”为同一类型风格,而因内容与撰写时的心境不同,又各有特色。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蔡明远帖》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64)

颜真卿《行书蔡明远帖》(772年作),或称《与蔡明远书》等。行书十八行,一百零四字。曾归罗振玉,罗氏有影印本。和上“三稿”创作心境不一样,此是在较恬静的心境中,作一般内容的赠送文字。因此作品笔韵流荡之律动,气势转换之迅缓都与前“三稿”不同。此帖有一种疏淡的意境,脱俗的气韵。黄庭坚尤为敬服,曾云:“笔意纵横,无一点尘埃气,可使徐浩服膺,沈传师北面。”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裴将军诗》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65)

颜真卿《裴将军诗》或称《送裴将军诗》,刻入《忠义堂法帖》,传为真卿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墨迹本,纸本。无署款及书写年月,凡21行,93字。具有剑拔弩张之势,雄姿英发之概;神龙变化,气势磅礴。且融合各体,顾盼生姿,其间正书则如泰山之镇,巍然屹立;行草则龙虎振威,不可逼视。此如一首狂飚曲,对裴将军的豪放生命情调进行颂赞。释文:裴将军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腾陵何壮哉。将军临北荒,恒赫耀英材。剑舞躍游电,随风萦且回。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嵬。入阵破骄虜,威声雄震雷。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让宪部尚书三表帖》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66)

颜真卿 《让宪部尚书三表帖》之一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67)

颜真卿 《让宪部尚书三表帖》之二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68)

颜真卿 《让宪部尚书三表帖》之三

颜真卿 《让宪部尚书三表帖》作于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其中《让宪部尚书表》为唐肃宗授颜真卿为宪部(即刑部)尚书时,颜真卿自薄自谦、表示辞让的奏章。时间早于《祭侄文稿》(758年)一年,为安史之乱爆发后17个月后。颜真卿在此表中对自己因固守平原而被擢升,表示谦让,以为此乃人臣本分。而对弃郡却抱着戴罪的心理,要求朝廷“重贬臣一官,以示天宪,使天下知有必行之法,则有必赏之令”。全文共615字。因现存刻石多种,分居各地,未能得到书法史学界重视,原因之一就是版本大同小异,以拓传拓,以讹传讹,颇失颜书风貌,未能显现颜书风韵。不论笔法与刻工与《争座位稿》大相径庭。而本次展出的《让宪部尚书表》残卷在很多方面出色地表现了颜真卿书法艺术特点,加之精湛的刻石艺术,高度忠实地再现了颜真卿墨迹本涵盖的信息。应列为颜真卿行书不可多得的代表作品。虽为残卷,不失为一件难得的对颜真卿书法艺术研究文献的重要补充。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楷书郭虚已墓志》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69)

颜真卿《楷书郭已虚墓志》,楷书。1997年河南省偃师出土。据有关专家鉴定,这是当前我国发现的颜真卿最早的书法艺术作品。

此墓志青石质,长104.8厘米,宽106厘米,厚16厘米,盖顶篆书为“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四边线刻有瑞兽及花纹。志文楷书,35行,满行34字,共1150字,有浅线界格,字体端庄工整,刻工十分精细。

这一墓志在书法研究史上的作用尤其重要,《夫子庙堂记》残碑和《多宝塔碑》是过去发现的颜氏早期书法作品(写于公元762年),这方墓志撰写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在时间上早于上述两个作品。颜真卿当时是41岁,其书法艺术已有相当浓厚的功底。

墓志文统篇规整统一,单字结构严密,笔道刚劲有力,较之现藏最早的北宋多宝塔碑拓本影印本,保持了颜氏楷书风格的原风原貌,是研究颜体早期书法成就弥足珍贵的资料。

这一墓志补充了一些唐史的不足,间接地反映了当时唐王朝与吐蕃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一部分历史的真实状况,对历史研究有一定价值。现这块墓志珍藏在偃师商城博物馆。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楷书王琳墓志》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70)

颜真卿书《楷书王琳墓志》之一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71)

颜真卿书《楷书王琳墓志》之二

唐,颜真卿书《楷书王琳墓志》。志全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2003秋,洛阳龙门镇张沟村出土颜真卿书于开元廿九年(741年)。石灰岩质,纵90厘米、横90.5 厘米。四侧刻云纹饰,唯下侧有“开元廿九年记”数字。志全文32行,满行32字,有浅界格。

撰文者为王氏之夫徐峤,徐峤两《唐书》有传。官至“润州刺史、江南东道采访处置兼福建等州经略使、慈源县开国公”。曾“撰易广义卅卷、类二戴礼百篇、文集卅卷”。洛阳近年出土的《桓臣范墓志》,为徐峤于开元廿七年(739年)所撰。

开元廿九年王琳卒于润州,徐峤悲痛欲绝,亲志其铭。翌年,峤卒。徐峤文采超人,所撰王琳志铭气度不凡,志文为颜真卿所书。此时徐峤五十多岁,颜三十余岁,职位不高。徐峤让颜书丹,可谓慧眼识珠。

颜真卿逢开元盛世,“举进士、登甲科”,证明其文采超人,书法精湛。所以,不久就任校书郎。徐峤托颜真卿书志文,应当说是颜真卿又一次施展才能的机会。《王琳墓志》让我们领略了颜真卿早年书作的魅力。

今观王琳志,应当说,颜青年时代,已崭露头角,其书已呈现出独特的风格。随着岁月递增,其书渐臻完善,直至炉火纯青。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乞米帖》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72)

颜真卿《行书乞米帖》,约书于永泰元年(765年)。拓本。行书,信札。36.5×16.5厘米。凡4行,计44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据宋欧阳修《集古录》云:“此本墨迹在余亡友王子野家。子野生于相家而清苦甚寒士,尝模帖刻石遗于朋友。”米芾《宝章待访录》云:《乞米帖》“真帖楮纸在朝请郎苏 处,度支郎中舜元子也。得于关中安氏,士人多有临拓本。此卷古玉轴,缝有‘舜元'字印,范仲淹而下题跋。”后真迹迷失。可见北宋时,已有临拓本传世。《忠义堂帖》不见“舜元”字印及诸人题跋,当是以模本入石者。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楷书赠和州刺史张敬因碑》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73)

颜真卿《楷书赠和州刺史张敬因碑》,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长白端方旧拓本。

张敬因残碑书刻年月无考。楷书,碑文一通。碑石已佚,形制不详,拓本所见已残损过甚,今存凡8行,行4至6字。另存漫漶小字5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长白端方旧拓本。此碑又称《赠和州刺史张敬因碑》。撰书者和镌立年月均泐。著录首见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七,记为颜真卿撰并书。

碑原在许州临颖县民田中,庆历初(1041年-1043年)有知此碑者前往拓模,民家患其践田稼,遂将碑击碎。欧阳修曾得残缺者七段。据《匋斋藏石记》卷二十七,其为“正书,径一寸八九分”。此碑虽仅存二三十字,但从字体上来看,却也宽博深厚,神韵肃然,不失颜真卿大历书风。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节录殷君夫人颜氏碑》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74)

颜真卿书《节录殷君夫人颜氏碑》清拓本,31.3×32.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75)

唐建中元年(780年),颜真卿撰并书。雍容华贵,气神完足,用笔凝重洒脱。石在河南洛阳玉虚观。唐钱唐丞殷君夫人颜氏碑,鲁公正书,甄父题。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楷书集字五言春联》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76)

颜真卿《楷书集字五言春联》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节录颜君庙碑》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77)

颜真卿法帖《节录颜君庙碑》(残缺),顔真卿书,折本高30cm,早稲田大学図书馆蔵。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78)

颜真卿法帖《节录颜君庙碑》之二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79)

颜真卿法帖《节录颜君庙碑》之三

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鹿脯后帖》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80)

唐朝颜真卿《行书鹿脯后帖》,约书于永泰元年(765年)。拓本信札。35.6×16.5厘米。凡6行,计58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是帖著录首见宋周密《云烟过眼录》,刻本存《忠义堂帖》,为颜真卿与太子太保李光进书。帖云:“惠及鹿脯,甚慰所望。”可见,是颜真卿向李光进乞得鹿脯后所书。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一行帖》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81)

唐代颜真卿《行书一行帖》,来源《忠义堂帖》第二部。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草寒食帖》与《乍奉辞帖》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82)

颜真卿《行草寒食帖》与《乍奉辞帖》之一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83)

颜真卿《行草寒食帖》与《乍奉辞帖》之二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84)

颜真卿《行草寒食帖》与《乍奉辞帖》之三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85)

颜真卿《行草寒食帖》与《乍奉辞帖》之四

颜真卿行草书作品欣赏《行草寒食帖》与《乍奉辞帖》,颜鲁公书法碑帖拓片四张。

颜真卿在中国书坛上集五百年雄健派之大成,而又最富革新精神,卓然自成大家。在唐代尊称为“鲁公”而不称其名;后世,颜鲁公则成为士庶成知之人,“颜体”成了家喻户晓之书体。颜真卿不仅在书学史上矗立起一座巍峨丰碑,其高尚人品也深为后人所景仰。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文殊帖》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86)

颜真卿《行书文殊帖》之一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87)

颜真卿《行书文殊帖》之二

颜真卿《行书文殊帖》赏析。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草广平帖》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88)

颜真卿《行草广平帖》之一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89)

颜真卿《行草广平帖》之二

颜真卿行草书欣赏《行草广平帖》拓本,来源:《忠义堂帖》第二部,浙江省博物馆藏。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与澄师帖》赏析

唐代颜真卿《行书与澄师帖》,又称《华严帖》,信札,35.6×16.5厘米。凡7行,计47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此帖书写时间无考。细检颜真卿生平,信佛崇道,往返交游,大多集中在永泰二年(766年)至大历十二年(777年)的贬谪期间。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90)

真卿承闻,大华严会已遂圜成,之一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91)

取来日要诣,彼随喜,如何,如何!幸之二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92)

周副老!草不悉。真卿顿首和南之三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93)

澄师大德侍者 十日敬空之四。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春田诗帖》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94)

颜真卿《行书春田诗帖》之一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95)

颜真卿《行书春田诗帖》之二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96)

颜真卿《行书春田诗帖》之三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97)

颜真卿《行书春田诗帖》之四

颜真卿行书作品《行书春田诗帖》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讯后帖》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98)

颜真卿行书《行书讯后帖》放大书法图片1张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99)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之一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100)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之二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明拓本(传)各纵28厘米 横15厘米 上海朵云轩藏。此拓末昕署之年款推之,为鲁公三十八岁时所作,早《多宝 塔》六年,早《祭侄稿》十二年,早《争坐帖》十八年,传世鲁公书迹 未见有早于是年者。唯天宝建元,改“年”为“载”,此署“天宝五年”, 行笔亦未若鲁公它书之精敛,或乃后人仿鲁公之笔。然观其行气 错落奇正,如溶金泻地,虽有一二稚嫩之笔,而绝非文、董以后 人所能仿佛;文亦多与传世之本不同,非按本钞录者可比。视虞 (世南)之《汝南公主墓志》,褚遂良之《阴符经》同为不可多得之艺 林珍品。手此一卷于探讨书沦,研习笔法,皆不无俾益。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奉命帖》赏析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101)

宋拓颜真卿《行书奉命帖》 忠义堂帖 35.6×16.5cm 浙江省博物馆藏。颜真卿书,行书,刻帖,信札。35.6×16.5厘米。凡11行,计69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是帖无书写年月。据帖所说“真卿奉命来此,事期未竟,止缘忠勤,无有旋意。然中心,始终不改,游于波涛,宜得斯报。千百年间,察真卿心者,见此一事,知我是行,亦足达于时命耳。人心无路见,时事只天知”,明赵《石墨镌华》认为:“观其词意,乃使李希烈时也。”

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颜真卿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故而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创造了“颜体”,这种体在书法史上是一种特立于其他学派的书学境界。颜真卿的书法风格既具有超群的情感与灵性,行文的思想显得自然又奇特,不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其中,所描绘的思想境界自然、雄浑、刚健,而且阐述了很多人生感悟,思想境界宏大开阔。

我们在继承古人的传统上必要有自己的风格,并且这种风格越突出,对后世的影响就越大,清代姚孟起学的欧体惟妙惟肖,终却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临出帖。而这种没有临出帖的人在古代占绝大多数,可见书法中的创新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当然,我们并不需要因为没有临出帖而难过,临的足够好、足够像也能成为一代大家,这已经非常不错了,在元明时期,很多名留史册的书法大家虽然风格相近,近乎赵孟頫、董其昌之风,与魏晋风格类似,如柯九思、康里巎巎、唐寅、彭年等人,他们一样可以成为时代的佼佼者,一样会被后人记住。

所以学习书法一定要传承古人之经典,在临摹古人的基础尽力去创新,至于能不能创新、风格是不是足够另类,这已经不太重要了!自己应顺着个人的喜好学习书法,切不可一味最求名利,不然就背离了书法学习的本质,堕入魔道。

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10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