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最好的书法欣赏(研究书法必备大书法家颜真卿四十七幅传世精品书法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唐朝时期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大唐处于封建社会盛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地频繁与活跃,都给文化艺术地发展带来了新地机运,使绘画艺术形成灿烂辉煌的局面,涌现出一批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画家。
唐代绘画体裁仍以人物画为主,宫廷衙署及寺观壁画占相当比重,褒扬功勋的功臣画像仍在继续,石窟及寺观壁画较南北朝有着更大的发展,其规模之宏伟、技艺之卓绝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佛寺壁画中流行大型的经典题材,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穿插描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塑造的佛教形象中人性化的成分明显增强,甚至出现以宫娃为模特塑造菩萨形象的现象,附于佛寺壁画中的供养人占了更大壁面,这一切都展示出佛教绘画适应社会好尚而趋于世俗化的倾向。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唐朝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都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书法作品,楷书、草书、行书在唐朝也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具有鲜明突出的时代特点,对后世的书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书至初唐而极盛”这一说法。此外,唐朝的书法教育也为唐朝书法取得非凡成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是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
这里分享的是唐代时期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 ),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
颜真卿出身琅琊颜氏,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一度光复河北。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他的传世书迹极多:《楷书自书告身帖》《行书祭侄季明文稿》《楷书多宝塔碑》《楷书麻姑仙坛记》《楷书东方朔画像赞》《楷书颜勤礼碑》《小楷罗婉顺墓志铭》《楷书西亭记残碑》《楷书争座位帖》《楷书陋室铭》《楷书大唐中兴颂》《楷书颜氏家庙碑》《楷书千字文》《草书瀛州帖也叫刘中使帖》《行书将进酒》《行书湖州帖卷》《楷书竹山堂连句》《楷书鲜于氏离堆记》《楷书臧怀恪碑》《李玄靖碑》《郭家庙碑》《元次山碑》《宋璟碑》《干禄字书》《金天王庙题名》《夫子庙堂碑》《行草祭伯父文稿》《行书蔡明远帖》《裴将军诗》《让宪部尚书三表帖》《楷书郭已虚墓志》《楷书王琳墓志》《行书乞米帖》《楷书赠和州刺史张敬因碑》《节录殷君夫人颜氏碑》《楷书集字五言春联》《节录颜君庙碑》《行书鹿脯后帖》《行书一行帖》《行草寒食帖》与《乍奉辞帖》《行书文殊帖》《行草广平帖》《行书春田诗帖》《行书讯后帖》《多宝塔碑》《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等。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帖》赏析
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帖》全图
颜真卿楷书墨迹欣赏《自书告身帖》,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藏。
此帖又称《自书太子少师告》,为颜真卿晚年的名作,自署书于建中元年(780年)八月二十八日。纸本,告文一篇,三十三行,二百五十三字,结衔小字十三行。其书法苍劲谨严,沉稳厚重,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詹景风称此书:“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董其昌谓:“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
《自书告身》为内府旧藏之物,前有纯庙前有御书十余行,隔水绫上复嵌御书数小行,后有米友仁、蔡襄、董其昌三跋,又朱朗白一跋,颜书墨彩已脱。后为清宫石渠宝笈之物,因何出宫有二说。《中国书法全集》颜真卿卷内称“清梁清标、安歧以及清内府收藏,后赐与恭亲王奕”,为清宫赏赐奕之物。此说当因内有“恭亲王章”、“正谊书屋珍藏图书”等印为据。而从《翁同龢鉴藏大系略稿》知,此件为1861年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之后散出宫外的。
帖前有乾隆“唐颜真卿之告” 六字。后面有蔡襄、米友仁、董其昌跋。蔡跋:“鲁公末年告身,忠贤不得而见也。莆阳蔡襄斋戒以观,至和二年十月廿三日。”米跋:“右颜真卿自书告。绍兴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恭览、审定。”是帖曾收入宋内府,后又曾为韩 胄、贾似道,明韩逢禧,清梁清标、安歧以及清内府收藏,后赐与恭亲王奕 。钤有“绍兴”、“内殿秘书之印”、“安歧之印”、“乾隆御览”、“恭亲王章”等鉴藏印。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祭侄季明文稿》赏析
颜真卿《行书祭侄季明文稿》全图
颜真卿《行书祭侄季明文稿》,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颜真卿50岁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麻纸本,行书 纵28.2厘米 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另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颜真卿行草书的代表作,当时正值颜真卿半百。
书法界有说字如其人。颜真卿出生忠烈之家,为人大气凛然,这种精神同样寄托于书法作品中。从建稿起,经过后期修文改善,正反映出颜真卿行文构思特点,详尽交代文路始末,将情怀完全抒于行文,文笔神采飞扬,走笔雄浑,凸显特色,舒畅写实,将所有的运笔和收线都做到恰到好处。
全篇运用圆润强健的笔法,秉承篆书的流转神采。从开头到结尾,虽然因为只在毛笔的墨汁干枯时再醮墨,导致墨色因停顿有新墨开始,墨汁有浓有淡,但是整篇文章一笔完工,行文流畅。此帖被后世书法界赞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赏析
颜真卿《多宝塔碑》全图
颜真卿《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早期的得意之作。书写严谨真实,承接虞、褚的风格,同时借鉴唐人当时的书法风格而作,这显示出颜真卿在虚心求教的同时,有特别注重汲取民间艺术的优势特征,将整篇碑文构造严密结构,字里行间雄浑娟秀,收笔饱满,字正方圆,入笔苍劲有力又活灵活现,也是他继承传统书法风格的代表作。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赏析
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之一
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之二
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之三
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之四
颜真卿《楷书麻姑仙坛记》颜真卿曾游览于南城县麻姑山一座古坛时,在土壤中发现螺蚌壳化石。他便有感而发,为此著作《抚州南城麻姑山仙坛记》。这并不单是为了记叙这件事情,而是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这个碑文庄重严厉、雄浑娟秀,深受历代书法家的推崇,成为颜真卿六十多岁时的又一力作。这部作品是颜真卿楷书风格已经有所造诣的时候的作品,后期欧阳修这部作品时曾评价说,这幅碑文俊秀雄浑,运笔精悍,笔画强劲有力,后世常常赞叹此碑为“天下第一楷书”。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东方朔画像赞》赏析
颜真卿《东方朔画像赞》楷书,36行,30字,在山东陵县。碑额篆书“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天宝十三年(754)十二月立于德州。晋夏侯湛撰文。碑阳赞12行,阴记17行,行楷30字。
这是颜真卿四十五岁时写的,大楷字径约十厘米。平整峻峭,深厚雄健,气势磅礴。苏东坡曾学此碑,并题云:“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本,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东坡题跋》卷四)。明人有云:“书法峭拔奋张,固是鲁公得意笔也。”宝晋斋本《东方画赞》,传为王羲之小楷。鲁公变小字为大字,易清朗俊秀为刚劲雄强,应说是师古而不泥古。假如说比此碑早二年的《多宝塔感应碑》还比较清秀,与后来的颜书面貌有所不同的话,那末,此碑已初具后来颜书的规模。此碑在研究颜书的发展上有重要意义。
原石多经剜刻,面目全非。传世有宋拓佳本。苏轼曾高度评价这幅碑文,指出在颜真卿所有的作品当中,只有这部作品现实了清俊与雄浑的风格。字里行间不乏清晰与深渊,与其他版本截然不同,但都不如颜真卿这部作品深刻、隽永。明朝更有人赞誉这部作品的书法峻峭力拔、奋笔求张,认为这确实是颜真卿的又一力作。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楷书颜勤礼碑》赏析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全称为《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这幅碑帖是颜真卿在71岁的时候为他的曾祖父颜勤礼所作的神道碑,主要用于古人墓前开阔道路所用,修建石柱来作为标志,将这个标志称为神道,就是所说的墓碑。
碑文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颜氏祖辈们所做的生前功德,并记载颜家后世子孙的丰功伟绩,现在这副碑文已经被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罗婉顺墓志铭》赏析
颜真卿小楷书法《小楷罗婉顺墓志铭》(初拓本),志目全称《大唐故朝议郎行绛州龙门县令上护军元府君夫人罗氏墓志铭(并序)》。罗婉顺墓志铭由其外侄孙特进上柱国汝阳郡王李琎(唐容宗李旦之孙)撰写,颜真卿书丹。志石高、宽均为51.4厘米,楷书,27行,满行28字,共728字,有界格。志石2020年夏日出土于陕西咸阳。
篆盖“唐故龙门令元府君夫人罗氏墓志之铭”四行十六字。
颜真卿结衔“长安县尉”,其书时当在天宝五载、六载志主卒葬之间。是志书迹,可证开元天宝年间颜真卿辈书法受褚遂良书风影响之情形。
志主罗婉顺(672—746),字严正,本姓叱罗,鲜卑人,北魏孝文帝时改姓罗,为龙门县令元大谦(字仲和)夫人。天宝五载三月五日卒,六载二月三日合祔于咸阳县武安乡元大谦祖茔。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赏析
颜真卿《西亭记残碑》之一
颜真卿《西亭记残碑》之二
颜真卿《西亭记残碑》之三
颜真卿《西亭记残碑》之四
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唐大历十二年(777)立碑,颜真卿时年六十九岁。左侧残高112厘米,右侧残高133厘米,宽约95厘米,厚约40厘米,碑身四面环刻楷书,碑阴上部浅刻有篆字“柳文畅西亭记”,林霄、陈钦夫妇及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捐赠。现藏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争座位帖》赏析
颜真卿《楷书争座位帖》之一
颜真卿《楷书争座位帖》之二
颜真卿《楷书争座位帖》之三
颜真卿《楷书争座位帖》之四
颜真卿《楷书争座位帖》之五
颜真卿《楷书争座位帖》第一部分。亦称《论座帖》信札拓片,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仆射郭英又的书信手稿。行草书,传有七纸,约64行。此帖本是一篇草稿,作者凝思于词句间,本不着意于笔墨,却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信笔疾书,苍劲古雅,历来为书家所推崇,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壁”。苏轼曾于安氏处见真迹赞曰:“此比公他书犹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
颜真卿《争座位帖》原迹已佚,刻石存西安碑林。北宋长安安师文以真迹模勒刻石,石现在陕西西安碑林。因摹刻精妙且真迹失传,好事者皆以该本为据辗转翻刻,故传世诸本以其最为所重。今北宋拓本已不传,南宋拓本亦稀如星凤。此本43行“出入王命” 之“出”字完好无损,当为南宋所拓。末有清何绍基手书小字长篇诗跋。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陋室铭》赏析
颜真卿《陋室铭》之一
颜真卿《陋室铭》之二
颜真卿《陋室铭》之三
颜真卿《陋室铭》之四
颜真卿《楷书陋室铭》释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大唐中兴颂》赏析
颜真卿书法楷书《大唐中兴颂》全图
颜真卿书法楷书《大唐中兴颂》局部
全称《大唐中兴颂》,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于摩崖,时年六十三岁,楷书,现在湖南祁阳县浯溪。书于大历六年(771年)六月。楷书,元结文。416.6×422.3厘米。凡21行, 行 25字。刻于湖南祁阳浯溪崖壁,竖写左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本。
元结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罢官后居于浯溪,溪边山岩峰峦叠障,石壁嶙峋,《中兴颂》就刻在其中最大的一块石壁上。此文记平安禄山之乱,颂唐中兴之事。此刻石书风磊落奇伟,石质坚硬,经千年尚保存完整。《集古录》称赞此摩崖刻石“书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广川书跋》评为:“太师以书名,中兴颂尤瑰玮,故世贵之”。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颜氏家庙碑》赏析
颜真卿《楷书颜氏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作者颜真卿,是为其父颜惟贞刊立,刻于建中元年(780)。颜真卿时年72岁,正是踌躇满志之时,书法风棱秀出、精彩纷呈,为晚年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与李阳冰篆额,世称“双璧”。此碑首行下刻有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八月二十九日重立时李准跋文。据跋文记,此碑经唐室离乱,倒卧于郊野尘土之中,至北宋太平兴国七年李延袭发现后,才移入府城孔庙内。据《校碑随笔》等书记载,碑文第三行“祠堂”之“祠”字钩笔,惟宋拓本完好,明时已凿粗。如“李阳冰篆额”之“阳”字第三撇未损,“冰”字完好,“额”字右“页”直笔未损,则是宋拓“祠”字完好本中的上品。此碑至今虽然完好,然由于历来传拓过多,字口渐变,风神已差。
此碑现存西安碑林,因四面环刻的缘故,所以又称之为《四面碑》,两面各二十四行,行四十七字,两侧各六行,行五十二字。《家庙碑》属颜真卿晚年(七十二岁)之作,笔力雄健,结体茂密,为颜真卿书碑中最为完好者,代表了颜氏楷书的最高成就。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千字文》赏析
唐代颜鲁公颜真卿真书《千字文》之一
唐代颜鲁公颜真卿真书《千字文》之二
唐代颜鲁公颜真卿真书《千字文》之三
唐代颜鲁公真书《楷书千字文》颜真卿书法楷书欣赏《千字文》图片14张选取三张赏析。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瀛州帖》赏析
颜真卿行草书《草书瀛州帖》墨迹,纵28.5厘米,横43.1厘米,8行,行41字。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瀛州帖》,又名《刘中使帖》,是著名的颜书墨迹之一。为唐代颜真卿闻知河北藩镇叛乱之将吴希光已降、卢子期被擒获的捷报时,所写的尺牍,行草书,8行,行41字。此帖笔力雄健,线条遒逸联绵,可与《祭侄文稿》相媲美。此帖又名《瀛州帖》,是著名的颜书墨迹之一。从帖的内容看,讲的是讨伐安禄山叛乱取得了胜利,颜真卿闻讯感到十分欣慰。据考,这段史事约发生在大历十年(775)或十一年(776),当时颜真卿是六十七或六十八岁。颜真卿曾是坚决反对安禄山叛乱、维护国家统一的盟主,后因反对权相元载弄权蔽主而遭排挤,大历元年(766)被贬至湖北、浙江、江西等地作地方官。尽管有这样的遭遇,从此帖看,这位“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老臣,仍时刻系心于唐王朝的安危。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将进酒》赏析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一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二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三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四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五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六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七
颜真卿行书欣赏《将进酒》之八
颜真卿行书欣赏《行书将进酒》集字版书法图片8张颜真卿开拓了书艺的崭新的话恢宏境界: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幽为后世立则。释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
释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行书《行书湖州帖卷》赏析
传颜真卿书《行书湖州帖卷》卷,唐,传颜真卿书,纸本,行书,纵27.6厘米,横50.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江外唯湖州最卑下,今年诸州水并凑此州入太湖,田苗非常没溺。赖刘尚书□抚,以此人心差安,不然,仅不可安耳。真卿白。
鉴藏印有:宋“政和”两方(皆伪)、“绍兴”三方(右中左上两印伪)、“机暇清赏”、“内府书印”,元“北燕张氏珍藏”、“端本”,明洪武内府“司印”、“项墨林鉴赏章”,清“梁清标印”、“仪周鉴赏”等。
此帖为传颜真卿所书的一通信札,讲述湖州地区发生水灾,百姓得到安抚一事。根据书写的内容和史料推测,书写时间应在唐大历七年(772年)以后,即颜真卿任职湖州刺史期间。但经专家鉴定,此帖非颜氏所书,理由如下:其一,书写所用纸张为加粉砑光的竹料纸,而这种纸在宋代才出现。其二,在书写风格方面作者用笔圆转连绵,侧媚多姿,墨色华润,与颜真卿所书《祭侄文稿》的悲切、《争座位帖》的激昂意态迥别,亦缺少颜书中锋多“屋漏痕”意。因此可推断此帖为宋人之仿本。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行书《楷书竹山堂连句》赏析
传为颜真卿书《楷书竹山堂连句》册,唐,传为颜真卿书,绢本,楷书,15开,各开纵28.2厘米、横13.7厘米不等。故宫博物院藏。选取三张欣赏。
鉴藏印有宋“绍兴”、“御府之印”、“缉熙敬之”及明王世懋,清梁清标、安岐,近代叶恭绰,现代张珩等诸家鉴藏印。
首开前裱边有楷书题签“颜鲁公竹山连句诗帖,上上品”一行。后纸有宋米友仁,清姚鼐、铁保三段题跋。
唐大历九年(774年)三月,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在朋友潘述家的“竹山堂”中与部属李萼、陆羽、释皎然、陆士修、韦介等人聚会饮宴,席间吟诗,每人依次各作两句,相联成篇,是为《竹山堂连句》。后传为颜氏书录,时颜氏66岁。
此书原装裱形式是整幅,后割裱成册,几近百衲,章法已破。颜氏楷法一般横画细,竖画粗,雄强博大,气势磅礴,楷书墨迹首推《自书告身》,清雄严谨。而此书横、竖用笔毫无变化,无粗细之别,千篇一律,拘滞平板。然而册后米友仁奉宋高宗命跋尾两行,却是绍兴御府故物,可知此册裁减最迟不晚于绍兴时,但非颜氏墨迹。至于是唐人还是宋人的临本目前说法不一。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楷书鲜于氏离堆记》赏析
颜真卿《楷书鲜于氏离堆记》(762年)。楷书,字大三寸,为颜真卿53岁所作,正值其书法艺术中期,书风渐熟。其用笔雄逸,字画刚健,结体宽博挺然,形势精绝,斩金截铁。且是摩崖大字,丰硕伟岸,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为颜书大字的杰出代表。可惜只残存47个整字和7个残字。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楷书臧怀恪碑》赏析
颜真卿《楷书臧怀恪碑》(763年作),藏西安碑林。颜真卿撰并书,正书。骨骼略瘦于《家庙》等碑,结体较疏缓,风神开张雄强。或认为柳公权学颜由此入手。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李玄靖碑》赏析
颜真卿《李玄靖碑》,全称为《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碑原立在江苏句容县茅山玉晨观。据《金石萃编》载:“碑已断裂,约高一丈余,广三尺二寸五分,厚一尺四分。四面刻,前后各十九行,两侧各四行,行皆三十九字,正书。”古代刻碑的通例是先用朱笔把碑文写在右面上,称为“书丹”或“用丹”,然后刻工依字迹刊刻,一般碑额为标题,碑阳(正面)为正文,碑阴(背面)碑侧(左右)为题名。可能是碑文太长,也可能是表示碑主的事迹多得说不完而有意刻满碑的四面,因而称为四面碑。
《李玄靖碑》雄浑壮美,高古苍劲,气势追人,具有篆隶笔意。用笔平正遒婉,圆健浑厚,笔画疏密得当,规整稳定。笔力深沉含蓄,结字开张舒展。正如梁谳《承晋斋积闻录》说的那样:“颜鲁公茅山《李玄靖碑》,古雅清圆,带有篆意,与《元次山碑》相似,乍看去极散极拙,多不匀称,而其实古意可掬,非《画像赞》、《中兴颂》所可及。”也许“鲁公字到《李玄静碑》已古”(梁谳《承晋斋积闻录》),不是初学者能够学得到家的,因而没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那样出名。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郭家庙碑》赏析
颜真卿《郭家庙碑》(764年作),藏西安碑林。郭子仪为其父建家庙,由真卿撰文书碑。至此颜书面目已成熟。《多宝塔碑》肉胜于骨,而此碑用笔圆而劲,丰腴恬适,气骨风流,锋芒转换间神明焕发,且具清灵古拙韵趣。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元次山碑》赏析
颜真卿楷书《元次山碑》,29.2×34.0厘米,石在河南鲁山青条岭一高校园。唐大历七年(772年)。颜真卿撰并书。浑厚苍劲,气势磅礴,富有朝气,为颜真卿书法成熟期之作品。颜在风格处理上以“渟涵深厚,见其业履之纯”。朱长文尤赞其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王羲之、王献之以来,未有如鲁公者。此书当从深情厚意中孕育而出。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宋璟碑》赏析
颜真卿《宋璟碑》,公元773年作,碑原在河北沙河县,明中叶复出土。学者认为从《瘗鹤铭》出入笔法笔意,纡徐蕴藉,传达出古朴高浑之风流,雍容秀拔之气骨。黄庭坚说:“奇伟秀拔,奄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干禄字书》赏析
颜真卿《干禄字书》。欧阳修有评:“鲁公喜书大字,惟干禄字书法最为小字,而其体法持重舒和而不局蹙,《麻姑仙坛记》则道峻紧结,大为精悍,把玩久之,笔画巨细皆有法,愈看愈佳,然后知非鲁公不能书也。”(《集古录》)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金天王庙题名》赏析
颜真卿《金天王庙题名》(758年作),此为颜真卿自蒲州刺史贬为饶州刺史时游华岳庙之题名,楷书。字迹奇伟遒劲,运笔圆而劲,由方趋圆,硬弩欲张,雄姿挺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楷书《夫子庙堂碑》赏析
颜真卿《夫子庙堂碑》(752年作),此碑原在陕西扶风。运笔力足锋中,如锥画沙,空间的分割极其均衡,结体方正严密,始终一贯,无一懈笔。且健之以骨而不剩骨,腴之以肉而不剩肉,既吐露风神,又姿媚映人,是年少鲜华时之书。当然也呈现出嫩稚、窘拘的另一面。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草祭伯父文稿》赏析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之一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之二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之三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之四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之五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之六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之七
颜真卿《行草祭伯父文稿》(758年作),或称《祭伯父豪州刺史文》、《告伯父文稿》。现有刻本,最早的为《甲秀堂帖》。干元元年颜真卿被御史唐旻诬劾,贬饶州刺史(治所在今江西波阳),遂祭其伯父颜元孙及一门去世者。此即为祭文稿本,或行或草,刚劲圆熟,与前之《祭侄文稿》及后之《争座位帖》为颜氏著名“三稿”。此稿在用笔上中锋运转,以沉着凛然为崇尚,不取侧锋之妍,故溢盈篆箱气息。且一任纵笔,无意于工拙,不计其布置。然每字活泼圆动,行气贯串,全篇风神洒脱。王世贞曾以此帖与《祭侄季明文稿》比较,云:“此帖与祭季明侄稿法同而顿挫郁勃似少逊之,然风神奕奕,则祭季明侄稿似不及也。”看来“三稿”为同一类型风格,而因内容与撰写时的心境不同,又各有特色。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蔡明远帖》赏析
颜真卿《行书蔡明远帖》(772年作),或称《与蔡明远书》等。行书十八行,一百零四字。曾归罗振玉,罗氏有影印本。和上“三稿”创作心境不一样,此是在较恬静的心境中,作一般内容的赠送文字。因此作品笔韵流荡之律动,气势转换之迅缓都与前“三稿”不同。此帖有一种疏淡的意境,脱俗的气韵。黄庭坚尤为敬服,曾云:“笔意纵横,无一点尘埃气,可使徐浩服膺,沈传师北面。”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裴将军诗》赏析
颜真卿《裴将军诗》或称《送裴将军诗》,刻入《忠义堂法帖》,传为真卿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墨迹本,纸本。无署款及书写年月,凡21行,93字。具有剑拔弩张之势,雄姿英发之概;神龙变化,气势磅礴。且融合各体,顾盼生姿,其间正书则如泰山之镇,巍然屹立;行草则龙虎振威,不可逼视。此如一首狂飚曲,对裴将军的豪放生命情调进行颂赞。释文:裴将军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腾陵何壮哉。将军临北荒,恒赫耀英材。剑舞躍游电,随风萦且回。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嵬。入阵破骄虜,威声雄震雷。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让宪部尚书三表帖》赏析
颜真卿 《让宪部尚书三表帖》之一
颜真卿 《让宪部尚书三表帖》之二
颜真卿 《让宪部尚书三表帖》之三
颜真卿 《让宪部尚书三表帖》作于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其中《让宪部尚书表》为唐肃宗授颜真卿为宪部(即刑部)尚书时,颜真卿自薄自谦、表示辞让的奏章。时间早于《祭侄文稿》(758年)一年,为安史之乱爆发后17个月后。颜真卿在此表中对自己因固守平原而被擢升,表示谦让,以为此乃人臣本分。而对弃郡却抱着戴罪的心理,要求朝廷“重贬臣一官,以示天宪,使天下知有必行之法,则有必赏之令”。全文共615字。因现存刻石多种,分居各地,未能得到书法史学界重视,原因之一就是版本大同小异,以拓传拓,以讹传讹,颇失颜书风貌,未能显现颜书风韵。不论笔法与刻工与《争座位稿》大相径庭。而本次展出的《让宪部尚书表》残卷在很多方面出色地表现了颜真卿书法艺术特点,加之精湛的刻石艺术,高度忠实地再现了颜真卿墨迹本涵盖的信息。应列为颜真卿行书不可多得的代表作品。虽为残卷,不失为一件难得的对颜真卿书法艺术研究文献的重要补充。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楷书郭虚已墓志》赏析
颜真卿《楷书郭已虚墓志》,楷书。1997年河南省偃师出土。据有关专家鉴定,这是当前我国发现的颜真卿最早的书法艺术作品。
此墓志青石质,长104.8厘米,宽106厘米,厚16厘米,盖顶篆书为“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四边线刻有瑞兽及花纹。志文楷书,35行,满行34字,共1150字,有浅线界格,字体端庄工整,刻工十分精细。
这一墓志在书法研究史上的作用尤其重要,《夫子庙堂记》残碑和《多宝塔碑》是过去发现的颜氏早期书法作品(写于公元762年),这方墓志撰写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在时间上早于上述两个作品。颜真卿当时是41岁,其书法艺术已有相当浓厚的功底。
墓志文统篇规整统一,单字结构严密,笔道刚劲有力,较之现藏最早的北宋多宝塔碑拓本影印本,保持了颜氏楷书风格的原风原貌,是研究颜体早期书法成就弥足珍贵的资料。
这一墓志补充了一些唐史的不足,间接地反映了当时唐王朝与吐蕃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一部分历史的真实状况,对历史研究有一定价值。现这块墓志珍藏在偃师商城博物馆。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楷书王琳墓志》赏析
颜真卿书《楷书王琳墓志》之一
颜真卿书《楷书王琳墓志》之二
唐,颜真卿书《楷书王琳墓志》。志全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2003秋,洛阳龙门镇张沟村出土颜真卿书于开元廿九年(741年)。石灰岩质,纵90厘米、横90.5 厘米。四侧刻云纹饰,唯下侧有“开元廿九年记”数字。志全文32行,满行32字,有浅界格。
撰文者为王氏之夫徐峤,徐峤两《唐书》有传。官至“润州刺史、江南东道采访处置兼福建等州经略使、慈源县开国公”。曾“撰易广义卅卷、类二戴礼百篇、文集卅卷”。洛阳近年出土的《桓臣范墓志》,为徐峤于开元廿七年(739年)所撰。
开元廿九年王琳卒于润州,徐峤悲痛欲绝,亲志其铭。翌年,峤卒。徐峤文采超人,所撰王琳志铭气度不凡,志文为颜真卿所书。此时徐峤五十多岁,颜三十余岁,职位不高。徐峤让颜书丹,可谓慧眼识珠。
颜真卿逢开元盛世,“举进士、登甲科”,证明其文采超人,书法精湛。所以,不久就任校书郎。徐峤托颜真卿书志文,应当说是颜真卿又一次施展才能的机会。《王琳墓志》让我们领略了颜真卿早年书作的魅力。
今观王琳志,应当说,颜青年时代,已崭露头角,其书已呈现出独特的风格。随着岁月递增,其书渐臻完善,直至炉火纯青。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乞米帖》赏析
颜真卿《行书乞米帖》,约书于永泰元年(765年)。拓本。行书,信札。36.5×16.5厘米。凡4行,计44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据宋欧阳修《集古录》云:“此本墨迹在余亡友王子野家。子野生于相家而清苦甚寒士,尝模帖刻石遗于朋友。”米芾《宝章待访录》云:《乞米帖》“真帖楮纸在朝请郎苏 处,度支郎中舜元子也。得于关中安氏,士人多有临拓本。此卷古玉轴,缝有‘舜元'字印,范仲淹而下题跋。”后真迹迷失。可见北宋时,已有临拓本传世。《忠义堂帖》不见“舜元”字印及诸人题跋,当是以模本入石者。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楷书赠和州刺史张敬因碑》赏析
颜真卿《楷书赠和州刺史张敬因碑》,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长白端方旧拓本。
张敬因残碑书刻年月无考。楷书,碑文一通。碑石已佚,形制不详,拓本所见已残损过甚,今存凡8行,行4至6字。另存漫漶小字5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长白端方旧拓本。此碑又称《赠和州刺史张敬因碑》。撰书者和镌立年月均泐。著录首见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七,记为颜真卿撰并书。
碑原在许州临颖县民田中,庆历初(1041年-1043年)有知此碑者前往拓模,民家患其践田稼,遂将碑击碎。欧阳修曾得残缺者七段。据《匋斋藏石记》卷二十七,其为“正书,径一寸八九分”。此碑虽仅存二三十字,但从字体上来看,却也宽博深厚,神韵肃然,不失颜真卿大历书风。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节录殷君夫人颜氏碑》赏析
颜真卿书《节录殷君夫人颜氏碑》清拓本,31.3×32.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唐建中元年(780年),颜真卿撰并书。雍容华贵,气神完足,用笔凝重洒脱。石在河南洛阳玉虚观。唐钱唐丞殷君夫人颜氏碑,鲁公正书,甄父题。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楷书集字五言春联》赏析
颜真卿《楷书集字五言春联》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节录颜君庙碑》赏析
颜真卿法帖《节录颜君庙碑》(残缺),顔真卿书,折本高30cm,早稲田大学図书馆蔵。
颜真卿法帖《节录颜君庙碑》之二
颜真卿法帖《节录颜君庙碑》之三
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鹿脯后帖》赏析
唐朝颜真卿《行书鹿脯后帖》,约书于永泰元年(765年)。拓本信札。35.6×16.5厘米。凡6行,计58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是帖著录首见宋周密《云烟过眼录》,刻本存《忠义堂帖》,为颜真卿与太子太保李光进书。帖云:“惠及鹿脯,甚慰所望。”可见,是颜真卿向李光进乞得鹿脯后所书。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一行帖》赏析
唐代颜真卿《行书一行帖》,来源《忠义堂帖》第二部。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草寒食帖》与《乍奉辞帖》赏析
颜真卿《行草寒食帖》与《乍奉辞帖》之一
颜真卿《行草寒食帖》与《乍奉辞帖》之二
颜真卿《行草寒食帖》与《乍奉辞帖》之三
颜真卿《行草寒食帖》与《乍奉辞帖》之四
颜真卿行草书作品欣赏《行草寒食帖》与《乍奉辞帖》,颜鲁公书法碑帖拓片四张。
颜真卿在中国书坛上集五百年雄健派之大成,而又最富革新精神,卓然自成大家。在唐代尊称为“鲁公”而不称其名;后世,颜鲁公则成为士庶成知之人,“颜体”成了家喻户晓之书体。颜真卿不仅在书学史上矗立起一座巍峨丰碑,其高尚人品也深为后人所景仰。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文殊帖》赏析
颜真卿《行书文殊帖》之一
颜真卿《行书文殊帖》之二
颜真卿《行书文殊帖》赏析。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草广平帖》赏析
颜真卿《行草广平帖》之一
颜真卿《行草广平帖》之二
颜真卿行草书欣赏《行草广平帖》拓本,来源:《忠义堂帖》第二部,浙江省博物馆藏。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与澄师帖》赏析
唐代颜真卿《行书与澄师帖》,又称《华严帖》,信札,35.6×16.5厘米。凡7行,计47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此帖书写时间无考。细检颜真卿生平,信佛崇道,往返交游,大多集中在永泰二年(766年)至大历十二年(777年)的贬谪期间。
真卿承闻,大华严会已遂圜成,之一
取来日要诣,彼随喜,如何,如何!幸之二
周副老!草不悉。真卿顿首和南之三
澄师大德侍者 十日敬空之四。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春田诗帖》赏析
颜真卿《行书春田诗帖》之一
颜真卿《行书春田诗帖》之二
颜真卿《行书春田诗帖》之三
颜真卿《行书春田诗帖》之四
颜真卿行书作品《行书春田诗帖》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讯后帖》赏析
颜真卿行书《行书讯后帖》放大书法图片1张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赏析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之一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之二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明拓本(传)各纵28厘米 横15厘米 上海朵云轩藏。此拓末昕署之年款推之,为鲁公三十八岁时所作,早《多宝 塔》六年,早《祭侄稿》十二年,早《争坐帖》十八年,传世鲁公书迹 未见有早于是年者。唯天宝建元,改“年”为“载”,此署“天宝五年”, 行笔亦未若鲁公它书之精敛,或乃后人仿鲁公之笔。然观其行气 错落奇正,如溶金泻地,虽有一二稚嫩之笔,而绝非文、董以后 人所能仿佛;文亦多与传世之本不同,非按本钞录者可比。视虞 (世南)之《汝南公主墓志》,褚遂良之《阴符经》同为不可多得之艺 林珍品。手此一卷于探讨书沦,研习笔法,皆不无俾益。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行书奉命帖》赏析
宋拓颜真卿《行书奉命帖》 忠义堂帖 35.6×16.5cm 浙江省博物馆藏。颜真卿书,行书,刻帖,信札。35.6×16.5厘米。凡11行,计69字。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 是帖无书写年月。据帖所说“真卿奉命来此,事期未竟,止缘忠勤,无有旋意。然中心,始终不改,游于波涛,宜得斯报。千百年间,察真卿心者,见此一事,知我是行,亦足达于时命耳。人心无路见,时事只天知”,明赵《石墨镌华》认为:“观其词意,乃使李希烈时也。”
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颜真卿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故而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创造了“颜体”,这种体在书法史上是一种特立于其他学派的书学境界。颜真卿的书法风格既具有超群的情感与灵性,行文的思想显得自然又奇特,不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其中,所描绘的思想境界自然、雄浑、刚健,而且阐述了很多人生感悟,思想境界宏大开阔。
我们在继承古人的传统上必要有自己的风格,并且这种风格越突出,对后世的影响就越大,清代姚孟起学的欧体惟妙惟肖,终却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临出帖。而这种没有临出帖的人在古代占绝大多数,可见书法中的创新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当然,我们并不需要因为没有临出帖而难过,临的足够好、足够像也能成为一代大家,这已经非常不错了,在元明时期,很多名留史册的书法大家虽然风格相近,近乎赵孟頫、董其昌之风,与魏晋风格类似,如柯九思、康里巎巎、唐寅、彭年等人,他们一样可以成为时代的佼佼者,一样会被后人记住。
所以学习书法一定要传承古人之经典,在临摹古人的基础尽力去创新,至于能不能创新、风格是不是足够另类,这已经不太重要了!自己应顺着个人的喜好学习书法,切不可一味最求名利,不然就背离了书法学习的本质,堕入魔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