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性格全方面评价 曹操雄才大略情义兼备

新近细读了一首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胸怀广阔,志向宏远,照这首诗看,曹操硬是个有格局的英雄,当然,更多人称呼他枭雄,甚至奸雄,戏台上,总给曹操刮个大白脸。人都说,曹操出名的狡诈,有名的奸臣,就应该这待遇,可是,这首诗的气魄和我们印象中这人,根本不搭界啊。他真就那么狡诈?

曹操的性格全方面评价 曹操雄才大略情义兼备(1)

别想轻易给个千年大反派平反,他的狡诈,那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1、不说别的,单表他对待祢衡吧!

  • 是的,祢衡这人不咋地,光着身子在曹操面前换衣服,故意让曹操下不来台;孔融转圜,让祢衡向曹操道个歉,结果,这老夫子,杵着地的骂曹操。无论你这人名声多响,才气多高,嘴皮子如何利索,任是一个平头百姓也受不了这样的辱骂,匹夫之怒,流血五步,何况一个堂堂三军统帅,操生杀予夺之权,动动嘴皮子,就让你人头落地。可是,你直接杀了祢衡也 罢,为什么要把他送给刘表,刘表又当瘟神,送给黄祖,转一大圈去送他的命?你这不是怕弄脏了自己羽翼,把祸水故意往别人家里泼吗?
  • 可是,我们换位想一下,祢衡这样的癫狂,对着曹操一通大骂,杀人如麻的曹操竟然能忍受下来,你佩服他的涵养不?这祢衡,如果真的是骂曹操这个独夫民贼,替天下之人出一口恶气,那也能博得大家一声同情,他老哥不是。他才不是因为什么公平正义,谁对他特别好,那他就不骂,例如刘表;假如有一点错处,必得问候你祖宗十八代。曹操羞辱了他,给他个鼓吏当,于是,祢衡要还回来。行,曹操也认了,并且忍了。走人,去刘表家。曹操这做法,看似是把祢衡往死路里领,其实是给了祢衡一条生路,生还是死,你自己去选择。我不收拾你,别人面前还是老样子,自会碰到尖石头。曹操这诈使的,难道不是有理有节吗?祢衡要自寻死路,怪曹操何来?

2、曹操打仗,那是深谙兵不厌诈的精髓。

  • 征讨关中,曹操巧施离间之计。来到阵前,故意和对方大将韩遂,马头相缠,聊旧事,扯老友,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悄言细语;又给韩遂去信,特意乱涂乱改,惹得马超等人顿生猜忌,一伙人两颗心,相互提防,力量大减,曹操趁机进军,大破马超。至于说什么“割发代首”“望梅止渴”,那都是小儿科了。

曹操的性格全方面评价 曹操雄才大略情义兼备(2)

3、说曹操狡诈,最有杀伤力的,当属“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牢牢攥住汉献帝这个牵线木偶,按自己心意颁布诏令,号令天下,名利双收,一举多赢。

  • 可是,哪一个不想这样干,那些军阀,从董卓,到袁术、袁绍,哪一个不想把汉献帝把握在自己手里?靠的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果断,自己的不畏死生,曹操拔得了锦标,你眼羡,你做得到吗?
  • 十四路诸侯讨董卓,其他各路诸侯,来到洛阳,就当是天下诸侯的大聚会,整日价置酒高会,不思进取,一百个老鼠咬猫,没一个向前。除了张邈的一个小分队跟随,曹操算得孤军杀奔敌阵。战斗中,曹操被流箭所伤,乘黑夜才得以逃脱。
  • 关东诸将没有一个救援,没有一个和曹操共同行动,看情形不对,难以攻破董卓军队,倒出了个馊主意,另立幽州牧刘虞为主,曹操坚决反对,“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他纵览全局,绝对不同意搞分裂,搞内讧。
  • 汉灵帝时,陈蕃儿子陈逸、法术家襄楷、冀州刺史王芬商量杀宦官,废灵帝,另立合肥侯,曹操持反对态度,认为“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忠于汉朝,天选之道。
  • 即使他身居魏王,位高权重,皇帝废立在他一念之间,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废掉献帝。 孙权袭取荆州,和蜀汉决裂,向曹操称臣,劝曹操顺应天命,做皇帝算了。曹操很清醒,这小子是要把我放火上烤啊!侍中陈群等人也附和说,“殿下宜正大位,复何疑哉!”可是,曹操态度坚决,我顶多就做个周文王!当然,从这句话里,可以看见他的野心,但是,比较一下大家口中的仁德明君,刘备,一听汉献帝翘了辫子,想当皇上的心,那是急不可耐,司马费诗提出不同意见,大敌尚未击败,您老人家就要当皇帝,有点不妥啊!刘备很是不开心,这不是打我的起手吗!把这不知天高地厚的费诗,给贬得远远的了。

曹操的性格全方面评价 曹操雄才大略情义兼备(3)

看官,您觉得哪个更奸诈。

说曹操情义兼备,看官可能觉得小的胡说八道,且莫发气,让小的来捋捋曹公的所作所为。

1、对自己的对手,曹操推心置腹

  • 青梅煮酒的典故,看官们耳熟能详。投奔曹操的刘备,那就是曹操砧板上的肉啊,曹操自己清清楚楚的知道,“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尔”,他手下不少谋士,也献言,刘备这人,雄才大志,不会久居人下,应该早点除去。曹操没有这样做,刘备被吕布击败,投奔。曹操待他十分优厚,表奏为豫州牧,拨给他军队,供应他粮草,让他到小沛,去召集溃散的军队。
  • 关羽,刘备手下五虎上将,曹操非常欣赏他,知道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没有久留之意,不是因此杀了他,想方设法消弱对手的力量,而是任由他带着刘备家小离开,不去追赶。成就了“演义”中关羽走五关斩六将的传奇,看官,曹操这气度,够宽宏不!

2、对生死相搏的敌人,他常怀宽容。

  • 吕布被抓,向曹操求恳,把绑缚他的绳子松一点,曹操下令给他松绑,倒是大家口里的仁德之人,刘备,提醒曹操:您不记得吕布是怎么侍奉丁原和董卓的吗?一句话,把吕布推上了断头台。
  • 陈琳曾帮袁绍撰写讨伐曹操的檄文,极尽丑化曹操家族之能事,投降以后,曹操任用他为记室。

3、对自己的僚属,他胸怀坦荡。

  • 大败袁绍,收缴到自己手下的官员、将领和袁绍的大量往来书信,曹操将其全部烧掉,他说,那时候,连我自己都没有把握保得住自己,更何况其他人呢?这胸怀,肚里能乘船啊!

4、对手下的叛将,他大人大量

  • 徐翕、毛晖是曹操旧将,兖州之乱中叛变,后来归降,曹操依旧任命为郡守。
  • 魏种,曾是曹操认为绝对不会辜负他的一个人,结果在兖州之乱中逃走,曹操大怒,表示绝对不会放过他。但是,等擒获以后,又怜惜他的才干,任命为河内太守。
  • 吕布军中其他官员、将领,例如前尚书陈纪和他儿子陈群,张辽及其部下,等等,全都以礼相待,任用为官。

5、对自己的故旧,他不忘旧情

司马公写了曹操四次落泪。

  • 第一次是关于鲍信。征讨黄巾军时,鲍信战死,尸骨无存,曹操给鲍信雕刻了一个木像,下葬时,曹操亲去祭奠,嚎啕大哭。
  • 第二次是关于张邈。张邈是他的好友。因为年轻,好行侠仗义,袁绍不喜欢他,加上袁绍在担任讨伐董卓的盟主时,张邈责备袁绍态度傲慢,袁绍恼羞成怒,让曹操去杀了张邈。曹操坚决不从,他说,至交好友,有过错也要宽容啊!后来,曹操进攻陶谦,曾命令家小,一旦自己不不能生还,就去投奔张邈。事后相见,两人相对落泪。
  • 第三次是关于陈宫。陈宫是他的故人,作为吕布集团的首要分子,随吕布一同被杀。曹操为他落泪,将他的老母接来,赡养终生,把他的女儿嫁了出去,其他家人都好好的抚养照顾。
  • 第四次是关于袁绍。大败袁谭,曹操上袁绍墓前祭祀,痛哭流涕,安慰袁绍妻子,将其金银珠宝全部退还,赐给绫罗绸缎,发给生活费用。

或许看官觉得曹操哭得有点假惺惺,不过,这样一个大英雄,有必要靠哭去收买人心吗,我以为,这恰恰是曹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曹操的性格全方面评价 曹操雄才大略情义兼备(4)

6、对忠义的人,忤不为意

  • 孔融死后,其友抚尸痛哭,触动曹操怒火,打算处死,最后还是赦免了他。
  • 袁尚人头示众,号令三军,不准哭泣,牵招设祭,放声悲哭,曹操认为他是义士,荐为茂才。
照以上的史实,曹操就是个十全大好人?当然不是,他的有些行为,残酷,狠辣,毫无人道,让人心生厌弃。

1、献帝的两个老婆,一个是董贵人。他哥哥企图对曹操实施谋杀,亲兄妹,曹操当然不会放过她。董贵人身怀有孕,献帝都没有求下情来。另一个,何皇后。看到董贵人的下场,何皇后心中又怕又气,写信给她哥,要她哥想办法对付曹操,被曹操获知消息,将她幽禁致死。对危害他的人,曹操绝不容情。

2、对不听他话的人,即使是儿子、媳妇,也不放过。不说杀杨修,杀孔融,就是他儿子曹植,鼎鼎大名的“七步诗”才子,因为乘车没有按规矩,走了驰道中间,还打开司马门而出,就把掌管宫门的公车令给杀了。曹植的老婆,穿了一件好看的华服,曹操登上高台,让他给看见了,大发雷霆,说她没有遵守禁止穿锦绣的制度,不仅是让她返回娘家,还赐她自尽。算得喜怒无常,令人生畏。

一个人的性格不只有一面,对曹操这样的历史大拿来说,不能一句话就盖棺论定。雄才大略、情义兼备,是他的秉性,狡诈狠辣,执法如山,是他的手段。给他画个大白脸,说他就是个奸雄,也有点不地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