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以前过年放鞭炮(过年的那些往事之)

回忆以前过年放鞭炮(过年的那些往事之)(1)

.

小孩子们都盼着过年。

在家乡的那个小村子里,小的时候过年,没有电视,更早的时候甚至连电都没有,没有别的什么娱乐活动,那个时候的孩子们就盼着过年,一是有好吃的,二是有好玩的。女孩子们盼过年是有新衣服穿,男孩子们盼过年最喜欢的就是放鞭炮了。

过年的时候,集中放鞭炮是在夜半的新旧交替时分,在这之前,各家各户都要在自己的大门外捆绑好一个大大的柴草捆,竖立起来等待燃放,先要在院子里摆上供桌,上面摆有供果面食等供品祭奠先人。大约半夜时分,要吃饺子,饺子煮好先捞两碗端到供桌上供奉给先人。

.

这个时候,就可以放鞭炮了。家里的男人们先是把各家捆好的柴草点燃,我们那里叫做“烤把子”。在大火熊熊燃烧起来的时候,就拿出事先买好的鞭炮,挑在竹竿或者木棍上,或者是挂在晾衣绳上,点燃鞭炮,噼噼啪啪地响起来。

这个时候,全家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一起,看烤把子,看放鞭炮,在鞭炮声中祈求全家平安,衣食无忧。老人和主妇以及女孩子们站在稍远处看,最开心的是男孩子们,他们围着火堆跑来跑去,冒着翻腾的火舌和头顶飞迸的鞭炮,一边捡拾地上那些哑炮和响过但没有炸开的鞭炮筒子。

因为各家烤把子的时间会有所先后,他们看完自家放鞭炮,然后又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打起灯笼,到另一家去看,或者去人家放完鞭炮的火堆旁捡拾哑炮。一家一家地转过全村,等回到家里的时候往往已是已近黎明时分。

那个时候,没有更多的钱买很多的鞭炮,所以,给孩子们买来燃放的鞭炮他们往往舍不得一下放完,就会把鞭炮拆开来,一个一个地放。

回忆以前过年放鞭炮(过年的那些往事之)(2)

.

这样,许多稀奇古怪的放鞭炮方法就会出现。比如把鞭炮放到砖墙缝里、铁皮罐头盒里、玻璃瓶子里、石磨的磨眼里、爸爸的鞋子里、姐姐的粉盒里燃放。还有的,把鞭炮点燃,拿在手里,看谁能够坚持得时间最长,在火信燃尽鞭炮炸响的最后瞬间才把它高高抛向天空,还有人把点燃的鞭炮扔向玩伴……在孩子们得到快乐的同时,也往往会容易发生伤人的危险。

捡回来的鞭炮筒子,男孩子可以拿来做游戏,赌输赢,也很好玩。那些哑炮他们就更有兴趣了,还有火信的,当然可以点燃放掉,那些燃尽火信却没有响的鞭炮,他们会有三种玩法,第一种是拿锥子扎一个洞,重新安上引信燃放;第二种是把鞭炮外层的纸剥开,把火药弄出来点了“放花”,就是把火药点燃,“呼”地一下放出一团火光;第三种最有意思了,那就是放“灯花炮”。就是把没有引信的鞭炮一头剥开一点,让它露出一点火药,这个时候大半个鞭炮还是完好的,然后,把露出火药的那一头放进煤油灯里蘸上煤油,拿到外面放到墙缝里夹好,再用火柴点燃它,夜里就像一盏明亮的小灯,微风吹来,火苗晃晃悠悠的,开始的时候只是煤油在燃烧,等到煤油烧干了,就会引燃露出的火药,因为鞭炮基本上还是完好的,燃烧完了仍然会“啪”地一声炮响,这时,孩子们就会发出欢快的叫声。

回忆以前过年放鞭炮(过年的那些往事之)(3)

.

鞭炮,是一种财富的象征,谁家过年鞭炮放得多,就说明谁家的日子过得富足。有钱的人家可以从年三十放到正月十五,而且每次燃放的数量也多。几家大户,每年三十晚上,就成了他们逞强斗富的时候,你放一百头的,我放五百头的,你放五百头的,我放一千头的,一万头的……不光是鞭炮,二踢脚(高升、双响炮)、麻雷子(一种单个的特大号鞭炮)比着放。第二天早上,看看谁家门前堆着一地一尺厚的鞭炮纸屑,一准是有钱而又喜欢斗富的人家了。

过完年,在他乡谋生的人们又要离开家人上路回程了,这个时候,也要放上两挂鞭炮,祝福远行的人路途平安。母亲站立村头泪眼婆娑,目送儿女在鞭炮声中远去……

过年,真好!

回忆以前过年放鞭炮(过年的那些往事之)(4)

.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