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很早很早以前,就想去看同仁的六月会,但每年夏季我都旅游在外,一直没能如愿。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无法远行,我才有机会来到金色谷地同仁,一睹“六月祭神仪式”的盛况。六月会,是国家级第一批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在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地区,活动内容有跳神舞、军舞、龙舞、上口扦、上背扦、开山等。此活动是百姓参与,时间长达数十天。活动中上口扦和上背扦最为吸引人,因为这是将长约三十公分的钢针穿透人的脸部和背部肌肉之后再进行舞蹈表演,这是勇敢者的活动。以前只是在电视报道中看到,这次亲临现场,不知能否看到?期待中!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

炎热的夏季去哪里避暑旅游呢?我觉得人的一生总要有个夏天留给青海,那里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奇异的民俗民风,壮美的景色和凉爽的夏季。去青海不得不去同仁,同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这个青稞点头、牦牛满坡的地方,高寒阴湿,冬季漫长。独特的地域造就了独特的民俗民风和信仰,相较于周边地区都有着特异的精神特质。了解青海,就应该从了解热贡地区的文化形态与复杂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文现象入手。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

在保安村活动中有插背钎、口钎,在浪加村有“开山”,属于很多人“血腥的六月神会记忆”,但十分有特色。六月会的高潮是开山。开山是法师用刀划破自己的头顶,把鲜血撒向四面八方,这是一种古朴奇特的祭天方式,充分表现了藏族、土族人民勤劳、朴实、智慧和勇敢的品格。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

由于到达当天活动尚未开始,为了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民俗民风,我便来到了较为封闭的东干木村,东干木村也是同仁地区出土马厂文化半山类型文物的地方(青铜器时期),那里的古文化遗存距今有4800--3500年的历史,属于山地里的藏族后裔交融交错文化类型最为多样性的地方。现代建设中,因很久没有通公路,所以,这个村子有那么一点闭塞,因为交流和改变不多,所以“古”的东西就保留了下来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

在我的印象里,“六月会”是从四合吉村的舞蹈中开始的。四合吉村的舞蹈,是这二十余个村子中,唯一舞蹈不像舞蹈、走路不像走路的“周贝勒柔”,他们自称自己是临近隆务大寺最近的村子、也是祖辈打下江山现有万户长名号的,因此,舞步要沉稳、人在舞蹈中也要大气,走步中需彰显“将士”的神态,所以,全部的活动下来,少了许多“放肆神情”的内容,可是,其他村子就不同了,充分体现了“娱神愉人”的过程,大声的喊、大舞步的跳,甚至,像年都乎村、郭麻日村、尕萨日村的法师,还会跳跃、蹦高、舞剑等等,让观览者和参与者想着冲进队伍的感觉呐。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

热贡地区最热闹的争论之一,“霍尔加”就是当地人说的入侵的蒙古人被汉人阻隔在山崖口的人。多半时候,称他们是汉人的后裔,“霍尔加”的人自称是蒙古人的后裔,所以,霍尔加村也有自己的方言,被隆务的人称为藏语说的不好的村子。他们服饰很有特点,特别是到了新年的时候,霍尔加人的袍子也很有特色。热贡最热闹的争论之二是年都乎乡的“土人”、“土族”的争论。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

六月会,是国家级第一批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活动特点是百姓参与,时间长达数十天,参与村庄和人员众多,极具地域特色,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俗狂欢节。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七日,热贡地区的六月会祭祀活动在一个名叫四合吉的藏族村庄拉开序幕,而后,在隆务河流域的几十个藏族、土族村庄相继展开。各村祭祀活动的天数也不尽相同,长则5天,短则2天。而且祭祀活动中着装、舞蹈、表演节目各具特色,要想一次就把所有村庄的表演观赏完,时间和精力是不够的。所以,本次出行我主要观赏了四合吉村、江什加村、郭麻日村、浪加村、保安乡的表演。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

六月会期间,家家户户要向神庙敬献的“朵玛”,以往认为新打的麦子和青稞就是最好的,后来有了水果,再后来有了糖果,再再后来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变成一盘生鲜水果和糖果的结合,变化无穷是六月神会令人着迷的地方。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

众所周知,“热贡六月会”是盛行于热贡隆务河中、下游两岸几十个个藏、土族村庄特定的民俗节庆活动。其组织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众、持续时间之久,居全县乃至于全州除春节以外的所有节庆活动之首。“六月会”这个名称,是农历六月份举办而得名,藏语称其为“六月勒瑞”,即为“六月里献给神的歌舞”,土族语称作“六月拉顿”,即“六月歌舞”, 都是说要把这盛大的歌舞献给心中的神灵。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

六月会是热贡地区民俗的表演,百姓的节日。但在其中夹杂着浓烈的宗教色彩。凡举办六月会祭祀的村庄都有一座神庙,庙内供奉着本村和本地区的保护神。活动大多都在神庙里举行。六月会期间,村民们的服饰是十分讲究的,舞者必须身着盛装。男子头戴白色或红色高筒毡帽,佩藏刀;女子身着色彩艳丽的藏袍,配以自然宝石作为装饰,服饰显得异彩纷呈、琳琅满目、凝重飘逸。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

人们之所以爱上六月神会,是因为古时留下来的二十五个部落,慢慢与周边的人和文化融合,逐步形成各自己的特点。又因为六月会是民间的文化活动,所以时代所发生的一切都对六月会有影响,因此各村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同了。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

隆务河流域村村寨寨定期举办这个迄今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民俗活动,其主要目的,既是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国泰民安,又通过这个节庆活动,让当地百姓与神共舞、与神同乐,达到邻里之间走亲访友、交流感情、其乐融融欢度节日之目的。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4)

福建祭神文化(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