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天的坚守(他们一直在30公里之外)

“特殊时期,你们在那坚守了这么长时间,真是太辛苦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124天的坚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24天的坚守(他们一直在30公里之外)

124天的坚守

“特殊时期,你们在那坚守了这么长时间,真是太辛苦啦!”

“其实也没啥,在这里住久了,都有了家的感觉。”

每当单位领导打电话慰问时,乌鲁木齐石化公司营销原料部航煤管输管理科在机场航煤末站值守的金永祥、刘赤江、方芳、李存利、王昊都会这样说。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那仅一人宽的床和身上许久未换的工作服,无不体现着值守的艰苦。

“航煤末站就是我们的‘家’!”

机场航煤管输末站距离乌石化有30多公里,虽然面积不大,却承担着公司增收创效和机场油品供应的重要使命。

在疫情管控特殊时期,岗位就是战场,各项工作都要仔细筹划、多方协调、严格把关。班长金永祥带领4名班员在这里安了“家”,自己像个“家长”守护着这里的一切。

晚上9点,他穿戴整齐准备出门巡检。这时妻子发来视频,“爸爸,你啥时候回来啊?”“快了,快了。”父女之间的对话每次都会这样开场。

伴随着飞机的轰鸣声,今天是金永祥第三次留守的第60天。第一次30天,第二次47天。和前两次一样,他许诺了女儿若干愿望之后,对妻子说自己要去巡检了……

金永祥知道,当好航煤末站的“家长”责任重大,自己不能分心,要时刻守护好这个“家”。作为一名党员,金永祥更加知道自己在工作中要当先锋、冲在前。

“女儿,爸爸希望成为你的榜样!”

“赤江,晚上要打起精神,密切关注管线的压力变化情况。”

“请班长放心!我会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监控好设备参数变化。”

去年才转岗的刘赤江主动要求留守。本想着女儿暑假回来一家三口在疆内旅游转转,现在一晃60天过去,计划就这样泡汤了。

“爸,您安心工作,注意身体,别太累了,以后有的是机会一起出游。”看到女儿理解的表情,刘赤江很是欣慰。他说现在最幸福的时光,就是每天下班跟女儿和妻子视频聊天。女儿长大了,说父亲所做的就是大家都在讲的“大爱”和奉献,她要以父亲为榜样,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要为单位、为社会尽一份力!

“为了岁月静好,总得有人负重前行!”

“为了岁月静好,总得有人负重前行。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呢?我也是企业的一份子,只要企业有需要,我就会顶上去。”说这话的方芳是值守人员中唯一的女性,女儿从外地回来还没顾上团聚,她就选择回岗位值守。家中父母年岁已老,身体有多种疾病,她总是担心父母按时吃药了吗?生活物资充足吗?每天吃的是啥……

“方芳,有什么困难就说,我会尽力协调帮你解决。”金永祥看出了方芳的担心。

“班长,我能坚持,放心吧。”方芳说,每天看到女儿自己做饭吃,父母那边一切还好,心里就踏实了。既然选择了工作,就会尽心尽力干好手头的活。特殊时期,大家都在默默承担着各种压力,继续奋战在各自岗位,为了这份执著坚守,每个人心里都或多或少地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心酸故事。

“这里有我们,请公司放心!”

主控室要24小时监控航煤管线分输站和末站的管线压力、温度等指标,进行数据传输。巡线人员要定时巡检现场设备,查漏、消除隐患和设备维护,同时对末站至分输站的7公里输油管道进行巡查。分工合作的5人密切配合,每天的工作忙而不乱。

王昊是值守人员中年龄最小的,干起活来二话不说,总是愿意多干一些。李存利因为有慢病要按时吃药,金永祥总是想方设法联系到慢性病的常用药品,每天都叮嘱他按时服药,测量血压。

值守期间,各级领导多次电话慰问、督导防疫落实情况,嘱咐他们多加防范,在确保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航煤管输保供工作,值守的5人总是满怀信心地回答:“这里有我们,请公司放心!”(刘俊兰 刘涛 蒋鑫)(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