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z分级阅读跟牛津树怎么搭配阅读(写在4岁女儿开蒙一年半)

最近身边朋友讨论异常火热,讨论牛娃,分析路线,梳理理论,关于如何调动兴趣?提高有效输入?等

认识好多超厉害的妈妈,也有一些一头雾水的妈妈,还有一些交流经验的时候,满是焦虑的妈妈。

raz分级阅读跟牛津树怎么搭配阅读(写在4岁女儿开蒙一年半)(1)

让妈妈帮孩子对英语启个蒙,为什么就这么难 ?

启蒙的第一步,应该是焦虑吗??

我们先理一理,妈妈们都在焦虑什么?

有的妈妈说:“因为开始太晚了、落后太多了”;

有的妈妈说:“因为孩子不争气、不听话”;

有的妈妈说:“因为身边“别人家的孩子”太多、太优秀”;

有的妈妈说:“每天时间有限,利用不过来”;

有的妈妈说:“5岁了一个字不认识……”

我们可以首先把这些焦虑稍稍归纳一下,会发现其实所有的焦虑都可以归为以下 三大类:

1. 为了过去而焦虑。后悔没有早点干什么什么,只好现在着急忙慌地追赶,时常发现“哎呀!一半天追不上。”

2. 为了现在而焦虑。自己家的熊孩子永远不配合,磨磨唧唧、慢慢吞吞,每天的任务怎么也做不完的感觉。成绩提不上来干着急、不是瘸腿就是偏科,和别人家的优质娃一对比一伤心的,归于这一类。

3. 为了以后而焦虑。制定的计划好像永远赶不上变化,怕赶不上时代、怕落后挨打、什么都想学好,什么都想做好,一样都不想丢也不敢丢。

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说穿了其实都是“现在”。为了“过去”而焦虑的,要把握“现在”迎头赶上,“将来”才能越来越好。为了“将来”而焦虑的、还不是只有先把握住“现在”,才能谈将来么?这样看来,其实我们一直是在因为“现在”学习中的某些问题而焦虑。

我们为什么会对“现在”的学习焦虑?

优秀的父母,大多心态平和,平和与从容的心态大多来自对周边事物发展的“洞察力”和“掌控力”,因为他们抓得住本质问题。反之,我们的焦虑,往往是因为对正在发生的这件事情没有“洞察力”和“掌控力”。

我们为什么会对“现在”的学习没有洞察力和掌控力呢?原因可能是,我们“现在”的学习充斥着:1.目标不明确2.路线不清晰3.自身能力和理想不匹配(有没有发现,没有一条跟孩子有关系,先从自己入手吧)

1. 目标不明确

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一样,请考虑一下你对孩子寄予的学习目标,以及自家在经济、人力、时间上可以付出的总量,以便为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当家长为孩子制定了一份独一无二的计划后,才会觉得有了方向,内心也才会变得更加坚定与踏实。之后要做的就是坚持执行这份计划表,并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外界的环境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更新。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类比。

请私人营养师与厨师做饭 类比 有钱请菲佣或全职外教在家学英语

餐馆吃饭 类比 用上到五星级酒店,下到平常餐馆来比喻各种层次的英语学习机构

妈妈做的爱心饭 类比 家长自己在家教孩子英语

是自己做饭,还是去餐馆吃饭,亦或是自己做饭加偶尔去餐馆吃饭,请先做出自己的选择。

2. 路线不清晰

现在启蒙路线无非就是两条路 :

一条叫“二语习得”路线、也叫原版路线。就是像学母语一样学习英语。倡导用原版教材,从听入手,以听说带动读写。家长需要学习启蒙的理论,做好规划并每天坚持持续输入,最重要的是不断调整。

另一条是“外语学习”路线,或者称应试路线。把英语单纯作为一门外语,靠 EFL教材从读入手,以语法为核心进行刷题,目标是分数和证书,能较好的应对应试体系。特征是报班,爸妈的任务是交学费。

ELF教材是什么?

根据英语使用情况的不同,英语教材分为以下3种类型:

1. EFL 英语作为外语的教材(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2. ESL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材(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3. ELA 为英语为母语孩子设计的教材(English Language Arts)

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是指将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英语为外语的环境,指你在家里讲的是母语,出门以后用的还是母语。只有在特定场合,例如学校,才会接触到英语。

中国是典型的 EFL 环境,公立学校使用的教育部指定的英语教材也是 EFL 教材,因为小学和初中是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写是要照顾学生的平均水平而不是精英学生的水平,大部分国家的义务教育也是这种思路。

EFL 所学的大多为通用型的、规范的词汇与表达,不会特别贴近某一具体国家的使用习惯。比如打招呼,EFL会使用中规中矩的 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and you? 所以会出现学了几十年英语到了国外不认识连体字,不认识全大写(要在脑海里将大写转换成小写),单词都认识,句子听不懂。

其实两条路线并不矛盾,在一些节点上都是可以相互调整的,如:二语习得路线可以补语法、补应试;外语路线,也可以进行大量阅读。

3. 自身能力和理想不匹配

之所以焦虑,其根本原因就是理想照不进现实,为什么理想照不进现实,一是理想不明确,二是努力不够。每天总仰望帝都魔都的牛娃,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娃哪里都不顺眼,这本身就不是一种正常的心态。

跟焦虑SAY BYE

如何告别焦虑呢

Step1 正确审视自己和孩子

首先一定要清楚,为了孩子,自己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可以甘愿牺牲哪些?你自己的人生状态是你获得尊重的前提。所以先考虑好自己,再考虑他人 ,先把自己杯子里的水填满,再去给孩子的杯子里慢慢加水,加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充电,让自己保持充盈状态。

二是审视一下自己的娃。每个人对于带娃历程的感觉,都是一部从天才到庸才的史书吧……刚出生时哪怕是放的屁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越大越感觉哪哪都不如别人呢。

每个人的智力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人逻辑思维占优,有的人形象思维较强;有的人博闻强记,却不善融会贯通,有的人虽然记忆力差,但能记住最重要的信息,并且精于思考;有的人智力过人,但意志薄弱,志趣低下;有的人是智力平平,但意志顽强,目标远大,百折不挠。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既有优势或潜在的优势。

因此,作为父母,应客观而清醒地分析自己孩子的特点,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也了解自己孩子的不足。优点深挖并肯定发扬,缺点能补则补,补不了就尽量躲开。

step2 不忘初心

永远不要忘了孩子刚刚出生时你对她的愿景,不要被太多欲望和想法蒙蔽了你的眼睛。不管怎么说,健康快乐成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务。

你是孩子的妈妈,不是她人生的指挥官,最应该无条件接纳孩子的人是你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家庭教育的前提。父母要做孩子成长的“土壤和空气”,而不是揠苗助长的那个人。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把他们引到读书这条路上去。现在的很多父母不停地给孩子买书,恨不得将整个书店搬到家里。其实这种行为是一种推卸责任——书都买了,再学不好就不是我的问题了。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你战略上的懒惰。人生不应当是充满疲劳与痛苦的拉锯战,而应该是有的放矢地一边思考一边前行,与大家共勉。

Step3 制定读书计划,让行动改变焦虑。

焦虑其实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我们可以制定读书计划,把目标矢量化。

目标必须明确。因为,目标越抽象,压力越大,消极的心理暗示就会随之而来。目标越具体,动力就越大,积极的心理暗示就会随之而来。

目标必须非常具体,具体到可测量。目标越具体,越容易有动力去达到,越容易在达到后有成就感,越容易良性循环。目标越模糊,越看不到尽头,越容易气馁与沮丧。

学习的目标也必须是定量,不能是变量。我们的目标应该设定为先努力前行到达前面5公里外的那个车站,而不是一直努力追上你前面的那辆车。

比如我们可以设定这个阶段的目标,可以是——

每天读10本 RAZ .

raz分级阅读跟牛津树怎么搭配阅读(写在4岁女儿开蒙一年半)(2)

两天唱跳一首 SSS 儿歌。

raz分级阅读跟牛津树怎么搭配阅读(写在4岁女儿开蒙一年半)(3)

一周带孩子做一次英文绘本手工拓展。

raz分级阅读跟牛津树怎么搭配阅读(写在4岁女儿开蒙一年半)(4)

3个月内积累听力词汇300个等等。

raz分级阅读跟牛津树怎么搭配阅读(写在4岁女儿开蒙一年半)(5)

图片来自网络

类似这样的目标就很明确,很容易阶段检测学习的效果,用效果来不断地激励我们、不断地增加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raz分级阅读跟牛津树怎么搭配阅读(写在4岁女儿开蒙一年半)(6)

写在最后

人生很长,读书可以读一辈子,现在多读几本少读几本,真没什么可担心的。

要担心的反倒是,孩子刚开始自主阅读头几本书的时候,你就一声呵斥:“你又理解错了,根本不是这样的”,而一头浇灭了他继续畅游书海、继续独立思考、继续和大人辩论的热情。

大数据测得出语言水平分值,却测不出情感与文学。

机器评测,测得出孩子的语言水平、阅读理解能力,却难以测出孩子在阅读时的感受,孩子的文学修养程度;测得出一本书的字数容量,却测不出一本书的情感容量、文学容量、思想容量。而阅读的终极目的,可不是认识几个字、有多少词汇量,能划分段落能写中心思想那么简单,。徜徉书海的温暖,了解世界的新奇,才是我们最应该带孩子去领略的,不是吗?

希望每一个启蒙中的妈妈,都能脑中有理论,心中有目标,手中有资源,脚下有路线,内心满是爱……

最后附上我们去年一年读过的英文书,希望和各位妈妈们共同进步。

raz分级阅读跟牛津树怎么搭配阅读(写在4岁女儿开蒙一年半)(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