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用诗词表达(穿行在古诗词中的高速公路)

中华诗词,浩瀚如海。诗人的脚步丈量着壮美山河,留下来的诗篇如璀璨明珠闪耀三湘四水,成为湖湘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无需“竹杖芒鞋”,沿着诗人的足迹,从高速出发,重走伟大诗人走过的路,穿越历史,对话今古。

沅有芷兮澧有兰

徜徉浩瀚诗海,我们绕不开那位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传说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人们用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来纪念屈原。然而鲜有人知,端午也有大小之分,在怀化市溆浦县,五月初五被称为“小端午”,五月十五则被称为“大端午”。

公路用诗词表达(穿行在古诗词中的高速公路)(1)

溆浦“大端午”龙舟竞渡。图:田文国

“沅有芷兮澧有兰”“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96年,屈原被流放到雪峰东麓、沅水中游的溆浦县,在这里生活了16年之久,写下了《离骚》《九歌》《涉江》等千古名篇。传说,屈原离开溆浦去汨罗时,溆浦人含泪送他上船。受山水阻隔,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屈原在汨罗投江的噩耗传到溆浦时,已经是十天以后,溆浦人赶忙乘舟前去相救。因此当地人将农历五月十五定为“大端午”来纪念屈原,并举行龙舟祭祀。这是一个因时空差异和交通阻塞而产生的美丽误会,令人感慨。

公路用诗词表达(穿行在古诗词中的高速公路)(2)

S50长芷高速怀化段。图:田文国

岁月更替,斗转星移。当年屈原流放作《楚辞》的溆浦及投江地汨罗都已成为端午龙舟民俗文化基地,山水的阻隔早已被高速公路连通。今年端午期间,溆浦居民王强一家自驾从溆浦出发,沿着S50长芷高速、G0421许广高速一路东行,一路游览观光,仅三个多小时就到达屈子行吟的汨罗江畔,在这里追忆“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爱国情怀,感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高尚气节,也了却了作为溆浦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夙愿。

洛阳亲友如相问

被贬谪至怀化的远不止屈原一人,“诗家夫子”王昌龄也曾与怀化有过一段美丽的邂逅。唐代天宝年间,王昌龄由江宁丞贬为龙标尉,江宁是现在江苏南京,龙标即现在的洪江黔阳古城。“诗仙”李白得知好友被贬谪至蛮荒之地,陆路凶险、水路艰难,写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名篇,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

公路用诗词表达(穿行在古诗词中的高速公路)(3)

黔阳古城。图:田文国

史料记载,当年王昌龄一路克服艰难险阻,从江宁走到龙标,竟然花了半年多时间。现如今,借助通达便捷的高速路网,从南京出发,沿着G40沪陕高速、G50沪渝高速、G60沪昆高速,只要十几个小时就能到达洪江黔城。如果李白知道现在交通如此便利,也不会发出如此“愁叹”吧?

公路用诗词表达(穿行在古诗词中的高速公路)(4)

沪昆高速怀化段。图:田文国

在青山绿水环绕中的黔阳古城,充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静谧与古朴。古城中曲折勾连的青石板街巷、清雅幽邃的窨子屋、青苔斑驳的古吊井……使得无数游人过客魂牵梦萦。其中芙蓉楼最负盛名,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王昌龄在此写下著名诗作《芙蓉楼送辛渐》,留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千古绝唱。

公路用诗词表达(穿行在古诗词中的高速公路)(5)

芙蓉楼。图:田文国

云横秦岭,雨阻潇湘。山高水远让王昌龄只能把对洛阳亲友的思念写在诗中,亲友重聚的场景也只能在梦中出现。可现在,思念亲友时,从洪江上高速,走G65包茂高速,转G55二广高速,11个多小时就能回到他日思夜想的洛阳。“洛阳亲友如相问,千里高速一日回。”

透过古诗,我们依旧能看到,屈子行吟汨罗江畔,身形憔悴地向我们蹒跚而来;李白持酒仰天放歌,衣袂飘飘地向我们狂奔而至。

从“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的永州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郴州;从“觥觥益阳风骨奇,壮年自定千首诗”的益阳到“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的衡阳;从“湘潭春水满,岸远草青青”的湘潭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岳阳……湖南高速公路在诗词中流连,在山水里穿行,也在“行稳致远”中化成一首“和美畅安”的诗。高速人也成了诗人,他们有“天堑变通途”的浪漫理想,也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勇毅坚守,更有“踏天磨刀割紫云”的匠心追求,他们正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满怀豪情,谱写“九万里风鹏正举”的崭新诗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