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的宣言书(长征起点与终点的青春对话)

记者 齐美煜中国江西网讯 80年前,一支铁流般的队伍,无畏路途险峻、物资匮乏、敌军围堵,经过血与火的淬炼,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80年后的今天,为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共青团江西省委和共青团陕西省委共同主办了“长征起点与终点青年对话——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10月中下旬,两地青年代表横跨赣陕两省,追寻先辈足迹,开启了这段起点与终点的对话,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长征路上的宣言书?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长征路上的宣言书(长征起点与终点的青春对话)

长征路上的宣言书

记者 齐美煜

中国江西网讯 80年前,一支铁流般的队伍,无畏路途险峻、物资匮乏、敌军围堵,经过血与火的淬炼,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80年后的今天,为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共青团江西省委和共青团陕西省委共同主办了“长征起点与终点青年对话——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10月中下旬,两地青年代表横跨赣陕两省,追寻先辈足迹,开启了这段起点与终点的对话。

江西:步步皆寻迹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是长征精神的源头。入赣之后,陕西青年代表首站便登上井冈山。“三湾改编”情景教学、祭奠井冈英烈、“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环环相扣的行程安排,让陕西青年代表深切地感受到江西厚重的红色历史文化。

一路上,延安日报社记者李江峰不停地用镜头、笔头去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生怕漏掉一丝细节。在井冈山市拿山乡沟边村,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小小红领巾讲解员”的精彩讲解令他内心为之一颤:“小娃娃们对红色文化的熟稔程度令我们大人都汗颜,足见江西红色文化传承,当真是从孩子抓起!”

“早就听说‘万里长征路,里里兴国魂’,如今亲身踏上这片土地,仿佛与历史有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作为教师,我要把我此行的收获分享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知道长征的起点在江西。”当吴起县城关小学教师齐小莉来到素有“将军县”之称的兴国时,脚下的这片土地不再是平日里熟悉的黄土,而是随处可见裸露在外的红土。她忽然觉得,这鲜艳夺目的红色,岂不是被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浸染而成的。

延安:处处皆“红景”

延安,对我省大多数青年代表来说,这里像毕加索笔下的油画,粗犷、刚劲饱含着个性;这是一片用热血祭奠青春力量的土地。此行,每位江西青年代表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感知、诠释那段峥嵘岁月。

“学唱陕北民歌、徒步登宝塔山、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这既是一次信仰之旅,也是一次学习之旅。”出于职业性质,最让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教研处干部肖小军印象深刻的要数在杨家岭革命旧址上的一堂现场教学课。没有制作精美的PPT,没有宽敞温暖的教室,青年代表们一个个坐在小马扎上,认真地听着、记着,教学现场不时发出热烈的掌声。“尽管时下延安天气寒冷,但授课老师所讲的白求恩的故事与精神,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温暖。我要把这种朴实纯真的教学方法带回江西,讲好江西红色故事。”肖小军说。

相比肖小军,“90后”的共青团江西省委新媒体工作人员刘述晟则更加关注红色文化该以何种形式呈现给年轻人。一场红色主题秀《延安 延安》解开了他心中的疑问。“区别其他红色题材的文艺作品,《延安 延安》将焦点锁定在那个年代所有心怀激情和理想的青年身上。更值得一提的是,舞台和观众席被打通成了一个整体空间,俨然人在戏中,书本中描绘的延安顿时立体、鲜活起来。”刘述晟直言,在以受众多为年轻群体的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红色文化,以小见大尤为值得借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