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哲伦环球旅行跨越了多少次赤道(41天深海行者)
原标题:41天,“深海行者”带回麦哲伦海山的神秘 ——“科学”号完成西太平洋海山科考返回青岛
4月19日,我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顺利返回青岛母港。
科研人员展示采集到的金柳珊瑚。
科研人员展示采集到的巨型玻璃海绵。
航次采集到的金柳珊瑚。
航次采集到的柱星螅。
航次采集到的铠甲虾。
“科学”号采集到的岩石样品——富钴结壳。
就像火树银花,柱星螅羞答答地展示着她藏匿深海的盈盈秀姿;有如绽放的金柳,婀娜的金柳珊瑚不动声色地亮出她贵族般的倩影;城堡状的巨型玻璃海绵,黑黝黝的富钴结壳,让人炫目的红色铠甲虾……4月19日,当“科学”号返回到被誉为“东方瑞士”的青岛母港时,这位“深海行者”将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的神秘交给了期盼他凯旋而归的国人。
今年3月10日,载着考察人员的“科学”号从青岛起航,前往麦哲伦海山链进行科考活动,到4月19日返回母港,“科学”号此次行程历时41天。
中科院海洋所、声学所、山东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80名考察人员参加了此次考察,徐奎栋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
麦哲伦海山链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富钴结壳区,由几十座大大小小的海山构成,中国、俄罗斯、日本和韩国均在该区域有矿产合同区。
徐奎栋告诉人民网记者,他们的科研团队针对位于东经152°-153°,北纬17°的麦哲伦海山链的典型海山,从地质、水文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等多学科调查入手,对海山进行了综合探测研究。
徐奎栋说,项目科研团队通过多波束测深,获得了两座海山的精密地形图。对位于东经153°、北纬17°的一座海山进行了地形地貌、底质环境、水体理化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等多学科综合调查。“调查表明,两座海山均为平顶海山,进行全面调查的海山周边的最大水深是5500米,山顶最浅水深约1200米,海山高于基底4300多米;山顶面积约188平方公里,呈不规则的三角形状;海山东北、西南和南部各有一个延伸较大的海岭。”
科研团队此次调查收获颇丰。记者了解到,他们利用温盐深仪、垂直拖网和分层拖网等完成了海山“十”字断面22个全水深站位的水文、化学和生物生态调查;利用“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ROV)进行了7次下潜作业,获取了巨型和大型底栖生物的宝贵样品356个,涉及刺胞动物、棘皮动物、多孔动物、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多毛类等135种生物,包括许多之前未见的新奇物种。
“此外,采获岩石样品33个,主要为玄武岩、富钴结壳和铁锰结核,获得了4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以及大量原位实测数据和影像资料,填补了在该海山区调查的空白。”徐奎栋兴奋地告诉我们。
据介绍,“科学”号此次深海之行,围绕深海大洋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热点——海山系统开展综合科学考察,旨在摸清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的生物多样性家底,发掘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为提升深海大洋探测能力、应对“海山生态系统持续利用和脆弱海洋生态系统养护”等国际议题,提供地形地貌、理化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参数等方面的数据和样品资源。
用徐奎栋的话来说,“就是为维护国家深海大洋权益,拓展和发掘国家战略性海洋资源,支撑国家深远海资源调查与合理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胡洪林 刘颖婕 乔丕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