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建议总结(别让智能手机给老人添堵)

对年轻人而言,智能手机让天涯变成咫尺,网购、叫车、扫码、支付等等都是信手拈来,一机在手,万事只需动动指头虽然智能手机如此贴心,但,对于相当数量的老年人来说,它却是个尴尬的玩意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建议总结?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建议总结(别让智能手机给老人添堵)

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建议总结

对年轻人而言,智能手机让天涯变成咫尺,网购、叫车、扫码、支付等等都是信手拈来,一机在手,万事只需动动指头。虽然智能手机如此贴心,但,对于相当数量的老年人来说,它却是个尴尬的玩意儿。

你应该见过这样的场景:医院里,因为不懂预约挂号和自助缴费干着急;餐厅中,由于不会扫码点单只能求助服务员;结账时,掏出现金数着零头怕被嫌弃的凌乱与慌张;小区外,拿着大按键的老人机搞不定健康码的焦虑和无助……属于年轻人的“5G时代”已然开启了,却还有很多老人仿佛还停留在“无G时代”,怎么也追赶不上。

别说智能手机,单拿老人机来说,怎么调大声音?如何增大字号?怎样插卡、开机?就可能成为横亘在老人与时代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而且,这个群体比想象中更为庞大。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5亿,占总人口的18.1%。虽然互联网正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但截至今年3月,在我国超9亿的网民中,60岁及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仅为6.7%。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线上总是鲜见老人的声音,线下却总能目睹老人的窘境。

端午节,去外地探望年过七旬的哥哥嫂子。嫂子一直不会用微信,侄女急赤白脸地批评她妈妈不肯学以致用,嫂子但笑不语。其实,我理解嫂子的窘境,智能手机里面的大量功能,对年轻人可能就是一层窗户纸,但对于从未碰过电脑的她来说,那层窗户纸就厚如城墙。既然十分畏惧,放弃学习使用也无可厚非。

人与技术之间,谁主导?谁从属?答案应是统一的,技术为人服务。时代飞速向前迈进,但离不开代际衔接,张臂迎接新技术的同时,务必给追赶不上潮流的老人一条慢行步道,万不可为了方便快捷而一刀切。

疫情防控期间,到处通用健康码,但老人和儿童可以办理纸质证明。技术或许没有温度,但人必须有。一方面,老人与时代正在相向而行,多少年迈的身影戴上老花镜,费劲却又执着地学习扫码、浏览新闻、视频通话,甚至小心翼翼地向晚辈请教,向快速发展的社会、不断迭代的时代主动靠拢……另一方面,能不能在更多公共场所和生活场景为那些没有条件学、或者学得慢的老人保留传统的“慢选项”,让他们即便“不智能”也能在快时代下畅行?

家有老人,年逾八旬,平时独自生活,早几年把老人机换成智能手机,也会使用微信,但小困惑常有,每次断网了,她不明原因,也不敢乱动,只能打电话通报,等儿孙们帮助解决,还有如怎样存照片、语音转文字、内存占满等等,有些是学会后很快遗忘。因此,不敢给她绑定银行卡,各种交费软件绝不能让她用。

科技发展的本意是添彩而不是添堵,技术前进不能踩刹车,但不妨多一些温度,给跟不上趟的老人一条慢行步道,别强他们所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