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智谋强(司马诸葛谋略巅峰对决)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一流的军事家和谋略家,司马懿生于179年,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二人在年龄上只有两岁之差。这两个顶尖谋略大师在三国鼎立时期各事其主,在血与火的较量中碰撞出绚丽的智慧火花,并一直闪耀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为后人津津乐道。
无数人最感兴趣的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相比,究竟谁的谋略更胜一筹呢?
其实,虽然司马懿参与和蜀军对抗的行动也不少,但跟诸葛亮之间发生直接交锋的次数却不多。
诸葛亮晚年,为实现“收复中原,兴复汉室”的夙愿,从公元228年以后“六出祁山”,倾蜀国全力北伐曹魏。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南征后对曹魏共有七次用兵、五次北伐(也有说是六次),但直到诸葛亮最后两次北伐之时,司马懿作为主帅,才与诸葛亮之间发生正面较量。
因此来说,也只有这两次,才算司马、诸葛真正意义上的谋略巅峰对决。
二、第一次正面较量魏明帝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二月左右,诸葛亮开始了他的第四次北伐。他率军从汉中出发,对魏国前沿阵地祁山发起了围攻。当时曹魏大将军曹真病重,司马懿临危受命,魏明帝曹叡封他为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都督左将军张郃、雍州刺史郭淮等防御蜀军。
司马懿认真全面地分析了当时的战争形势,认为诸葛亮善于治军,士气足,战斗力强;但蜀军长途跋涉,战线太长,粮草供应受限,因此蜀军宜于速战速决,而自己只要能有效地拦截蜀军,使其不能前进,再采取拖延战术,使蜀军人困马乏、粮草供应短缺,就可不战而胜。
而诸葛亮其实为这次北伐早已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他首先于两年前派陈式占领了武都、阴平,为此次北伐扫清了道路。其次,把原本防守东吴的李严所部也调到汉中,集中力量展开北伐。第三,事先屯积了大量的粮草,并发明了木牛流马来运输粮草。第四,争取到鲜卑柯必能、东吴孙权作为自己外援。
司马懿留部将费曜、戴陵率4000人守邽,而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出击陇西,集中主力迎战蜀军。
当时,张郃建议司马懿将部队分为前军与后军,前军前去营救祁山,后军继续驻屯雍州(治所长安)、郿县(陕西眉县)一带,以为声援。但司马懿却否决了张郃的建议。
诸葛亮得知司马懿大军将西进增援祁山的消息之后,除留一部分兵力继续围攻祁山要塞以外,他本人则亲自率领大部队迅速北上上邽(甘肃天水市),企图占领这个战略枢纽。
但遗憾的是,此时又遇到了阴雨连绵天气,道路泥泞,木牛流马运行艰难,再加上补给线太长,因此粮草供给真的成了蜀军的大问题。
于是魏蜀两方开始了一场粮食争夺战,诸葛亮率军前插至上邽附近,化整为零,抢收那里的小麦。
此时,上邽城中驻守着郭淮、戴陵、费曜三将,共有4000兵马,看到蜀军在城外收割小麦,就从城中杀了出来,但不想诸葛亮提前已经设置好了伏兵,等魏军进入埋伏圈后,蜀军迅速出击,大败郭淮、费曜的人马。并趁势又收割了上邽附近的不少小麦。
后来,司马懿率军在上邽以东与诸葛亮的军队相遇,诸葛亮要与司马懿决战,但司马懿却据险固守,拒不出战,诸葛亮只好回军卤城。
司马懿于是又尾随诸葛亮追到卤城,但他只是尾随而已,到了那里之后,司马懿依然是登山掘营,与蜀军对峙,不与交战。
据《资治通鉴》记载,张郃此时再次向司马懿建言献策。要分出一支部队,绕到诸葛亮的背后,前后夹击诸葛亮。
但司马懿依然没有采纳张郃的建议,他仍是看诸葛亮的部队一撤退,就组织追击;看诸葛亮一停下,他也马上停下。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一直到了五月份,司马懿才开始部署军队向诸葛亮发起进攻,派张郃进攻南围王平的大寨。自己则率众迎击诸葛亮。诸葛亮则派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领兵作战,双方展开激战,结果诸葛亮的人马大败魏军。
但就在这个时候,蜀军的后方却出现了问题。
由于李严督办粮草不力,导致军中粮草供应不上,再加上李严派来的使者传后主刘禅的谕旨要诸葛亮撤军,于是诸葛亮只好引兵撤退。
司马懿看诸葛亮一撤退,马上命令张郃率军追击。
据《魏略》记载,张郃劝司马懿道:“归师勿遏。”建议司马懿不要追击。但司马懿却强令张郃带兵追赶蜀军。
而诸葛亮果然早已在退路上埋伏了伏兵。当张郃率军追击最后于木门道(甘肃天水市西南90里)时,埋伏于高处的蜀军居高临下,万箭齐发,魏兵死伤众多,一代名将张郃也被射中右膝,不治身亡。
虽然司马懿此次与诸葛亮正面交锋吃了败仗,还损失了一员大将,但他采用坚守不出的拖延策略,有效地阻止了蜀军的进攻,解了祁山之围,最终蜀军在粮草耗尽后不得不退兵,因此从战略意义上来说,司马懿又是最后的胜利者。
三、第二次谋略对决
又经过三年准备,诸葛亮于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再次亲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北伐战争。
当时从汉中越过秦岭,有三条山谷,最东面的子午谷有六百多里路长,最为险要,但谷口位于长安城之南,可以出其不意地逼近长安。中间的傥骆谷直接通往关中的武功,对长安的威胁也很大。而西面的褒斜谷有470里路长,南段叫褒谷,北段叫斜谷,因斜谷靠西,曹魏力量比较薄弱,因此诸葛亮选择了出斜谷伐魏。
这年四月,诸葛亮率领大军到达郿县,在渭水之南安营扎寨。司马懿得知情报后,立即率军渡过渭水,背水立营阻击。
诸将想在渭北与诸葛亮隔水相持,司马懿说:“老百姓和我们积聚的粮秣财物皆在渭南,这是必争之地。”他还对诸将说:诸葛亮如果顺着山势向东用兵,对魏军威胁很大,若向西占据五丈原,则魏军有回旋余地,可与之形成对峙局面。
而用兵谨慎的诸葛亮果然如司马懿所料,率军占据了武功西面的五丈原,于是双方在渭水南岸形成了对垒局面。
司马懿继续采用“坚壁据守,消磨蜀军锐气”的作战方针,不主动出战。
双方相持一百多天后,诸葛亮有些着急了。于是多次发兵挑战,但司马懿均不予理会。
焦急万分的诸葛亮于是采用了激将法,他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一身女人的衣服。其意思非常明显,司马懿不敢出战,连女人都不如!
诸葛亮想以此羞辱司马懿,激怒他出战。
没想到司马懿见得这身女人的服装后,却假装欣然接受了下来。司马懿的心理是如此强大,连那样的羞辱都能笑着承受,这让诸葛亮实在拿他没办法。
同时,司马懿为了平息部将要求出战的情绪,还耍了一些小手段,他故意装怒,上表朝廷,要求出战。但其实在出兵前。他早与魏明帝商定好以守为攻的战略了,看到司马懿的奏章后,魏明帝当然予以拒绝。
不仅如此,魏明帝还便派大臣辛毗以大将军军师的身份,杖节来到前线,每当蜀军前来挑战时,司马懿就假装十分恼怒地要带兵迎战。而辛毗则持杖节立于军门,阻止其出兵。将士们一看,原来是朝廷不让出兵迎战的,于是都“莫敢犯违”。
当辛毗到达魏营节制司马懿的消息传到蜀军时,蜀将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杖节而至,贼不复出矣。”
但诸葛亮则早就看透了这是司马懿玩的把戏,于是就对姜维说道:“司马懿本来就无心作战,他所以要向魏明帝请战,只不过是一个借口,是向部众表示自己不怯战阵,其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能打败我们,哪里还用得着到千里之外的朝廷去请战呢?”
如此看来,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也真的算的上是一对知己了。两个高手在巅峰对决之时,都能互相看穿对方的计谋、企图或者说是目的。
诸葛亮曾派使节到司马懿军中,司马懿不打听蜀军的军事情况,却只问诸葛亮的睡眠、吃饭和处理事务等日常琐事。
当听到来人如实回答诸葛亮夙兴夜寐,非常辛苦,大小事务都要亲自过问和决定,并且每天吃饭很少的情况后,司马懿大喜过望,于是就对部将预言道:诸葛亮进食少而诸事繁多,实在太劳累了,这样下去肯定活不多久。
事情还真不出司马懿的预料,没过多久,诸葛亮果然忧累交加病倒了,而且病情越来越沉重,最后于同年八月病逝于五丈原上,终年五十四岁。
一代名相、天下奇才诸葛亮虽竭尽全力北伐,却最终败在司马懿手下,实在令人惋惜。
四、双方智谋对比如果拿司马懿与诸葛亮这两个顶尖军师、智谋奇的超级谋略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司马懿有他的长处,而诸葛亮则有他的缺点。
司马懿头脑冷静,善于分析判断,心理素质超强,两次与诸葛亮的正面较量,都是事先对军事形势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抓住诸葛亮远途用兵,粮草供应困难,而诸葛亮本人又用兵谨慎、不敢冒险的特点,用拖延战术,既消耗蜀军战力;在接见使者之时,通过询问诸葛亮的日常生活、工作琐事,就能准确判断出诸葛亮精力耗尽,已性命不久;在诸葛亮送女人衣服故意羞辱他之时,司马懿始终保持冷静,并没有为之激怒而落入诸葛亮的圈套,心理素质非常强大。
为了平息部将要求出战的情绪,保持军队士气,司马懿又假装发怒,向朝廷请兵出战,可见其非常精于手段。
而诸葛亮则太过谨慎,不敢出奇兵,不敢用勇将。魏延曾要求带领一万人马出子午谷,突袭长安城,然后与主力部队接应。但诸葛亮却却不敢冒险,断然否定了魏延的作战方案,使得几次北伐都没有多大实质性进展。诸葛亮始终不敢用魏延,在临终前叮嘱后事,还秘密安置地位比魏延低的杨仪、费祎统帅军队,防范魏延谋反,结果激怒了魏延,最后魏延以谋反罪被杀。
另外,仅从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女人衣服这一件事就能看出,诸葛亮对司马懿头脑冷静、善于隐忍的性格不甚了解,本想激怒司马懿,但司马懿并没有上当,导致自己计策落空。
而司马懿则对诸葛亮的优点和缺点,完全看得清清楚楚,可谓知己知彼。
司马懿曾在前线写给弟弟司马孚的回信中评价诸葛亮道: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
意思是说:诸葛亮虽然志向远大但却不善于抓机会,胸中多谋但却缺少决断魄力,喜欢用兵但权力却受朝廷限制,尽管统帅十万大军,但已经陷入我的筹划当中,我一定能打败他!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诸葛亮才会“出师未捷身先死”。因此来说,司马懿的谋略应比诸葛亮略高一筹,不知朋友们是否认同这个观点?欢迎大家畅所欲言,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