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保金申报有几种方法(江苏省残保金申报流程)

残保金申报有几种方法(江苏省残保金申报流程)(1)

金企服(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已认证账号

数据来源: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残联、江苏省税务局

数据依据:《江苏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政策数据链接:

江苏省财政厅 关于印发江苏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czt.jiangsu.gov.cn/art/2017/1/24/art_51169_6689554.html政策重点:残疾人安置的界定标准:1:用人单位将残疾人录用为在编人员或依法与就业年龄段内的残疾人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且实际支付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方可计入用人单位所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2:用人单位安排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1至2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3级)的人员就业的,按照安排2名残疾人就业计算。3:用人单位跨地区招用残疾人的,应当计入所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4:用人单位在职职工,是指用人单位在编人员或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的人员。季节性用工应当折算为年平均用工人数。以劳务派遣用工的,计入派遣单位在职职工人数。

重点:对在职职工总数30人以下(含30人)的企业,暂免征收残保金。

重点:对500人以上的企业,按职工人数分档设置征收比例,具体分档征收标准:

----------------对500人以上的企业,按职工人数分档设置征收比例,具体分档征收标准:---------------

单位从业人员1—500人部分,按征收比例的100%征收(即40%×100%=40%)

单位从业人员501—1000人部分,按征收比例的40%征收(即40%×40%=16%)

单位从业人员1001—5000人部分,按征收比例的20%征收(即40%×20%=8%)

单位从业人员5001人以上部分,按征收比例的10%征收(即40%×10%=4%)

重点: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未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2倍(含)的,按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计征残保金;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2倍的,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2倍计征残保金。社会平均工资的口径为城镇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加权平均工资。

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计算方法残障金计算公式:保障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1.5%-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征收比例(40%)审核方式:网上申报、网上审核审核时间:保障金暂按年缴纳。申报缴纳时间为每年8月。审核资料:1、在职残疾人证或残疾军人证(照片页、公章页)2、劳动合同3、服务协议(首页和残疾人本人页)4、机关事业单位编制手册5、残疾人社保凭证6、上一年度一月份和十二月份在职残疾人工资发放凭证审核时间:全省年审工作时间为6月1日—6月30日。未在规定时间申报的,视为未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方式: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申报网址:

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电子税务局​etax.jiangsu.chinatax.gov.cn/sso/login

残保金申报有几种方法(江苏省残保金申报流程)(2)

减免流程和操作指南:

1、访问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电子税务局

(https://etax.jiangsu.chinatax.gov.cn/),选择我要办税,使用用户名或CA登陆。

残保金申报有几种方法(江苏省残保金申报流程)(3)

2、登录到电子税务局页面后,选择税费申报及缴纳,进入各税费种申报选择界面。

残保金申报有几种方法(江苏省残保金申报流程)(4)

3、在各费种申报中,选择“其他申报”中的“地方各项基金费申报表(残保金)申报”,进入申报页面。

残保金申报有几种方法(江苏省残保金申报流程)(5)

4、点击“进入申报”,在之后出现的界面中点击右侧“数据初始化”,在弹出的提示框中点击“是”, 提示认定初始化成功后点击确定。

残保金申报有几种方法(江苏省残保金申报流程)(6)

残保金申报有几种方法(江苏省残保金申报流程)(7)

残保金申报有几种方法(江苏省残保金申报流程)(8)

5、返回申报主页面,选择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申报表,点击右侧修改按钮。

残保金申报有几种方法(江苏省残保金申报流程)(9)

6、点击“增加一行”,填写“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在职职工人数”, 其中上年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由残联提供,若与实际安置人数不符,请与残联联系。填写完毕后,点击左上角保存后返回。

残保金申报有几种方法(江苏省残保金申报流程)(10)

7、返回主页面后,点击右上角申报,根据提示信息完成申报。

残保金申报有几种方法(江苏省残保金申报流程)(11)

审核资料:1、在职残疾人证或残疾军人证(照片页、公章页)2、劳动合同3、服务协议(首页和残疾人本人页)4、机关事业单位编制手册5、残疾人社保凭证6、上一年度一月份和十二月份在职残疾人工资发放凭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