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诗写出了怎样的心境(清代诗人的一首夏日抒情诗)
#诗词赏析#夏天最典型的特征有哪些呢?如火的骄阳,苍翠的绿色,满耳的蝉鸣……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读诗吧!
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平畴。
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这首诗是清代著名诗人沈德潜的《过许州》,许州是哪里?今河南省许昌市。这是诗人途经许州郊外的即景抒情之作。
“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平畴。”陂(bēi)塘,指的是池塘。决决,这里不是决堤的意思,作象声词用,形容水流的声音。“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唐卢纶《山店》)垂杨,指的是柳树,而非杨树。罨(yǎn),覆盖的意思。平畴,指的是平整的田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到处的池塘都在向外流着水,长长的垂柳覆盖方圆百里的平整田野。
夏季多大雨,所以沈德潜走在郊外,看到池塘的水满溢而出,顺着小河沟流淌。“决决”二字从声音的角度精准描摹出水流的声音,山间清泉落差大,水流急,是“叮咚”之声;平原地带落差小,水流缓,所以是“决决”之声。为什么说“百里平畴”呢?因为许昌一带,多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走在田间的阡陌之上,一方方池塘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水流决决,细长的柳枝参差披拂,亭亭如盖,笼罩着百里平原。诗人虽然未明写心情,但轻松愉快的心情已经跃然纸上。
前两句诗中还隐藏了一种色彩,那就是绿色。夏季的柳树枝繁叶茂,青葱翠绿,而田野之中的庄稼正是生长期,青翠欲滴,那一方方池塘被无边绿色所映,自然是碧波荡漾。“到处”和“百里”,又从微观和宏观上拓展了这一片浓绿覆盖的范围。
“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行人,这里指行走在路上的诗人自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行走其间的人便觉得胡须眉毛都被染绿了,一路蝉声陪伴我走过许州。
在前两句诗的铺垫、渲染之下,许州城的郊外就是一个绿色的世界,而绿色又是令人视觉最为舒适轻松的颜色。这无边的绿意已经渗入诗人的整个身心之中,感觉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所以觉得自己的胡子眉毛都被这绿色的光影给染绿了。于是在妙手偶得之间,就写出这样一句精彩之极的好诗来,这一句诗真是写得神清气爽,俊逸非凡!
“绿”在这首诗中是诗魂所在,是色彩的基调,也是情感的完美体现,所以,自然而然的就让我们想起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当代评论家周啸天先生认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描写的是视觉感受;而沈德潜的“行人便觉须眉绿”,是又跳越了一级,描写的是由视觉感受而引起的心理感觉,它实际上表现的不是颜色,而是快感,是有所出新。周先生言下之意,似乎这句诗更为高明。我个人对此持保留态度,“春风又绿江南岸”绝对不仅仅是视觉感受,王安石虽未明写抒情,但“绿”字之中饱含了春回江南的欣喜之感,稍加品味,就可以明确的感受到;再者,江南岸绵延千里,树木花草尽被吹绿,境界何其宏大,给读者的审美联想又是多么的壮美!沈德潜的这句诗妙则妙矣,但与王安石相比,还是显得在意境上逊色许多,格局上也小了不少。王安石的格局气度,又岂是身为乾隆所豢养的文化鹰犬沈德潜之流可比拟的?
蝉声,在很多诗词之中都象征着聒噪、凄凉,例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但那些一般写的是秋蝉,时日无多,蝉鸣嘶哑低沉;这首诗中的蝉是夏蝉,正是雄壮之时,蝉鸣中气充足,得意洋洋。沈德潜行走在豫中大平原之上,一路上杨柳田野都是绿意盎然,水流潺潺,生机勃勃,心情轻松愉悦,蝉鸣不绝,反倒更增兴致,所以就在这一路蝉声相伴之中,轻松愉快的就走过了百里许州。
古诗词解读系列,“山枫说文化与历史”精心选题,深度解读,荣誉出品,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