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六出祁山都被谁打败了(诸葛亮六出祁山)

诸葛亮穷毕生精力,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虽然未能成功,却实现了自己“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诺言,也印证了“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的预言。

诸葛亮六出祁山都被谁打败了(诸葛亮六出祁山)(1)

诸葛亮并非穷兵黩武,数次用兵,只因他清楚,魏强蜀弱,魏国的疆域面积、资源、士兵、人口都数倍于蜀国。

所以,每次交战,对魏国也许就是,不成则退等待时机;对于蜀国则是生死攸关,稍有差池,就是万丈深渊。

诸葛亮要主动出击,先发制人。而司马懿也是看准了这点,扼守要冲,不和诸葛亮正面决战,想方设法打消耗战。

建兴九年,诸葛亮再出祁山,这已是第四次北伐。这一次,诸葛亮准备的更加充分,算计的更加精明。

诸葛亮六出祁山都被谁打败了(诸葛亮六出祁山)(2)

先是在陇上装神弄鬼抢割了魏军的粮食,又用计杀得司马懿大败。而且这次不同于以往,既解决了粮饷问题,没了后顾之忧,同时又重创魏军,司马懿离崩溃只差一线。

命运的天平似乎站在了蜀国这一边。然而,一封来自后方的告急文书阻止了诸葛亮的北伐的脚步。

因为这封信是负责总督后方的李严所写,所以不容得诸葛亮不相信,只好撤军。事后查明,这是李严谎报军情。李严自然受到严惩,但战机却一去不返。

老天爷似乎又和诸葛亮开起了玩笑。此前,第三次北伐,在大好形势下,后主刘禅因苟安散布流言、受宦官蒙蔽,把诸葛亮从前方召回。

这次,苟安换成了李严。

连后主刘禅都大为恼火,之前我已经犯了一次这样的错误了,现在你李严又来这一手。勃然大怒,要斩李严。后经参军蒋琬说情,才免了死罪,贬为庶人。

可以说,第四次北伐,在大好形势下,胜利近在咫尺,因李严一己之错,功亏一篑。

那么这个李严到底是何许人也?刘备托孤之时,“遂遣使往成都,请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星夜来永安宫听受遗命”。由此可知李严地位之重。

诸葛亮六出祁山都被谁打败了(诸葛亮六出祁山)(3)

李严到底才干如何?诸葛亮兴师南征,后主担心孙吴攻川,诸葛亮劝慰说,吴国“若有异心,李严在白帝城,此人可当陆逊也”。由此可知李严在诸葛亮心中的地位。

李严被委以何重任?诸葛亮北伐,兵出祁山,所有的军需粮草均是李严负责。由此可知诸葛亮依仗李严之甚。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先帝托孤重臣、孔明信赖的股肱之臣,却因为军粮不济,怕丞相见罪,故谎报军情。

李严听说诸葛亮率队撤回汉中,于是又故作惊讶地和后主刘禅说:“我已经把军粮准备充足了,丞相怎么又退军呢!”

《三国志》记载:亮具出前后手笔书疏本末。

也是说,诸葛亮拿出了李严给他的来信,一封、两封、三封......

严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这时候,李严理屈词穷,没法再编造了,只能认罪。

诸葛亮六出祁山都被谁打败了(诸葛亮六出祁山)(4)

诸葛亮死后,李严问讯,大哭一场,因病而死。用李严自己的话讲,我虽然被贬,但我还指望丞相能再次启用我,我好将功补过;现在丞相死了,没有人再用我了。

可见,诸葛亮虽亲手处分了李严,但李严至死都对诸葛亮心怀感激。

只可惜,历史不能重来,这是李严的过错,也是蜀国的国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