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事要方圆自在(聪明知晓左右智慧懂得上下)

处事要方圆自在(聪明知晓左右智慧懂得上下)(1)

我们常常用“聪明”和“智慧”来形容一个人才的层次,从中国文字的字面意思其实有很大不同。耳聪目明是为聪明,聪明左右结构,需问西东,往往和物有关,和看和听有关的,意思是说,会做事即为聪明;智慧,上下结构,智为知天知地,慧为心之能量,所以,屈原有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下即是天地,向天地学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智慧和做人有关,所以说,聪明做事,智慧做人。西方先哲苏格拉底也说过类似的话:“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中国哲学也有类似的智慧: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聪明说明你脑子转得快,掌握很多零碎的知识,但这些不一定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而智慧则是通过不断成长而获得的东西,恰恰能帮助我们懂得做人的能量。判断自己是聪明还是智慧只需问这样一个问题即可明白:我所相信的东西能帮我得到想要的吗?能帮助我变得更加幸福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应该改变我们的思维,因为思维会让我们获得智慧。

聪明人往往都是单一思维,智慧往往是跨学科思考的能力。聪明的人对所在领域或专业非常了解,而智慧的人会从各种各样的资源中汲取知识。他们知道的东西更多一些,这让他们在与比自己“聪明”的人打交道时反而能占上风。

我们发现,很多专业领域的重大发现恰恰是一些“门外汉”研究出来的。因为他们的思维不死板,一旦你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改变自己的思维就会变得困难,因为如果你改变了自己的思维,也可能因此毁掉了自己的专业高度。

智慧的人往往具有处理确认偏误的能力。确认偏误是一种思维倾向,是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已经相信的东西,而忽视那些与你的已有信念相矛盾的证据。我们都认为我们是理智的,都认为我们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你可能认为更聪明会帮助你对抗确认偏误,但实际上这让它变得更困难。高智商的人可以创造更复杂的理由来证实他们的偏见。

智慧的人往往具有看清现实的能力,许多聪明的人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认为他们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这种思维我们称之为乌托邦式思维,这种思维无法解释现实的残酷方面,尤其是人性的本质问题;而智者试图理解事物的本质。

智慧的人往往具有走一步看三步的能力,聪明的人会受到一级思维的困扰,因为他们从不考虑自己行为的计划之外的后果。关键不是每次什么都不做,而是要仔细考虑你的决定的潜在后果。我们都知道下棋的时候要走一步看三步,做决策也是,要看到你采取行动的后续结果。

智慧的人往往具有理解动机的能力,这一点我们应该放在第一位,因为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概念。动机是你能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一旦你学会了从动机的角度看世界,你就不能忽视它了。事实上,所有这些与智慧相关的主题都是相互重叠的,但动机可能是核心部分。许多聪明人都有这种动机盲点。

智慧的人往往具有了解自己无知程度的能力,聪明人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而智慧的人知道他们不知道的东西有多少。老子说:不知知,病矣;知不知,尚矣。智慧的人会说“我不知道”,并承认哪些领域的理解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智慧的人往往具有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的能力,这就是我们的终极思考。如果你不能从生活中得到你想要的,那你还算聪明吗?如果你找不到幸福、生活的意义和目标,你的聪明还有什么用呢?

克服困难靠聪明;解决问题靠智慧;做事靠聪明,做人靠智慧;解决小问题靠聪明,解决大问题靠智慧;成长靠聪明,成功靠智慧;做小事靠聪明,做大事靠智慧。

处事要方圆自在(聪明知晓左右智慧懂得上下)(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