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始终是戏(戏好因为青春)

戏好,因为青春——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邀请展综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戏始终是戏?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戏始终是戏(戏好因为青春)

戏始终是戏

戏好,因为青春

——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邀请展综述

11月17日至12月2日,由中国剧协、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联、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邀请展在广东深圳举办。活动期间线上线下共有24台剧目上演,其中,15台由全国各高校戏剧团体创演,9台由北京、浙江、深圳、香港、澳门、台湾的职业戏剧团体创作。

15台校园剧目均体现了创演者身在学海、心在家国的见识与情怀,对历史与当下、社会与人、理想与现实、生命与生活投以热切、赤诚的关注、思索;在表达上,不仅融入了对海内外舞台艺术广泛认知、充分学习的成果,也流淌着校园生活中生长出来的创意与时尚。

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包括话剧《雷经天》《大江歌罢》,诗剧《逐日百年》,儿童剧《小英雄雨来》,作品围绕建党百年主题,以当代青春对标百年前的青春,与剧中人物完成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并表达了不同时代的青年共同的责任担当;创作者从自身专业背景出发,开掘与众不同的视角和表达。如作为开幕演出的华东政法大学话剧《雷经天》,回望1937年陕甘宁边区法治建设重要一页—— “黄克功案件”,以大学课堂上师生的争论为表现形式,表达了对法理、人性、正义等法治议题的当代叩问与思考。

当代题材剧目包括话剧《雪落无声》《家长会》《失落的天堂》《蔡龙云》,舞剧《心亮了》,音乐剧《镌·刻》,面具戏《昨天》,作品直面现实、探究人性,并进行艺术化表达。如武汉市艺术学校的《家长会》 ,通过对一场试卷泄露风波众口不一的言说,描绘家长、孩子各自的成长经历与心灵轨迹,由此引发青少年成长、家庭教育、代沟等问题的探讨。河南科技学院的《心亮了》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生命之美,同时融入太行文化、非遗传统,并作出具有现代艺术特征的舞台演绎。沈阳大学的《镌·刻》讲述校园中的抗疫故事,勾画师生的逆行身影,折射灾难面前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河北传媒学院的《昨天》,直视老年群体的生命困境。

传承经典的作品包括潮剧《桃花扇》,话剧《永远的保尔》《哈姆雷特》《青春之歌》,在持守经典的同时,也作出了当代的、青春的诠释,焕发了经典不朽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话剧《哈姆雷特》由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17级西藏班演出,担任西藏班教学并执导这部作品的话剧表演艺术家濮存昕认为,莎士比亚戏剧特别是《哈姆雷特》,至今仍有着极强的艺术价值与生命能量,能激发出同学们的舞台表现力,让他们通过角色体悟到人性的复杂多面,以怜悯的视角关怀生命。

9台职业戏剧团体作品多从当代社会现实和都市生活出发,以人的生存境遇和内心体验为表现对象,嵌入与内容相适应的逻辑结构中,并创造出与表达意图相契合的舞台样式,传递了各自迥异的都市气息与城市精神,呈现了青年戏剧工作者基于独特地域特征、人文环境、生命经历而生发的感悟、哲思与艺术探索。

来自北京的树新风剧团话剧《水流下来》,通过讲述父亲临终与儿子的冲突、沟通与和解,勾勒出父子关系中隐秘的纹理。深圳市守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音乐剧《深圳生活故事》,通过呈现深圳“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百态,发掘“深漂”群体不为人知的奋斗故事。香港话剧团话剧《最后晚餐》让观众与一对不堪重负、意图轻生的城市底层母子共同咀嚼生活之痛。澳门小城实验剧团话剧《九声》由乐师的演奏与演员的表演共同展现城市丛林中的众生游走,关注存在、身份认同等精神课题。台湾戏剧人赖声川在上海创办的上剧场话剧《圆环物语》,以台北小吃夜市“建成圆环”的变迁为背景,以“圆环”隐喻了城市生存现状和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复杂多变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婺剧《白蛇传》作为闭幕演出上演。作品一方面传承并精进四功五法,提升技艺难度以满足人物塑造和舞台表达需要,凸显婺剧表现力极强的“文戏武做”传统;另一方面对传统文本作出贴合当代审美的调整,以“许白”重归于好收束全剧,演绎了一曲坚贞爱情的颂扬之歌。

作者:岸青青

来源: 《中国艺术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