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做公益凝聚爱心暖人心(大爱若水 润泽无声)

9月9日是“爱心公益日”。我们为此特别推出广西“草根”公益人陈词及他的“爱心蚂蚁”团队的感人故事。 12年来,这位普通的公益人默默坚守、不求名利、无悔无怨,在广西、四川、云南等地的贫困山区支教帮扶。即使重病在身,仍用生命和爱,行走在陪伴山区孩子快乐成长的公益路上,改变了一个个贫困山区孩子的命运。 真正的公益人,是靠心和行动。 他们,未必璀璨夺目,但始终温暖有光。 正是他们的善举让爱传递,让世界更有爱。

不忘初心做公益凝聚爱心暖人心(大爱若水 润泽无声)(1)

今年8月,在陈词家中,他与参加“小蜜蜂游学”计划的玉林贫困家庭孩子在一起。

雪白的墙、雪白的床单、苍白的脸,输液在一点一点地往下滴,无声地……9月5日,南宁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病房。他清瘦的身子斜靠在病床上,微闭的双眼深陷在眉骨间。此刻的他是安静的。刚与病魔抗争了一夜,他显得疲惫而虚弱。

这是他吗?从2008至2014年,先后四次孤身奔赴汶川、玉树、雅安、鲁甸特大震区,联合世界各地志愿者建立爱心团队,风风火火开展救灾支教的那个人吗?

这是他吗?12年来坚持公益、默默坚守、不求名利、无悔无怨,在四川、云南以及广西的都安、大化等地贫困山区支教帮扶,即使重病在身,仍用生命和爱,行走在陪伴山区孩子快乐成长的公益路上,改变了一个个贫困山区孩子命运的那个人吗?

在这个连死神也望而怯步的男人躯体内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坚韧力和感召力,让每个靠近他的人都情不自禁地被感动、感化,默默加入他的公益行程。

他说过,他不惧怕生命的终结,只希望将爱传递下去、公益传承下来,希望大家说起公益事业,说起“爱心蚂蚁”的时候,“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嘴角上扬”。

他叫陈词,39岁。广西“爱心蚂蚁”公益协会创始人,一个“草根”公益人,大家都叫他“陈队”“陈老师”。

到抗震第一线去——一场义无反顾的奔赴

2008年5月12日,地动山摇、断壁残垣……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震倒了灾区群众的家园,也打破了千里之外的陈词平静生活。

这个20多岁大男孩,听到了生命的召唤。请假、收拾行装,他瞒着家人,只身一人冲上地震的第一线,成了汶川震区的一名普通志愿者。

一个多月后,他递交了辞职信,连同一张由四川省红十字会颁发的个人奖状寄到公司。

2008年7月25日,他联合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组建爱心组织——“爱心蚂蚁”国际志愿者团队,投身灾区救援与重建,致力山区孩子教育。

募集发放救灾物品共价值100多万;为所在的“四村三校”募集500袋新旧衣物被子;开展冬季暖潮行动,为大巴山学校募集并捐助近200袋衣物和学习用具以及数千册图书;之后,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寄往大巴山……

不忘初心做公益凝聚爱心暖人心(大爱若水 润泽无声)(2)

2016年5月6日,陈词给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镇板兰村弄陆教学点送民族校服。

面对灾后满目疮痍的场景,面对无处读书、满地撒欢的山区孩子热切的目光,陈词毅然留了下来。

“与灾后生活秩序、物质世界重建相比,孩子们心灵的重建和精神世界的恢复更重要,那是一种生命的涅槃与重生。”他说。

建帐篷学校、给孩子上课、带领志愿者做总结、走访老乡家……两年后,他用一本《震地呼吸》讲述在四川500多天经历和心路历程,而卖书所得均用于广西山区孩子教育。之后的玉树、雅安、鲁甸特大地震,都有陈词和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聚蝼蚁之力,筑爱心长城——一场爱的盛宴

2013年11月5日,“爱心蚂蚁”成功注册,成了帮助更多人实现志愿梦想的公益民间组织和专业化社工平台。

“聚蝼蚁之力,筑爱心长城”是“爱心蚂蚁”的志愿精神。

陈词带领“爱心蚂蚁”凝聚爱心、整合资源,开展支教偏远山区学校、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组织假期学生能力发展(冬、夏令营)等公益活动,为促进山区教育发展、山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而奔忙。

广西科技馆、规划馆、博物馆、海底世界、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三街两巷”、邓颖超纪念馆……今年暑假,受陈词资助的20个玉林贫困家庭孩子,来到首府南宁,开始他们快乐的小蜜蜂游学旅途。

不忘初心做公益凝聚爱心暖人心(大爱若水 润泽无声)(3)

2016年5月7日,小蜜蜂游学计划在南宁举行。图为陈词和参加活动的贫困山区孩子们在一起。

为拓宽孩子们视野,每年寒暑假,陈词与“爱心蚂蚁”都会组织“大小蜜蜂游学”计划,让孩子看到山外的世界、目光之外生活。

山里的孩子,如同一只小蜜蜂,飞出去到城市里采蜜,回来与同伴们分享。团队支持山区里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城市,与城里孩子一起学习、生活、交流。如今孩子们的脚步已遍布上海、广州、温州、成都、南宁等地。

从“受助者”成为”助人者”,是“爱心蚂蚁”一直坚持的公益理念。 这次“爱心蚂蚁”派出韦彩萍等4名大学生志愿者全程陪护,其中3人是“爱心蚂蚁”一直支持和陪伴成长的孩子。

“当初我通过游学,增长了见识,得到了成长,如今,我要接过这个爱心接力棒,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去。”韦彩萍说。

多年来,“早婚早育”“早婚多育”造成的乡村人口结构失衡是偏远山区贫困代际传播的原因之一。针对山村孩子性知识缺乏的现状,“爱心蚂蚁”创设“青葱课堂儿童性教育课程”,在广西边远山区的学校、村屯开展保护女童、反性侵宣教。

2015年,一向健康、1.80米个子的陈词被确诊“鼻咽癌”。

2019年,“爱心蚂蚁”组织参加“青葱课堂西部行”,8名“爱心蚂蚁”志愿者,自驾车跨越广西、云南、西藏、甘肃、四川、重庆、贵州,足迹遍及山区学校,边走边宣教性教育知识。患病的陈词几乎全程参与。

“我要尽力呵护那些稚嫩的花朵,让每一朵花都绽放芳华。”陈词说。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得知山里的孩子因为缺少电脑,无法上网课,陈词和“爱心蚂蚁”驱车进山,将从爱心人士手中募集的IPA,送到贫困孩子手上。

不忘初心做公益凝聚爱心暖人心(大爱若水 润泽无声)(4)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陈词给贫困山区孩子送去平板电脑,方便她们上网课。

这是一份不完全统计的成绩单,是近年来“爱心蚂蚁”公益性项目受益人数:

为21所学校3510名学生送去民族校服;

组织39期“小蜜蜂游学”计划,468名学生人受益,234名志愿者参与;

9名农村青年参加“大蜜蜂游学”计划,独自外出游学,增长见识和经历,积累社会经验;

举办30多期冬夏令成长营,上百名世界各地志愿者为广西山区上万名学生带来急救、手工、心理学等课程;

通过“爱心早餐”项目募捐,那些“从不知早餐为何物”的山里孩子,吃上了热乎乎的肉粥,肚子暖暖地上课;

……

在广西民间公益圈,陈词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在他身后,是一支长长的爱心队伍:有专业社工、志愿者、大学老师、私企老板、公职人员,甚至是普通司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都有着与陈词共同的特性:以蝼蚁之力,筑爱心长城。

不忘初心做公益凝聚爱心暖人心(大爱若水 润泽无声)(5)

2018年11月10日,在广西河池市都安县高中,陈词和受助的贫困学生在一起,为一孤儿学生庆祝18岁生日。

爱心所向 举袖成云——一场公益事业的“集结号”

2016年,陈词患“鼻咽癌”的不幸消息传开后,公益圈的朋友为他治疗发出众筹,14个小时就完成30万元善款募集。“这是我的奇迹,也是公益圈的奇迹。”陈词在个人微博上致谢:“这是对我公益生涯最好的肯定。是你们增添了我面对病魔的勇气。”

患病后的他没有停止公益的脚步。

今年8月3日,来自都安9岁女孩小芳从广西医科大学开元埌东医院顺利康复出院!回家前,穿上爱心人士送来的新衣服,变得漂亮的小芳开心地跟着妈妈,到陈词家道别,向这个给了她新生的恩人深深鞠上一躬。

2018年5月,小芳不幸摔断大腿。当陈词穿山越岭,第一次来到小芳家时,眼前的一切差点让他留下了泪:

这个极度贫困家庭,祖孙三代8口人挤在一个小木房里。床上,两片树皮一块破布捆腿,伤口感染得严重的小芳,正痛得直哭……陈词抱病找村长、支书一起上门做工作,苦劝三天,她父母才同意送医。

“已经开始感染了,若晚几天,将会高位截肢,再晚就……”医生说。陈词马上为小芳发起轻松筹,小芳获救了。

之后,由于疏于照顾,出院后的小芳又两次摔伤,不得不做第2、3次断骨重接手术。陈词和志愿者皮燕云联系广西医科大开元埌东医院,院长亲自主刀,免除手术及治疗费用。

出院后,经过一年多康复,小芳股骨骨性基本愈合。今年7月,志愿者皮燕云和范先芳驱车5小时,接小芳到埌东医院做弹性髓内钉取出术。这个因腿伤而停学2年的山里女孩,可以重返回课堂了,家里还盖起了新房!

今年8月28日,陈词收到都安女孩韦杏芬的喜讯:“我考上了广西科技大学啦!”这么多年,这个敏感的孤儿一直得到陈词如兄如师如父般的爱。如今,她抓着陈词的手,眼泪住不住地流……

韦芳芳考上辽宁科技学院,韩柳春、韦柳亚、周梦婷成了广西民族大学校友……今年,来自贫困山区孩子的一份份捷报,让陈词心里像喝了蜜一样。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场人生的告别仪式

“活过7月25日。”这是陈词的一个信念。

7月25日,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对陈词来说,却有着特别意义。这一天,是“爱心蚂蚁”的生日。

一年一度的周年纪念是陈词最开心的事。今年,却因他疾病的恶化,“爱心蚂蚁”12岁生日面临停办。

当年受助学生黄玉柳、韦素桃,如今已成了在校大学生和热心志愿者。她们挑起了活动策划组织的担子,陈词的学生韦彩萍、罗宇思担任晚会主持。她们特意把活动放在陈词当年支教的都安举办,还他一个心愿。

多年来,一直是“大家长”的陈词,第一次放手给这些孩子。他只是安静等待这个特别的周年纪念。

四川的陈阳来了、 江苏的”熊大”来了、广西的杏芬、陈春谷、杨琳姐都来了;导演柳町带着获了好几个国际大奖的全程跟拍“西部行”的纪录片赶来了;一位受助学生,骑了4小时摩托车,从深山的家中赶来。

经过2个多小时车程、虚弱的陈词坐着主持了这场特别的见面会。

他静静地倾听,每个发言者说完,他都给他们一个深深的拥抱。他话很少,声音很弱,通过话筒,仍很难听清,但大家还是安静听着。

突然,一直坐着的陈词强撑着站了起来,给四面八方赶来看他的志愿者们深深一躬:“感恩所有和我一起走过的孩子和朋友,‘爱心蚂蚁只是个符号’,是你们赋予了它灵魂和价值。”

话筒中传出他嘶哑但坚定的声音:“公益是一种价值的传递。”大家齐刷刷地站起来。爆发出的热烈掌声,是对这个把爱和生命都给予了山区教育的男人以深深敬意。

熟悉的面孔、难忘的往事,一一在他眼前闪现……这位曾经历过四次大地震一线生死抢险,曾徒步登高、走川进藏,在困难面前不放弃不抛弃的汉子,眼中噙泪、百感交集……

12年峥嵘岁月酸甜苦辣咸,哪管身前功劳身后名。从患病的第一天开始,陈词没担心过自己的病。他一直为“爱心蚂蚁”未来发展及接班人选操心。

不忘初心做公益凝聚爱心暖人心(大爱若水 润泽无声)(6)

今年7月25日在都安举行的爱心蚂蚁12周年纪念活动上,陈词与大家切蛋糕。

8月1日,他的朋友圈发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爱心蚂蚁”有了新的接班人……

这一刻,他交出了爱心接力棒,也交出了“让爱心传递下去”的期望。从此,他将在有生之年,以另一种方式默默关注、真诚付出,延续着这份爱…

9月3日,突然病情恶化、被严重脑水肿压迫的陈词,在吐了一天一夜之后,被送进了医院。

5日,记者和志愿者在病房,见到因咳嗽不停、一夜未眠的陈词。

一直静静躺着的他突然嘴巴动了一下,几乎是耳语般,他艰难地、一字一句地说:“活-在-当-下,坚-持-公-益,珍-惜-眼-前-人,且-行-且-珍-惜!”′

当天,利用缓解药物的时间窗口,陈词在朋友圈发出了告别词:我带领陪伴长大的孩子们,请记住“爱心蚂蚁”的箴言: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希望你们能建立志愿者团队,把爱传承下去。朋友们,再见!

9月9日“爱心公益日”,正是陈词39岁的生日。与那些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志愿者和社工们一起,这个“为公益而生”的男人脸上露出了平静而幸福的微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