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垄断竞争和寡头)

生产西装的公司很多, 西装的样式, 特别是男装, 每家都差不多, 价格却相差甚大 有的卖到几万块一套, 如著名的纪凡希( Givench) , 而在北京木樨园服装批发市场上,仅卖几十元 为什么同样是做西装的, 价格的差距这么那大呢? 除了所用的材料、 设计不同以外, 服务和营销, 包括广告, 都有影响品牌是核心, 品牌试图把看起来一样的西装分成三六九等 那些所谓的顶级品牌, 真正让你体会到什么叫“人是衣裳马是鞍” , 觉得钱花得值,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垄断竞争和寡头)

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生产西装的公司很多, 西装的样式, 特别是男装, 每家都差不多, 价格却相差甚大。 有的卖到几万块一套, 如著名的纪凡希( Givench) , 而在北京木樨园服装批发市场上,仅卖几十元。 为什么同样是做西装的, 价格的差距这么那大呢? 除了所用的材料、 设计不同以外, 服务和营销, 包括广告, 都有影响。品牌是核心, 品牌试图把看起来一样的西装分成三六九等。 那些所谓的顶级品牌, 真正让你体会到什么叫“人是衣裳马是鞍” , 觉得钱花得值。

西装行业就是经济学上的垄断竞争市场, 很多人都在生产看起来差不多的产品, 可是结果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没有点经营的智慧, 很难出人头地。

中国的几个彩电巨头, 忽而聚首, 忽而绝交。 今天订立城下之盟, 慷慨激昂, 信誓旦旦决不降价, 转而就在台下进行价格跳水比赛。

这就是寡头市场, 是只有几家公司表演的舞台, 它们互为冤家, 又唇亡齿寒。 既要相信别人又要相互提防, 没有胆量和头脑, 没法在这个舞台上混。

完全竞争虽好, 却太难见到。 垄断竞争是最常见的一种真实市场, 这类市场, 既有完全竞争的特征, 又有垄断的特征, 所以才这样命名它。

有完全竞争的特征, 是说在这个市场厂商非常多, 每个厂商的份额都是微不足道的。 对其他厂商的定价没有影响, 别人也不会影响它。 同时, 它们的产品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进而有很大的可替代性。

比如川菜馆很多, 连外国都有, 每个饭馆都很小, 饭菜的品质都差不多, 吃起来都比较辣、 比较麻。 当一个川菜馆为自己的菜品定价时, 它不必看其他菜馆的脸色行事, 自己考虑一个差不多的价格就行了, 同时它的定价对其他饭馆也没有什么影响, 在定价上, 大家各顾各的。 进入这个市场没有什么障碍, 非常自由。 开个川菜馆能有什么难呢?北京的“成都小吃城” , 一夜之间就冒出来好几百家, 几乎有“直把北京作成都” 的感觉了。完全竞争的特征还意味着信息相当充分, 大家都互相知根知底。

有垄断的特征, 是说每个厂商的产品都与其他厂商的产品有细微的差别, 这些差别对于某些消费者来说构成垄断。

比如同样是川菜馆, 每家饭馆的饭菜的质量、花色、 装修、 服务都会有差别, 这些差别造成某些顾客只喜欢去某个川菜馆吃饭, 而不去别的地方,这个川菜馆就对这个顾客构成垄断。

即使这个川菜馆提价, 顾客也不会全跑光了,这就是忠诚度。 这跟完全竞争有很大区别, 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 如果某个农民提高自己的玉米价格, 那所有的人都不会买他的玉米。

当然, 如果川菜馆把价格定得低一些, 顾客就会增加, 但不会增加太多, 毕竟川菜馆之间都差不多。 这是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的区别。 在完全竞争下, 如果降低价格, 将会引来大量的买者。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可能会有经济利润, 只要价格定在平均成本之上, 还有顾客光顾, 就可以做到。

什么时候可以把价格定得高些? 就是川菜馆推出一个新菜品的时候, 虽然这个新品也是川菜, 具有川菜的基本特征, 但是, 这个菜是别人没有的,我有了, 大家没有吃过, 我就可以把价格定得高些。 或者我的服务比别人的好, 我也可以收取高价, 获得经济利润。 比如成都最有名的商业街——春熙路上的那些川菜老字号的价格, 就比别的店高些, 因为它们的服务和档次要高些, 人们认为它们更正宗, 比如著名的老字号“龙抄手” 的总店就是这样。

可是在长期, 垄断竞争企业却不会获得经济利润。 因为垄断竞争市场的信息是充分的, 如果能产生利润, 大家就会知道。 另一方面, 进入这个市场没有障碍, 可以自由进入, 于是, 就一定会有大量厂商涌入, 跟完全竞争的情况类似。 进入厂商足够多以后, 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 利润也会下降。 但是只要还有利润, 就会有新厂商进来, 直到没有利润, 厂商的进入才会停止。

所以, 到一定时候, 所有垄断竞争厂商都不会有经济利润, 当然也没有亏损。 如果发生亏损, 必然会有厂家退出, 转而投资他途, 因为不会亏损的投资机会一定存在, 何必待在这里赔钱呢。 随着厂家的退出, 总产量下降, 价格会逐步提升, 直到经济利润是零, 厂家的退出才会停下来。

在长期没有经济利润, 是垄断竞争和垄断的主要区别。 垄断者在短期可能有亏损, 但是在长期,因为有定价权, 所以不会亏损, 一定会有经济利润。

垄断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是人格化的, 相互之间都会强烈感受到对方是自己的对手和冤家。 既然产品都差不多, 怎么让消费者中意自己的“这一个” 呢?

这就得影响消费者的偏好, 即让消费者对于自己的产品情有独钟。 所以, 垄断竞争厂商需要在营销上展开竞争。 广告是最核心的竞争手段之一。

这跟完全竞争不同,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没有必要、 也没有能力做广告。 不做广告, 价格不必降低就可以卖出去, 做广告价格也提高不了一分钱。

垄断竞争与垄断也不同, 垄断者其实没必要做广告, 做不做, 市场都不会变, 都是那么多。 现实中, 垄断厂商也做广告, 有时是因为想阻止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 有时是宣传自己的新产品。 更多的时候, 只能说是乱花钱了。

但是, 垄断竞争厂商是最有必要做广告, 也喜欢做广告的。 因为大家的产品都差不多, 怎么吸引顾客购买自己的产品呢? 就要让大家知道, 我的产品, 与别的产品相比, 具有自己的特色, 甚至是“更好的” 。 打开电视, 洗发水、 衣服、 化妆品、 汽车这些垄断竞争的产品的广告是最多的。 为了做广告, 厂家经常无所不用其极。 丰田车, 是世界销量第一的轿车, 它在中国的广告词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路必有丰田车” , 前半句可是中国的古语啊。

广告的惟一功能, 是用间接的语言说自己的产品比别人的好。 比如洗发水, 有的宣称自己的这款产品去头屑, 有的说能修补受损的头发, 有的说自己的产品能让头发柔顺等等, 果真如此吗?

再比如化妆品, 都是找大明星做广告, 欧莱雅找的是巩俐, 迪奥找的是莎朗·斯通。 广告代言费是明星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用明星, 是为了抬高产品的档次, 其实, 这具有相当大的欺骗性。 明星也许根本就不会用这种化妆品, 可是广告里却在用,并且说用后效果是如果了得。

广告一方面可以增加对产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 广告费是公司的固定花费, 增加了生产的总成本。

究竟要不要广告, 取决于增加的需求所带来的利润的增加, 即边际利润是否大于成本的增加, 即边际成本。 广告费也是有一个最佳数量的, 不是越多越好。 这个数量的边界点就是, 边际利润与边际成本相等。

垄断竞争是缺乏效率的, 表现就是存在资源的浪费。 我们在饭馆经常看到空座位, 在加油站经常看到闲置的加油机等等。 这表明, 垄断竞争企业的实际生产量都太少, 没有达到其最大的生产能力。垄断竞争的厂商数量众多, 但每个厂商的产量过少, 当产量过少的时候, 平均成本比较大。 如果能减少厂商的数量, 每家的规模就会提高, 平均成本就会下降, 价格也会下降。

但是垄断竞争的市场有很多优点, 比如品种多、 品牌多, 可以说是丰富多彩,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偏好。

尽管存在着浪费, 尽管消费者要为此付出比完全竞争更高的价格, 但是也许消费者认为这是值得的。 消费者拥有充分的选择权, 可以在相当大程度上抵消这些代价。

现在我们再说明一种市场结构: 寡头。

寡者, 少也; 头者, 大也。 寡头的意思就是,一个市场上仅存在着几个大的厂商。 这种市场结构在理论上是最难解释的, 对这种市场的认识, 经济学家们至今还不能说达到了完全清晰的程度。

完全竞争者之间实际上没有影响, 人们做决策不必考虑相互的影响; 垄断更谈不上相互影响, 因为只此一家, 别无分号; 垄断竞争者也不需要顾及同类的反应。 以上三种市场结构, 分析起来相对容易。

在博弈论出现之前, 经济学理论都是处理人们之间、 厂商之间各自封闭情况下的决策。 比如完全竞争条件下, 一个厂商做决策的时候, 所有其他厂商的行为都可以用外在化的、 非人格化的市场价格来对待, 所有别人的影响集合为一个市场价格, 不必考虑具体的厂商行为。

每个人考虑的只是, 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 比如价格发生了变化时, 自己如何行动, 如何改变自己的决策。 这个时候, 他独立调整自己的行为, 不用考虑别人怎么做。

可是寡头市场却完全不同, 这是一种全新的结构。 如果一个市场上只有很少的几家厂商, 一家厂商怎么做、 生产多少、 如何定价, 对其他几家肯定会有影响。 同时别的厂家如何行为对它也有影响。

它们之间是互相牵制, 彼此关联的。 这时, 任何一家进行决策的时候, 不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 还要考虑他人的反应。

这种涉及互动的决策是在博弈论出现之后才得到相对清晰的解释的。 在博弈论之前, 解释寡头行为的理论很粗浅, 主要是主导厂商理论。

主导厂商, 就是在市场最大的那一家, 它的产量最大、 最有名气, 其他厂商要看它的眼色行事。主导厂商理论认为, 主导厂商是价格领导者, 市场价格由它决定, 其他厂商按照这个价格进行出售。

比如电脑操作系统有多个。 其中最大的是微软的Windows, 占有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那么, 操作系统的价格就由微软决定, 它根据自己的产量决定自己可以接受的价格, 产量大就定低些, 产量小就定高些。

其他的小厂商怎么办呢? 它们的规模都很小,可以看做是没有差异的, 都一样大。 它们接受微软确定的价格, 平均分配微软剩下的市场份额。

有主导厂商的寡头市场, 经常出现的现象是小的寡头模仿大的寡头, 比如所有操作系统生产厂商的产品, 比如Linux, 都与微软的产品极为相似,因为微软操作系统占有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消费者的感觉是, 只有微软操作系统, 或像微软这样的操作系统, 才是操作系统。 如果其他厂商的产品, 与微软的有较大区别, 就不会有人买了。 这也是主导厂商能够决定产品的价格和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原因。

可是, 并不见得每个寡头市场都有一个主导性的厂商, 大家的个头都差不多。 厂商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 不存在谁是决定者, 谁是接受者的问题,价格是由厂商之间的互动决定的, 这个时候, 就必须运用博弈论。

这样的寡头的特点是价格经常保持稳定, 不容易变动。 为什么?假如两家彩电厂商, 例如长虹和康佳, 是该市场上的两个寡头, 这两个品牌生产的电视机, 质量和外观差别很小, 价格也相差很小。如果长虹决定涨价, 康佳的最佳对策是什么?

就是保持不变。 这样, 只要长虹的价格涨得足够多, 原来对长虹电视有偏爱、 在两者价格相同甚至长虹的价格稍微高于康佳的情况下, 仍然愿意买长虹电视的那部分消费者, 也不会再买长虹电视, 因为虽然我喜欢你的产品甚于康佳, 可是毕竟差不多, 喜欢也是有价格的。 所以, 他们也会转而购买康佳的电视, 也就是说, 所有的消费者都会购买康佳的电视, 长虹就被挤出市场了。 所以, 长虹不会贸然提价。 同样道理, 康佳也不会贸然提价。 于是, 彩电市场的价格经常处于凝滞不动的状态, 也就是僵局。

僵局不意味着永远不动, 价格当然会变动。 寡头市场的价格不时有向下移动的趋势。 比如长虹为了占领市场, 或者出于其他目的决定降价。 只要降低的幅度足够, 就不会有人买康佳的产品了, 康佳知道这一点, 于是只要长虹降价, 康佳的最佳策略就是跟进, 跟着降价。 这就是前些年不断上演的价格大战的背后原因。

但是, 长虹和康佳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所以,有时它们会有意结成同盟, 也就是价格联盟或者价格串谋, 签署一个协议, 共同维持一个相对高的价格。

大家还记得吧, 每个厂商, 都相当于囚徒困境中的囚徒, 它们都没有遵守协议的积极性。

因为如果别的彩电厂商都遵守协议, 我也遵守, 就可以维持住现有的市场份额; 可是如果我不遵守, 而是降价, 我就会占据更大的市场。

如果别人不遵守协议, 降价, 我的最佳策略还是降价, 因为如果别人降价, 我不降, 我的市场就没有了; 如果我也降价, 至少可以保持现有市场份额。 每个彩电厂家的地位是一样的, 每个厂商的最佳策略都是降价。 所以, 协议不会得到执行。

这样的价格联盟闹剧上演了好多次, 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这是寡头市场的内在属性决定的, 也是消费者之福。 所以, 一旦市场到了寡头的格局,消费者不必担心价格会大幅度上涨, 除非成本真的大幅度上升。 如果出现了暂时的上升, 消费者只要耐心等待几天, 价格自然就会降下来。价格下降将会轮番进行, 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 价格之所以一直下降, 是因为价格太高, 高于厂商的平均成本。 所以, 如果没有外力干预, 厂商达不成有约束力的协议, 价格会一直下降到平均成本为止。 这个时候, 寡头市场的结果与完全竞争相同, 厂商都没有经济利润。

在这个意义上, 寡头市场在有些时候是值得欢迎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