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路径总结(好的学习目标到底好在哪里)

好的学习目标到底好在哪里?简而言之,好的学习目标不仅在内容上要落实学科育人的价值,还要在形式的表述上力求清晰,具体可观可测,努力说明白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学习路径总结?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路径总结(好的学习目标到底好在哪里)

学习路径总结

好的学习目标到底好在哪里?简而言之,好的学习目标不仅在内容上要落实学科育人的价值,还要在形式的表述上力求清晰,具体可观可测,努力说明白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

下面以小学数学的目标叙写为例子,说一说如何撰写一个好的学习目标。

比如“会使用量角器”。

这个目标的问题显而易见,预期的学习结果是不具体,不清晰的,不便于测评。学生有生命行为表现出来才算是会使用,行为标准条件都是模糊的,所以这是一个类似于课程目标的叙述方式。如果是这样的教学目标,可能会导致下面的实际教学片段。

教师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角,这个角是多少度呢?我们来量一量。用什么工具?

再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量角器,教师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后,点击鼠标屏幕上的量角器套到那个角上去了。这是多少度?再点击鼠标显示度数40度。

上面的情境中,教师借助多媒体的操作,看似生动直观。但这只是教师再使用量角器,不是学生在学习使用量角器。教学结束之后学生是否会使用量角器,结果可想而知。教师之所以这样做,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想清楚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也就是目标设计阶段出了问题。学习目标的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目标设计的问题。它实际上直接影响课堂上的教学关键行为。下面的修改就是比较好的。

给定量角器,全班学生都能准确测量并读出角的度数(误差两度以内)。

假如给一位教师这样的学习目标,他在课堂上就不会出现前面的操作,而是让每个学生都拿着手里的量角器,去量一个角的度数并读出来。这样就是学生实际测量真实体验,而不是看着教师在屏幕上演示学习,目标达成度自然就高。不仅会使用的人数多,而且有意义程度高,因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了,避免了灌输和生态硬套。

这样的学习目标是怎么续写或者修改出来的呢?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在头脑中确立学生主体的原则去思考这个目标是学生做什么,而不是教师能做什么。这一步至关重要,接下来的操作就是所谓的目标叙写三步走。

第1步是找一个动词。描述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使用这个词传达的只是一种期望,还不够具体,教师如果仔细梳理教学过程就会发现,所谓学生会使用量角器一般要包括量和毒两步,提炼一下,用语言表述就是测量并读出,学生一定能够测量并且读出来才算是会使用。

第2步是定标准,考虑周全的话需要用全班准确误差两度以内这些词加以限制,使学习程度量化,便于教学实施和评估。

第3步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教师自己的多媒体演示无法达成这个学习目标,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备课专业化》学习笔记(P16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