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本土宗教信仰(浅析东南亚地区的宗教信仰问题)

多种多样的宗教信仰是东南亚社会文化多样性的突出表现,世界各大宗教都在这里流行。除了神灵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外,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和新教)、印度教、犹太教以及道教、锡克教都在这里拥有信徒。现代东南亚可分为三大宗教区域:

1、以佛教为主的区域——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和新加坡,其中越南、新加坡为大乘佛教、道教与儒教信仰区;

2、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区域——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南部;

3、以基督教(天主教)为主的区域——菲律宾北部和中部。

东南亚本土宗教信仰(浅析东南亚地区的宗教信仰问题)(1)

此外,东南亚国家还有一些地区性和国家的本土化宗教,如越南的高台教、和好教,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的德教等。

东南亚文明的显著标志即是宗教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学者认为:东南亚文化的本质和特色是宗教文化,因为东南亚历史上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语言和文字无不打着浓重的宗教印记,东南亚国家的对外关系与国际影响也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泰国著名学者披耶阿努曼拉查东在其著作《泰国传统文化与民俗》中写道:“从根本上说,泰国文化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宗教。这是因为一切艺术、文学、社会制度、风俗习惯都是围绕它的宗教而发展并结合成一个整体的。只是到了近代,其文化才有了某些变化。”

东南亚本土宗教信仰(浅析东南亚地区的宗教信仰问题)(2)

20世纪初,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第一批民族主义组织就是宗教性组织,例如印度尼西亚的伊斯兰联盟和缅甸佛教青年会等。同时有的改革运动也以宗教改革或教会改革为宗旨。宗教可以成为维护民族团结与统一的精神纽带,同时,复杂多样的宗教也可能导致信仰不同宗教的民族之间、各教派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

从20世纪至今,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成为世界性热点问题,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分离问题往往以宗教冲突的形式出现,而宗教信仰的差异与教派之间的矛盾又加剧了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对立。因而研究东南亚宗教的发展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源远流长 多元复合——东南亚历史发展纵横》,梁志明著,中国出版集团,2014.

[2]《东南亚六国国情研究》,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编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

欲通东盟事,勤读百晓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