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湾旅游攻略(荔湾城记走进芦荻街)

上一期的“荔湾城记”中,

小荔带着大家深入西关小巷,

探寻荔湾的工业往事。

本期,我们继续在中山七路一带探索。

从锦秀坊向北走出小巷子,

就来到了名为“芦荻街”的大路上。

芦荻街东西走向,

连接康王北路和光复北路,

与中山七路基本呈平行状。

广州荔湾旅游攻略(荔湾城记走进芦荻街)(1)

就是这一条不起眼的幽静小路,

仿佛一个时光机,

可以带我们穿梭时空,

梦回6000年前的羊城。

广州荔湾旅游攻略(荔湾城记走进芦荻街)(2)

首先,可能你要问,

究竟什么是芦荻?

理科生的答案是……

芦荻又名芦竹,是多年生挺水高大宿根草本,形如芦苇。地下茎短而粗,多分枝,叶片广披针形,圆锥花序顶生,穗状呈扫帚状。是一种水边观景植物。

文科生的答案是……

“芦荻花多触处飞,独凭虚槛雨微微。”

——杜牧《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

“回看深浦停舟处,芦荻花中一点灯。”

——白居易《浦中夜泊》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杜甫《秋兴八首·其二》

广州荔湾旅游攻略(荔湾城记走进芦荻街)(3)

古人常借芦荻来描绘深秋、初冬萧瑟壮美之景以表内心的无限怅惘。

芦荻之所以成为文人墨客借物咏志的最佳道具,是因为它生得高大而摇曳,依水而存,不仅成群簇生,还自带飘逸穗状“长发”。在风中翩翩起舞,在夕阳下“簌簌”放歌。

然而,芦荻是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而今天位于中山七路附近的芦荻街,四周围都是厚实的土地,这名字又是因何而得呢?

原来——今天你脚下的广州城,6000年前是一片汪洋。

今天,当我们走在广州的土地上,感受着她的包容与踏实,很多人不会想到,6000年前,这里波浪滔滔,磅礴壮观。

6000年前,西关是一片汪洋

1937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吴尚时教授,曾在广州市郊七星岗发现海蚀崖和海蚀平台,证明至少距今6000年前,广州大部分地方为海水所淹没,当时狮子洋的海浪可以直拍越秀山麓,蔚为壮观。

根据研究发现,现在的省政府、科学馆、光塔路、天成路、大德路、大南路、宝源路、南方大厦等地的地层下面都有蚝壳,大南路和大德路还发现有泥蚶。宝源路地层的海贝年代,鉴定为2100年前,说明这一带在汉代时都还是海域。

在金花街道挖掘整理历史资料编纂的《金花故事》中,也讲述了芦荻街的故事。

在宋初,中山六路西门口以西的地方,仍未成陆,波浪滔滔。古代广州三石之一浮丘石(位于中山七路东侧),还是一块微微露出水面的礁石。而据考证,浮丘石的地理位置正好在芦荻街的附近,因此,这一带成陆之前,完全是芦苇丛生的江岸,那么形象生动的“芦荻”地名就是这样来的。

今日芦荻——有书卷气

今天的芦荻街,西起康王北路,东至光复北路,与中山七路平行,由金花直街分隔为两段。

广州荔湾旅游攻略(荔湾城记走进芦荻街)(4)

如今的芦荻街堪称金花街的“教育中心”,广州市第四中学、四中聚贤学校、芦荻西小学、南海中学从西向东依次排列在芦荻街的北侧,就像商量好的一样,从小学到高中,整整齐齐。

今日芦荻——有烟火气

因为学校多,芦荻街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文具店、小食店,每当放学时分,熙熙攘攘的学生们便为安静的街道增加了青春的活力。

芦荻街东段集中了装修店、五金店,街道两侧排列着各式家装小店,再配以门口总有街坊帮衬的士多店,生活气息非常浓郁。

芦荻街两侧还有不少咖啡店、饮品店,这些店大部分会从下午营业至深夜,是年轻人玩游戏、聊天的聚集地,闪烁的灯牌为芦荻街的夜色增加一抹浪漫。

广州荔湾旅游攻略(荔湾城记走进芦荻街)(5)

改造后的芦荻

今日芦荻——有新生气

如果你吃了小荔的安利,来到芦荻街打卡,还有两个地方值得去看一看。其一是堪称西关“世外桃源”的桃源社区,位于芦荻街东段北侧。

广州荔湾旅游攻略(荔湾城记走进芦荻街)(6)

经过近两年旧楼宇加装电梯、微改造和邻里花园建设后,桃源社区整洁美观,不少居民用上了便捷的电梯,一栋栋楼前都开发了各具特色的小花园,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如社区的名字一样,仿佛在“世外桃源”。

广州荔湾旅游攻略(荔湾城记走进芦荻街)(7)

【文字】广州荔湾发布编辑部 李元源

【图片】广州荔湾发布编辑部 李元源 陈文杰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