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而不论是成语吗(存而不论的智慧)

存而不论是成语吗(存而不论的智慧)(1)

米歇尔·德·蒙田

前面的文章提到过,蒙田是法国的一位作家,出生于1533年,也就是明朝的嘉靖年间,嘉靖十二年。逝世于1592年,明代的万历年间,万历二十年。蒙田是四百多年的一位法国作家,和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同时代。

蒙田可以说是自我表达的第一人。他开创了随笔这种文体,这种文体的特点就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的问题,他们去读蒙田,看看那里有没有答案,然后发现,蒙田也曾向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寻找答案,这就是所谓的“心灵之链”。

上面说到,很多人从四百多年前的作家蒙田那里寻找智慧,实际上蒙田也会从更早的作家、更早的哲学家那里寻找人生的智慧。

其中一条智慧叫存而不论。

“存而不论”是一句古老的希腊格言,有一点儿漠不关心的味道,它意味着:我无法判断人们说的这些事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我无法对大家正在谈论的事明确表示支持或反对。我深入考察过的事物确实有它的道理,但与这些事相反的事物也有道理。两者同样合理,也同样不合理。

如果放在今天的媒体环境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蒙田的教诲:要对许多事情保持怀疑的态度,不要轻易表态,事实真相可能是复杂的矛盾的,当我们不知道某件事的真相或答案,而这件事没有答案也没那么重要时,就不要钻牛角尖,免得让自己不愉快。

蒙田在1576年的时候,打造了几枚纪念章,上面就刻上了“存而不论”这句话,还附上了蒙田家族的族徽,由此可见蒙田对这句话是非常赞同的。

有一位美国的文学教授特里林,写过一本书叫《知性乃道德职责》,其中有一句话传播很广。他说,思想总是晚来一步,诚实的糊涂却从不迟到;理解总是稍显滞后,正义而混乱的愤怒却一马当先;想法总是姗姗来迟,幼稚的道德说教却捷足先登。

这句话是几十年前写下的,但用来描述我们现在所处信息时代的混乱,还是非常恰当。我们太容易陷入争论和表态,如果我们把“存而不论”当成座右铭,可以让我们的心绪更平静。

蒙田的随笔集里,有浓重的怀疑论笔调。字里行间总是说,“我以为”“对我而言”“某种程度上”。他提到,这样的说法,可以减轻我们提出观点时的草率。

他当然不是说,我们对什么都存而不论,做一个麻木的人,他想做一个活生生的、能思索和推理的人,可以享受一切自然愉悦,但拒绝那些被编排好的固定真理,他认为,即便是最具好奇心的人,所掌握的知识也微不足道,而这个世界丰富得令人惊奇,人们应该去找寻那些惊奇的感受,找寻独特的不可思议的事物,不要热衷于争论。

以上资料主要来源于得到每天听本书,侵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